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光纤端面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入户的发展,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终端环境,在现场根据终端的实际情况进行布线,越来越多采用光纤现场连接器接通入户网络。光纤现场连接器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预埋光纤的光纤现场连接器,现场光纤通过V形槽与该类光纤现场连接器的预埋光纤对接;另一类是直通式光纤现场连接器,连接器只有一个光节点在陶瓷插芯端面;现场装配时,将光纤通过光纤夹紧结构夹紧在光纤连接器中。
连接器间的光对接主要是通过光纤端面对中实现。目前,现场光纤的获得主要是采用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在切割刀磨损或质量不好时,切出的光纤端面存在缺陷,即光纤端面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形,其边沿会留有部分光纤没完全切断,导致光纤端面出现凹凸不平等问题。用上述方法处理的光纤组装光纤现场连接器,在对接时会引起对接不良,导致光纤现场连接器的回波损耗值偏小,插入损耗值偏大,影响使用效果。并且,当光纤端面未完全切断的区域过大的时候,会导致光纤现场连接器无法接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光纤端面研磨装置,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加工效率较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阵列光纤端面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研磨台、活动套和光纤夹具,所述研磨台嵌入式安装在壳体内且研磨台上铺设有研磨纸,所述活动套呈空心的圆柱型且放置在研磨台上,所述光纤夹具呈圆盘形状且置于活动套内,装置还包括一个“Y”型的支撑板且支撑板通过支座固定在壳体顶部边缘处,在所述支撑板分叉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个从动轮,在所述支撑板分叉底端设有一个主动轮且主动轮与自转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活动套嵌入安装在支撑板分叉区域内且活动套外侧壁与从动轮和主动轮接触。
进一步地,在所述活动套、从动轮和主动轮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使得活动套能够始终保持平稳的转动,不会发生滚动波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一转速调节器、第二转速调节器和液晶显示器,且第一转速调节器与研磨台的工作电机连接,第二转速调节器与自转驱动电机连接,可进行研磨台转速调节和活动套转速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与支座之间安装时设有弹簧垫,对活动套和研磨台之间的间隙进行微调。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内径和光纤夹具外径一致,紧密配合,使得光纤夹具随活动套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套、光纤夹具、支撑板、从动轮、主动轮和自转驱动电机构成的研磨组件至少设有一套,同时可以对根根光纤端面进行研磨处理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加工效率较高。将多根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上,然后将光纤夹具放到活动套内,光纤端面与研磨台上的研磨纸接触。研磨台转动的同时,活动套自身也在转动,使得光纤能够进行全角度的研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阵列光纤端面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研磨台2、活动套3和光纤夹具4,所述研磨台2嵌入式安装在壳体1内且研磨台2上铺设有研磨纸,所述活动套3呈空心的圆柱型且放置在研磨台2上,所述光纤夹具4呈圆盘形状且置于活动套3内,装置还包括一个“Y”型的支撑板5且支撑板5通过支座固定在壳体1顶部边缘处,在所述支撑板5分叉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一个从动轮6,在所述支撑板5分叉底端设有一个主动轮7且主动轮7与自转驱动电机8连接,所述活动套3嵌入安装在支撑板5分叉区域内且活动套3外侧壁与从动轮6和主动轮7接触。在所述活动套3、从动轮6和主动轮7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凹槽和凸起。在所述壳体1上设有第一转速调节器9、第二转速调节器10和液晶显示器11,且第一转速调节器9与研磨台2的工作电机连接,第二转速调节器10与自转驱动电机8连接。所述支撑板5与支座之间安装时设有弹簧垫。所述活动套3的内径和光纤夹具4外径一致。所述活动套3、光纤夹具4、支撑板5、从动轮6、主动轮7和自转驱动电机8构成的研磨组件至少设有一套。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
将多根光纤夹持在光纤夹具4上,然后将光纤夹具4放到活动套3内,光纤端面与研磨台2上的研磨纸接触。设定研磨台2转速以及主动轮7的转速,开启电源,研磨台2开始转动,卡在从动轮6和主动轮7之间的活动套3以及安装在活动套3内的光纤夹具随着转动, 进行光纤端面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