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模具发热冒口的发热块精准预埋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71325发布日期:2018-11-24 13:1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铸造模具发热冒口的发热块精准预埋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用的铸造模具,尤其涉及带有热冒口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在金属件铸造过程中,尤其是结构复杂铸造零件的铸造过程中,为了防止铸件出现缩孔、缩松、浇不足等铸造缺陷,通常在铸造砂模系统中都必须设置冒口,以补足金属液凝固过程中造成的金属液收缩部分,提高铸件的合格率。随着补缩技术的提高,人们发明了带发热块的冒口,其中的发热块在浇铸时遇到高温金属液会发生铝热反应,它在冒口内燃烧发热,使冒口的金属液的凝固时间延迟了2-3倍,从而保证铸件的补缩效果,大大提高了铸件质量。

在中国专利zl200620025538.9中公开了一种复合式保温发热冒口结构,它由砂型冒口本体、冒口内腔和柱状发热块组成,柱状体发热块预埋在冒口内腔的顶部,在实际浇铸过程中,当高温金属液进入冒口内腔中时,由于金属液会对柱状体发热块产生冲击,导致柱状体发热块移位或者脱落,直接影响发热保温冒口的补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发热冒口中发热块容易移位和脱落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造模具发热冒口的发热块精准预埋定位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铸造模具发热冒口的发热块精准预埋定位结构,锥形冒口芯座、工件模型和冒口颈均造型在上下砂箱内,锥形冒口芯座上端面上设有定位锥坑,锥体发热块的上端面大下端面小,截面成正方形,定位锥坑与锥体发热块相配对,定位锥坑的深度小于锥体发热块的高度。

锥体发热块的横向截面形状为正方形。

锥体发热块安放在定位锥坑内后,锥体发热块的上端面到锥形冒口芯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10毫米。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是由于将发热块设计成倒锥体结构,且截面成正方形,在锥形冒口芯座的顶面设有与锥体发热块相配对的定位锥坑,锥体发热块精准落座在定位锥坑中,并凸出一定的预埋咬合高度,当砂箱内被填砂压实造型后,锥体发热块的上端被镶嵌咬合在砂型中。锥体发热块能正常地对其中的金属液进行加热补温,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发热块的移位、脱落现象,保证了发热冒口补缩效果。

所述的锥体发热块为天津凯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冒口的发热块定位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a剖视图;

图中,1-锥形冒口芯座;2-锥体发热块;3-铸件模型;4-冒口颈;5-定位锥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铸造模具发热冒口的发热块精准预埋定位结构,锥形冒口芯座1、铸件模型3和冒口颈4均分别造型在上下砂箱内,在锥形冒口芯座1的上端面上设有锥坑5,所述锥体发热块2的上端面大下端面小,截面成正方形,定位锥坑5与锥体发热块2相配对,定位锥坑5的深度小于锥体发热块2的高度。锥体发热块2安放在定位锥坑5内后,锥体发热块2的上端面到锥形冒口芯1上端之间的距离为15毫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铸造模具发热冒口的发热块精准预埋定位结构,锥形冒口芯座上小下大,在上端面上设有定位锥坑,锥体发热块上大下小,截面成正方形,定位锥坑与锥体发热块相配对,定位锥坑的深度小于锥体发热块的高度,发热块在周向设有防转动结构,并凸出一定的预埋咬合高度,当砂箱内被填砂压实造型后,锥体发热块的上端被镶嵌在砂型中,当高温金属液流入冒口内腔时,锥体发热块能对金属液进行加热补温,提高了发热冒口的补缩效果,铸件的合格率可提高了3%‑5%。

技术研发人员:纪汉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华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5
技术公布日:2018.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