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45365发布日期:2019-01-16 08:11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原有的粉末冶金烧结硬化工艺,是选择粉末冶金烧结硬化粉,压制成毛坯后,在专用的烧结炉中实现烧结硬化过程的。这种工艺的缺点是烧结炉是专用的,在烧结冷却段配有专用的快冷循环装置,能实现烧结快冷降温,但由于这种烧结炉专用性太强,制作成本高和常规烧结不能混合使用,所以烧结成本高且很少有厂家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高且生产成本低的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的工艺方法,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的工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混料:将烧结硬化粉中加入2%电解铜粉、0.9%石墨粉、0.8%微粉蜡,在双锥形混料机中混料1小时,过80目筛;

s2:压制成型:在专用粉末冶金压机上压制,密度6.85g/cm³;

s3:烧结:在常规18英寸网带炉上烧结,烧结气氛90h2/10h2,烧结温度予热带三区分别为600℃、800℃、950℃,烧结带三区分别为1100℃、1110℃、1120℃,网带速度100mm/分钟;

s4:回火:在网带式烧结炉上,200℃回火,网带速度120mm/分钟;

s5:滚光:在振动光饰机中用不锈钢球与产品按2:1比例滚光,滚光时间40分钟;

s6:检验:经检测烧结产品硬度18-25hrc,密度6.86g/cm³,内孔通止规检验合格;

s7:包装:产品浸防锈油,离心式甩干机甩干,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生产的烧结硬化产品,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一般也发现珠光体、贝氏体级残留奥氏体和专用的烧结炉,专用的高合金成分烧结硬化粉生产的产品相比显微组织相同,机械性能相同,但新工艺采取低合金材料,采用通用烧结炉烧结,成本降低,生产便利,效果显著,本发明设计合理,可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的工艺方法,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的工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混料:将烧结硬化粉中加入2%电解铜粉、0.9%石墨粉、0.8%微粉蜡,在双锥形混料机中混料1小时,过80目筛;

s2:压制成型:在专用粉末冶金压机上压制,密度6.85g/cm³;

s3:烧结:在常规18英寸网带炉上烧结,烧结气氛90h2/10h2,烧结温度予热带三区分别为600℃、800℃、950℃,烧结带三区分别为1100℃、1110℃、1120℃,网带速度100mm/分钟;

s4:回火:在网带式烧结炉上,200℃回火,网带速度120mm/分钟;

s5:滚光:在振动光饰机中用不锈钢球与产品按2:1比例滚光,滚光时间40分钟;

s6:检验:经检测烧结产品硬度18-25hrc,密度6.86g/cm³,内孔通止规检验合格;

s7:包装:产品浸防锈油,离心式甩干机甩干,包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生产的烧结硬化产品,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一般也发现珠光体、贝氏体级残留奥氏体和专用的烧结炉,专用的高合金成分烧结硬化粉生产的产品相比显微组织相同,机械性能相同,但新工艺采取低合金材料,采用通用烧结炉烧结,成本降低,生产便利,效果显著,本发明设计合理,可大规模推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常规烧结炉实现粉末冶金产品烧结硬化的工艺方法,采用这种技术方案生产的烧结硬化产品,显微组织主要为马氏体,一般也发现珠光体、贝氏体级残留奥氏体和专用的烧结炉,专用的高合金成分烧结硬化粉生产的产品相比显微组织相同,机械性能相同,但新工艺采取低合金材料,采用通用烧结炉烧结,成本降低,生产便利,效果显著,本发明设计合理,可大规模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王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鄞州业鑫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29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