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3971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医用金属板具有治疗、修复、替代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最重要的应用有:骨折内固定板、螺钉、人工关节和牙根种植体等。因此生物医用金属板的制造标准比较高,打磨必须到位,传统的人工打磨方式效率低下,打磨质量低,现有的自动打磨装置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不能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包括座体、打磨结构以及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框柱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柱顶部之间的顶梁,所述顶梁下方的所述框柱底部之间设置所述座体,所述顶梁底面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运槽,所述第一滑运槽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螺状杆,所述第一螺状杆上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所述第一滑运块底部与所述打磨结构顶部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结构内部设有传运腔,所述传运腔底部相连通设有连腔,所述打磨结构后侧壁上设有圆盘,所述连腔左右两侧壁相对设有第二滑运槽,所述第二滑运槽内部设有导引杆,所述连腔内部设有左右两端分别伸到左右两侧所述连腔内且与所述导引杆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块,所述第二滑运块底部的所述导引杆外表面设置有压簧,所述第二滑运块底面内部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槽,所述第三滑运槽内部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螺状杆,所述第二螺状杆内配合连接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块,所述第三滑运块底部设有打磨动力装置,所述打磨动力装置底部运转配合连接有打磨头,所述座体顶部端面内相对设有第四滑运槽,所述座体内部设有向后延长设置的延长部,所述第四滑运槽内部设有第三螺状杆,所述第三螺状杆上配合连接有卡紧块,所述卡紧块外侧顶部设有卡紧端,所述打磨头底端设置有空槽,所述空槽用于安置打磨片,所述打磨片左右两侧均设有配合槽,所述空槽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临近所述打磨头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卡头上设置有斜倾面,所述打磨结构底部设置有吸尘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状杆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运槽后侧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前端与第一动力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运槽前后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圆盘后侧与运转动力装置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螺状杆左端与所述第三滑运槽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右端与第二动力装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运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延长部内前侧均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离开所述第四滑运槽一侧与所述延长部离开所述第四滑运槽一侧的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临近所述第四滑运槽连通所述座体并伸到所述第四滑运槽内且与所述第三螺状杆固定连接,所述座体内部设有第三动力装置,所述第三动力装置左右两端配合连接有分别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杆,左侧的所述第一转杆离开所述第三动力装置一侧伸到左侧所述延长部且与左侧所述延长部内的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右侧的所述第一转杆离开所述第三动力装置一侧伸到右侧的所述延长部且与右侧所述延长部内的右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延长部内的所述第二转杆上固定设有第一动力轮,所述延长部内的所述第一转杆上固定设有第二动力轮,所述第一动力轮与所述第二动力轮之间设有运输胶带。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左侧所述第四滑运槽内的所述第三螺状杆与右侧所述第四滑运槽内的所述第三螺状杆螺状纹背向设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运块顶部设有连动部,所述连动部上设有第一圆柱销,所述圆盘离开中部一侧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圆柱销,所述第一圆柱销与所述第二圆柱销之间配合连接有带动杆。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和吸尘器,所述吸尘器固定设置在所述打磨结构底面,所述吸尘管固定设置所述吸尘器下方,所述吸尘器内部设置有集尘箱,通过设置所述吸尘装置能够防止作业过程中灰尘扬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打磨结构内部设传运腔,传运腔底部相连通设连腔,打磨结构后侧壁上设圆盘,连腔左右两侧壁相对设第二滑运槽,第二滑运槽内部设导引杆,连腔内部设左右两端分别伸到左右两侧连腔内且与导引杆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块,第二滑运块底部的导引杆外表面设置压簧,第二滑运块底面内部设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槽,第三滑运槽内部设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螺状杆,第二螺状杆内配合连接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块,第三滑运块底部设打磨动力装置,打磨动力装置底部运转配合连接打磨头,从而实现左右控制调节打磨方位以及自动控制第二滑运块带动第三滑运块底部的打磨头实现伸缩打磨左右工作,提高打磨效率。

2.通过第一螺状杆后端与第一滑运槽后侧壁运转配合连接,第一螺状杆前端与第一动力装置配合连接,第一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一滑运槽前后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一动力装置自动控制打磨结构的前后移动打磨位置调节,第二螺状杆左端与第三滑运槽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右端与第二动力装置配合连接,第二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三滑运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二动力装置自动控制第三滑运块的左右移动打磨位置调节。

