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动无刷打磨机手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刷打磨机手柄从动轴部分的夹紧弹簧大多采用内置普通扁线压簧,而此结构在手机体积不增大的情况下很难增大三瓣簧夹头的夹紧力,无法保证旋转的稳定性及精度。另外此结构限制了手柄轴承型号的使用,使手柄轴承的轴向冲击力和切向剪应力不够,导致手柄轴承寿命缩短,车针旋转精度无法持续保证等缺陷,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电动无刷打磨机手柄,它采用前轴总成、换车针总成和电机总成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装配互换性,增加了整机装配的结构稳定性,使手柄售后维修更便捷,提高手柄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电动无刷打磨机手柄,它包括前轴总成、换车针总成、电机总成;所述的前轴总成与换车针总成通过螺纹与电机总成连接;所述的前轴总成包括测试车针、三瓣簧夹头、三瓣簧夹头锁扣、螺母、外铜环、内铜环、波形弹簧、平垫片、MR148轴承、大轴芯、小轴芯、联轴器、卡环、碟形弹簧、弹簧锁扣、锁扣销、预压环、弹簧一;所述的测试车针设置于三瓣簧夹头内;所述的三瓣簧夹头锁扣通过螺纹与三瓣簧夹头连接;所述的测试车针、三瓣簧夹头以及三瓣簧锁扣均设置于大轴芯内部;所述的螺母、外铜环、内铜环、波形弹簧、平垫片、MR148轴承均设置于大轴芯的外部轴颈处;所述的小轴芯通过螺纹设置于大轴芯一端内侧;所述的卡环、碟形弹簧、弹簧锁扣均设置于大轴芯的外部轴颈后方处;所述的锁扣销设置于弹簧锁扣一端;所述的联轴器设置于小轴芯的十字一端;所述的弹簧一两端设置有预压环,均设置于大轴芯一端;
所述的换车针总成包括中轴套外螺母、滑轮、钢珠、弹簧二、前外壳、支架、镶件、中轴套、O形圈一、垫圈、MR137轴承、中轴套内螺母;所述的O形圈一设置于中轴套外部卡槽内;所述的弹簧二、滑轮设置于中轴套内部;所述的中轴套上设置有螺旋槽,其内侧设置有钢珠;所述的垫圈、MR137轴承、中轴套内螺母均设置于轴承室内; 所述的O形圈、中轴套、弹簧二、滑轮、垫圈、MR137轴承以及中轴套内螺母均设置于前外壳内;所述的中轴套外螺母通过螺纹设置于中轴套外侧;
所述的电机总成包括中外壳、电机壳、O形圈二、623ZZ轴承一、定子套、电机定子、弹簧三、电机转子、623ZZ轴承二、O形圈三、后轴承座、导电片、后外壳;所述的O形圈二、623ZZ轴承一均设置于电机壳轴承室卡槽内;所述的电机定子设置于定子套内;所述的电机定子与定子套均设置于电机壳通孔内;所述的弹簧三设置于电机转子一端;所述的弹簧与电机转子均设置于623ZZ轴承一内侧;所述的O形圈、623ZZ轴承二均设置于后轴承座的轴承室一端内侧;所述的O形圈、623ZZ轴承二、后轴承座通过螺钉与电机壳连接;所述的导电片通过螺钉与后轴承座连接;所述的中外壳设置于电机壳外部;所述的后外壳通过螺纹与中外壳连接。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此结构由三大总成件组装而成,即前轴总成、换车针总成和电机总成,三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前轴总成部分将夹紧弹簧设置到从动轴的外部,并使用碟形弹簧结构,还将三瓣簧夹头外部的轴承型号变大两个等级,该结构在不增大打磨机手柄的体积的前提下,有利于设计采用外径更大的碟形弹簧和锥度配合面更大的三瓣簧夹头,从而改善一般结构打磨机手柄夹紧力小、车针旋转稳定性差、旋转精度低、小轴承耐用度差等特定缺陷。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它采用前轴总成、换车针总成和电机总成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装配互换性,增加了整机装配的结构稳定性,使手机售后维修更便捷,提高手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轴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换车针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机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装配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压头;1-2.测试车针;1-3.三瓣簧夹头;1-3-1.螺纹;1-4.三瓣簧夹头锁扣;1-5.螺母;1-6.外铜环;1-7.内铜环;1-8.波形弹簧;1-9.平垫片;1-10.MR148轴承;1-11.大轴芯;1-11-1.外部轴颈;1-11-2.大轴芯一端;1-11-3. 外部轴颈后方;1-12.小轴芯;1-13.联轴器;1-14.卡环;1-15.碟形弹簧;1-16.弹簧锁扣;1-16-1.