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消除酸洗尾气中氧化铁的冷轧酸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756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轧酸洗装置,具体属于一种能消除酸洗尾气中氧化铁的冷轧酸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酸再生机组由三种操作模式:酸操作、水操作和新水操作。在正常生产中,一般仅使用酸操作、水操作两种操作模式。酸操作是将废酸通过浓缩器后进入焙烧炉焙烧分解的操作模式。废酸经过焙烧后,将产生氧化铁粉和HCL气体,部分的氧化铁粉通过除尘器、回灰管沉积到焙烧炉底部,由氧化铁风机送到氧化铁粉仓。剩余细小的氧化铁粉随着HCL气体进入到后续系统中。

在正常酸操作中,浓缩器的气氛为浓缩废酸,可以将HCL气体中剩余的氧化铁粉进行大量溶解,含有极微量氧化铁细小颗粒的HCL气体通过吸收塔吸收、洗涤塔洗涤后,残余尾气排放到大气中。因尾气氧化铁粉尘含量减少,排放的时候就不存在“冒红烟”现象。

在酸再生机组处理废酸过程中,其烟囱会排放大量废气。由于废气中存在盐酸雾和粉尘,污染环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盐酸雾和粉尘的排放浓度。当由于酸再生机组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进行设备的定期检修、或出现废酸量不足等情况时,经常需要将焙烧炉从酸操作转换为漂洗水操作,以稀释废酸浓度,防止结晶堵塞管道。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在酸操作切换为水操作时,浓缩器内的液体介质由原来的浓缩废酸逐渐被置换成漂洗水,液体介质PH值逐渐升高。但此时焙烧炉内喷洒的液体中仍含有废酸,依然会产生氧化铁粉末,伴随着HCL气体进入浓缩器内,而PH值升高后的液体介质无法溶解过量氧化铁粉,尾气中氧化铁粉颗粒的主要来源于此。超量的氧化铁粉细小颗粒在通过吸收塔、洗涤塔时无法完全被洗涤吸收,就会随着尾气一起排放,产生“冒红烟”现象。这种情况只有在浓缩器内的废酸液完全被焙烧后才会逐渐消失,通常该过程持续时间在两小时以上。

随着机组的生产运行,填料表层的铁粉粘附量增大,这将降低填料孔隙率和气液界面的有效传质效率,从根本上降低了填料对氧化铁粉颗粒的吸收能力,助长了尾气氧化铁粉颗粒排放超标。造成尾气排放氧化铁粉含量超标的主要原因,经分析是浓缩器内的废酸经浓缩器浓缩后PH值升高,无法充分吸收废气中的氧化铁粉所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从酸操作转换为漂洗水操作时,消除尾气排放中氧化铁粉超编而出现冒“红烟”的现象,且易实施的冷轧酸再生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能消除酸洗尾气中氧化铁的冷轧酸再生装置,由文丘里、与文丘里连接的浓缩器、与浓缩器连接的吸收塔及漂洗水进管、与吸收塔连接的一级洗涤塔、与一级洗涤塔连接的二级洗涤塔、设在一级洗涤塔及二级洗涤塔之间管道上的风机、与一级洗涤塔连接的收集罐、与浓缩器连接的漂洗水输送管及输出管,与吸收塔连接的废酸罐及再生酸罐、与再生酸罐连接的酸洗线连接管、连接于漂洗水输送管上的调节阀一、连接于酸洗线连接管上的控制阀、连接各部件之间的管组成,其在于:在再生酸罐与一级洗涤塔之间连接有再生酸反洗管一,在再生酸反洗管一上装有调节阀二及手动阀一;再生酸反洗管一与浓缩器之间连接再生酸反洗管二,在再生酸反洗管二上装有手动阀二。

其在于:再生酸反洗管一与酸洗线连接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使酸再生机组由酸操改为水操的过程中,浓缩器内的介质由废酸逐渐被置换为再生酸,保持浓缩器的酸液浓度不变;焙烧炉中的残余废酸产生的氧化铁粉,一部分被除尘器分离后输送至氧化铁仓,一部分随HCL气体进入浓缩器,被其中的再生酸大量溶解;HCL气体中残留极微量的氧化铁粉细小颗粒在通过吸收塔、洗涤塔时完全被洗涤,从而使酸再生机组排放的尾气不会含有大量氧化铁粉而出现“冒红烟”现象,有利于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文丘里,2—浓缩器,3—吸收塔,4—一级洗涤塔,5—二级洗涤塔,6—风机,7—收集罐,8—漂洗水输送管,9—输出管,10—废酸罐,11—再生酸罐,12—酸洗线连接管,13—调节阀一,14—控制阀,15—再生酸反洗管一,16—调节阀二,17—手动阀一,18—再生酸反洗管二,19—手动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

一种能消除酸洗尾气中氧化铁的冷轧酸再生装置,由文丘里1、与文丘里1通过管道连接的浓缩器2、与浓缩器2通过管道连接的吸收塔3、与吸收塔3通过管道连接的一级洗涤塔4、与一级洗涤塔4通过管道连接的二级洗涤塔5、装在一级洗涤塔4及二级洗涤塔5之间管道上的风机6、与一级洗涤塔5通过管道连接的收集罐7、与浓缩器2连接的漂洗水输送管8及输出管9,与吸收塔3通过管道连接的废酸罐10及再生酸罐11、与再生酸罐11连接的酸洗线连接管12、连接于漂洗水输送管8上的调节阀一13、连接于酸洗线连接管12上的控制阀14组成,其在再生酸罐11的酸洗线连接管12与一级洗涤塔4之间相通连接再生酸反洗管一15,在再生酸反洗管一15上装有调节阀二16及手动阀一17;再生酸反洗管一15与浓缩器2之间相通连接再生酸反洗管二18,在再生酸反洗管二18上装有手动阀二19。

当要进行由酸操作切换为水操作时,按照如下步骤操作:

1)将浓缩器2上的所有阀门关闭,待液位由1800mm下降至1200mm后,打开再生酸反洗管二18上装有的手动阀二19,并关闭再生酸反洗管一15上装有手动阀一17,往浓缩器2输入再生酸,开口度大小受浓缩器2液位控制;吸收塔3上原有的回酸气动阀保持打开状态。将酸洗线连接管12上的控制阀14关闭;延迟2h后,将调节阀二16关闭;待浓缩器2液位降至1200mm时,调节阀一13打开往浓缩器2进漂洗水;再延时10min后,关闭吸收塔3上的回酸系统,并打开吸收塔3的回水系统;

2)在控制板上按下“洗涤塔清洗”按钮,打开一级洗涤塔4上的连接的再生酸反洗管一15上装有调节阀二16,并关闭进浓缩器2的再生酸管道15上手动阀门19,打开进再生酸旁通管15上的手动阀门17,向一级洗涤塔4进再生酸;一级洗涤塔4上进水阀关闭,开口度大小受一级洗涤塔4液位控制;1h后关闭进水系统,并打开补水通道。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为最佳例举,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性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