3.通过每个延长部内前侧均设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离开第四滑运槽一侧与延长部离开第四滑运槽一侧的内壁运转配合连接,第二转杆临近第四滑运槽连通座体并伸到第四滑运槽内且与第三螺状杆固定连接,座体内部设第三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左右两端配合连接分别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杆,左侧的第一转杆离开第三动力装置一侧伸到左侧延长部且与左侧延长部内的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右侧的第一转杆离开第三动力装置一侧伸到右侧的延长部且与右侧延长部内的右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延长部内的第二转杆上固定设第一动力轮,延长部内的第一转杆上固定设第二动力轮,第一动力轮与第二动力轮之间设运输胶带,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卡紧块的卡紧和解锁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能实现多方位调节打磨位置,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伸缩打磨左右,安全性高,能实现金属板自动卡紧固定,提高打磨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框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座体内部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打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打磨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打磨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精准的生物医用金属板打磨装置,包括座体5、打磨结构6以及框架7,所述框架7包括前后相对设置的框柱71以及固定在所述框柱71顶部之间的顶梁72,所述顶梁72下方的所述框柱71底部之间设置所述座体5,所述顶梁72底面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滑运槽721,所述第一滑运槽721内部设有前后延长设置的第一螺状杆722,所述第一螺状杆722上配合连接有第一滑运块724,所述第一滑运块724底部与所述打磨结构6顶部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结构6内部设有传运腔61,所述传运腔61底部相连通设有连腔62,所述打磨结构6后侧壁上设有圆盘611,所述连腔62左右两侧壁相对设有第二滑运槽63,所述第二滑运槽63内部设有导引杆631,所述连腔62内部设有左右两端分别伸到左右两侧所述连腔62内且与所述导引杆631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块621,所述第二滑运块621底部的所述导引杆631外表面设置有压簧632,所述第二滑运块621底面内部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槽624,所述第三滑运槽624内部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螺状杆6241,所述第二螺状杆6241内配合连接有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块625,所述第三滑运块625底部设有打磨动力装置626,所述打磨动力装置626底部运转配合连接有打磨头627,所述座体5顶部端面内相对设有第四滑运槽52,所述座体5内部设有向后延长设置的延长部53,所述第四滑运槽52内部设有第三螺状杆522,所述第三螺状杆522上配合连接有卡紧块521,所述卡紧块521外侧顶部设有卡紧端5211,所述打磨头627底端设置有空槽628,所述空槽628用于安置打磨片629,所述打磨片629左右两侧均设有配合槽6291,所述空槽628左右两侧壁上设置有卡槽6271,所述卡槽6271内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簧6272,所述第一压簧6272临近所述打磨头627中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头6273,所述卡头6273上设置有斜倾面6274,所述打磨结构6底部设置有吸尘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螺状杆722后端与所述第一滑运槽721后侧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螺状杆722前端与第一动力装置723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723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滑运槽721前后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一动力装置723自动控制打磨结构6的前后移动打磨位置调节。

其中,所述圆盘611后侧与运转动力装置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螺状杆6241左端与所述第三滑运槽624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螺状杆6241右端与第二动力装置6242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6242外表面设置于所述第三滑运槽624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二动力装置6242自动控制第三滑运块625的左右移动打磨位置调节。

其中,每个所述延长部53内前侧均设有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531,所述第二转杆531离开所述第四滑运槽52一侧与所述延长部53离开所述第四滑运槽52一侧的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杆531临近所述第四滑运槽52连通所述座体5并伸到所述第四滑运槽52内且与所述第三螺状杆522固定连接,所述座体5内部设有第三动力装置54,所述第三动力装置54左右两端配合连接有分别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杆532,左侧的所述第一转杆532离开所述第三动力装置54一侧伸到左侧所述延长部53且与左侧所述延长部53内的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右侧的所述第一转杆532离开所述第三动力装置54一侧伸到右侧的所述延长部53且与右侧所述延长部53内的右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所述延长部53内的所述第二转杆531上固定设有第一动力轮5311,所述延长部53内的所述第一转杆532上固定设有第二动力轮5321,所述第一动力轮5311与所述第二动力轮5321之间设有运输胶带533,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卡紧块521的卡紧和解锁工作。

其中,左侧所述第四滑运槽52内的所述第三螺状杆522与右侧所述第四滑运槽52内的所述第三螺状杆522螺状纹背向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滑运块621顶部设有连动部622,所述连动部622上设有第一圆柱销623,所述圆盘611离开中部一侧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圆柱销612,所述第一圆柱销623与所述第二圆柱销612之间配合连接有带动杆613,从而实现打磨头的升降打磨工作。