弹簧锁扣的一端;1-17.锁扣销;1-18.预压环;1-19.弹簧一;1-20.中轴套外螺母;1-21.滑轮;1-22.钢珠;1-23.弹簧二;1-24.前外壳;1-25.支架;1-26.镶件;1-27.中轴套;1-27-1.中轴套外侧;1-27-2.螺旋槽;1-27-3.轴承室;1-28.O形圈一;1-29.垫圈;1-30.MR137轴承;1-31.中轴套内螺母;1-32.中外壳;1-32-2轴承室卡槽;1-33.电机壳;1-33-3.电机壳通孔;1-34.O形圈二;1-35.623ZZ轴承一;1-36.定子套;1-37.电机定子;1-38.弹簧三;1-39.电机转子;1-40.623ZZ轴承二;1-41.O形圈三;1-42.后轴承座;1-42-1.后轴承座一端;1-43.导电片;1-44.后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无刷打磨机手柄,它包括前轴总成、换车针总成、电机总成;所述的前轴总成与换车针总成通过螺纹与电机总成连接;所述的前轴总成包括测试车针1-2、三瓣簧夹头1-3、三瓣簧夹头锁扣1-4、螺母1-5、外铜环1-6、内铜环1-7、波形弹簧1-8、平垫片1-9、MR148轴承1-10、大轴芯1-11、小轴芯1-12、联轴器1-13、卡环1-14、碟形弹簧1-15、弹簧锁扣1-16、锁扣销1-17、预压环1-18、弹簧一1-19;所述的测试车针1-2设置于三瓣簧夹头1-3内;所述的三瓣簧夹头锁扣1-4通过螺纹联接于三瓣簧夹头1-3的螺纹1-3-1处;所述的测试车针1-2、三瓣簧夹头1-3以及三瓣簧锁扣1-4设置于大轴芯1-11内部;所述的MR148轴承1-10、平垫片1-9、波形弹簧1-8、内铜环1-7、外铜环1-6、螺母1-5均设置于大轴芯1-11的外部轴颈1-11-1处;所述的小轴芯1-12通过螺纹设置于大轴芯一端1-11-2的内侧;所述的卡环1-14通过间隙配合设置于大轴芯1-11外部轴颈后方1-11-3处;所述的碟形弹簧1-15、弹簧锁扣1-16均设置于大轴芯1-11外部轴颈后方1-11-3处;所述的锁扣销1-17通过过盈配合设置于弹簧锁扣的一端1-16-1;所述的联轴器1-13设置于小轴芯1-12的十字一端,两个预压环1-18分别设置于弹簧1-19的两端,两个预压环1-18和弹簧1-19设置于大轴芯1-11的一端1-11-2处。
所述的换车针总成包括中轴套外螺母1-20、滑轮1-21、钢珠1-22、弹簧二1-23、前外壳1-24、支架1-25、镶件1-26、中轴套1-27、O形圈一1-28、垫圈1-29、MR137轴承1-30、中轴套内螺母1-31;所述的O形圈1-28设置于中轴套1-27外部卡槽内;所述的弹簧二1-23设置于中轴套1-27的螺旋槽1-27-2内部;所述的滑轮1-21设置于中轴套1-27的螺旋槽1-27-2内部;所述的钢珠1-22分别设置于中轴套1-27的螺旋槽1-27-2处;所述的垫圈1-29、轴承MR131-30均设置于中轴套轴承室1-27-3内;所述的中轴套内螺母1-31通过螺纹设置于中轴套轴承室1-27-3内;所述的O形圈1-28、中轴套1-27、弹簧1-23、滑轮1-21、垫圈1-29、轴承MR137以及中轴套内螺母1-31均设置于前外壳1-24内;所述的中轴套外螺母1-20通过螺纹设置于中轴套外侧1-27-1处。
所述的电机总成包括中外壳1-32、电机壳1-33、O形圈二1-34、623ZZ轴承一1-35、定子套1-36、电机定子1-37、弹簧三1-38、电机转子1-39、623ZZ轴承二1-40、O形圈三1-41、后轴承座1-42、导电片1-43、后外壳1-44;所述的O形圈二1-34、623ZZ轴承一1-35均设置于电机壳1-33的轴承室卡槽1-33-2内;所述的电机定子1-37设置于定子套1-36内;所述的电机定子1-37与定子套1-36均设置于电机壳通孔1-33-3内;所述的弹簧三1-38设置于电机转子1-39一端;所述的弹簧三1-38和电机转子1-39均设置于623ZZ轴承一1-35内;所述的O形圈三1-41、623ZZ轴承二1-40均设置于后轴承座一端1-42-1;所述的O形圈三1-41、623ZZ轴承二1-40、后轴承座1-42通过螺钉与电机壳1-33连接;所述的导电片1-43通过螺钉与后轴承座1-42连接;所述的中外壳1-32设置于电机壳1-33外部;所述的后外壳1-44通过螺纹与中外壳1-32连接。
本具体实施工作原理:此结构由三大总成件组装而成,即前轴总成、换车针总成和电机总成,三部分通过螺纹连接。前轴总成部分将夹紧弹簧设置到从动轴的外部,并使用碟形弹簧结构,还将三瓣簧夹头外部的轴承型号变大两个等级,该结构在不增大打磨机手柄的体积的前提下,有利于设计采用外径更大的碟形弹簧和锥度配合面更大的三瓣簧夹头,从而改善一般结构打磨机手柄夹紧力小、车针旋转稳定性差、旋转精度低、小轴承耐用度差等特定缺陷。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它采用前轴总成、换车针总成和电机总成模块化设计,提高了装配互换性,增加了整机装配的结构稳定性,使手柄售后维修更便捷,提高手柄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