其中,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12和吸尘器11,所述吸尘器11固定设置在所述打磨结构6底面,所述吸尘管12固定设置所述吸尘器11下方,所述吸尘器11内部设置有集尘箱,通过设置所述吸尘装置能够防止作业过程中灰尘扬起。

初始状态时,第二圆柱销612位于圆盘611中部的正上方位置,此时,第二圆柱销612带动带动杆613处于竖直状态,同时,带动杆613带动第一圆柱销623以及连动部622底部的第二滑运块621位于连腔62以及第二滑运槽63内的最顶部位置,此时,打磨头627完全位于连腔62内,同时,卡紧块521位于第四滑运槽52内。

当需要打磨加工时,首先将金属板放置在座体5上,然后通过第三动力装置54带动第一转杆532以及第一转杆532上的第二动力轮5321运转,由第二动力轮5321带动运输胶带533以及第二动力轮5321运转,由第二动力轮5321带动第二转杆531以及第三螺状杆522运转,由第三螺状杆522带动左右两侧的卡紧块521相对移动,直至左右两侧的卡紧端5211分别与金属板左右两侧相卡紧,然后通过第二动力装置6242带动第二螺状杆6241正反运转,由第二螺状杆6241带动第三滑运块625左右移动,实现第三滑运块625的左右移动调节打磨位置,然后通过第一动力装置723带动第一螺状杆722正反运转,由第二螺状杆6241带动第一滑运块724以及第一滑运块724底部的打磨结构6前后移动,实现打磨结构6的前后调节打磨位置,最后通过运转动力装置带动圆盘611运转,使圆盘611带动第二圆柱销612向下运转挤压带动杆613,使带动杆613推动第一圆柱销623以及连动部622底部的第二滑运块621克服压簧632的顶压力向下移动如图4所示,继续通过运转动力装置带动圆盘611运转,直至如图5所示使圆盘611上的第二圆柱销612位于圆盘611中部的正下方位置时,此时,完成打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打磨结构内部设传运腔,传运腔底部相连通设连腔,打磨结构后侧壁上设圆盘,连腔左右两侧壁相对设第二滑运槽,第二滑运槽内部设导引杆,连腔内部设左右两端分别伸到左右两侧连腔内且与导引杆滑运配合连接的第二滑运块,第二滑运块底部的导引杆外表面设置压簧,第二滑运块底面内部设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槽,第三滑运槽内部设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螺状杆,第二螺状杆内配合连接向下延长设置的第三滑运块,第三滑运块底部设打磨动力装置,打磨动力装置底部运转配合连接打磨头,从而实现左右控制调节打磨方位以及自动控制第二滑运块带动第三滑运块底部的打磨头实现伸缩打磨左右工作,提高打磨效率。

2.通过第一螺状杆后端与第一滑运槽后侧壁运转配合连接,第一螺状杆前端与第一动力装置配合连接,第一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一滑运槽前后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一动力装置自动控制打磨结构的前后移动打磨位置调节,第二螺状杆左端与第三滑运槽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第二螺状杆右端与第二动力装置配合连接,第二动力装置外表面设置于第三滑运槽右侧内壁内且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通过第二动力装置自动控制第三滑运块的左右移动打磨位置调节。

3.通过每个延长部内前侧均设左右延长设置的第二转杆,第二转杆离开第四滑运槽一侧与延长部离开第四滑运槽一侧的内壁运转配合连接,第二转杆临近第四滑运槽连通座体并伸到第四滑运槽内且与第三螺状杆固定连接,座体内部设第三动力装置,第三动力装置左右两端配合连接分别向左右两侧延长设置的第一转杆,左侧的第一转杆离开第三动力装置一侧伸到左侧延长部且与左侧延长部内的左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右侧的第一转杆离开第三动力装置一侧伸到右侧的延长部且与右侧延长部内的右侧内壁运转配合连接,延长部内的第二转杆上固定设第一动力轮,延长部内的第一转杆上固定设第二动力轮,第一动力轮与第二动力轮之间设运输胶带,从而实现自动控制卡紧块的卡紧和解锁工作。

4.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低,能实现多方位调节打磨位置,操作方便,能实现自动伸缩打磨左右,安全性高,能实现金属板自动卡紧固定,提高打磨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