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3914发布日期:2018-06-23 00:05阅读:7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镜片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最大8毫米)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1608年,荷兰的一位眼镜商汉斯·利伯希偶然发现用两块镜片可以看清远处的景物,受此启发,他制造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望远镜。1609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

经过400多年的发展,望远镜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观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望远镜镜片是望远镜中必不可少的部件,直接影响成像质量的优劣,现有的镜片的加工工艺有的比较简单,加工的精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粗磨:采用铣磨机对型料毛坯进行单片磨削,使被加工镜片表面达到一定的曲率半径和表面粗糙度;

S2、精磨:采用金刚石丸片进行精磨;

S3、抛光:采用聚氨酯、氧化铈抛光片,并喷射抛光液进行抛光;

抛光液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为:水70-90份,氧化铈15-22份,硝酸1-3份,硝酸锌1-3份、硝酸铝1-3份、分散剂PVP 2-3份、消泡剂AF-10 1-2份;

S4、清洗:将经过抛光的镜片浸泡在盛放有清洁液的水槽中,然后加热清洁液使之达到一定温度,在此过程中使用搅拌装置对清洁液进行持续的搅拌;

S5、磨边:对镜片的边缘进行打磨使之达到指定的外径;

S6、镀膜:根据需要涂上有色膜或其他膜;

S7、涂墨:在镜片上涂上一层黑墨以减少其反光;

S8、胶合:将两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胶合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镜片。

优选的,抛光液的制备方法为:

A1、将硝酸与水混合均匀,在20-25℃环境下搅拌5-10min;

A2、加入氧化铈、硝酸锌、硝酸铝混合均匀,在20-25℃环境下搅拌5-10min;

A3、加入分散剂PVP、消泡剂AF-10混合均匀,在20-25℃环境下搅拌5-10min。

优选的,抛光液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为:水75-85份,氧化铈18-20份,硝酸2-3份,硝酸锌2-3份、硝酸铝2-3份、分散剂PVP 2-3份、消泡剂AF-10 1-2份。

优选的,抛光液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为:水80份,氧化铈19份,硝酸2份,硝酸锌2份、硝酸铝2份、分散剂PVP 2份、消泡剂AF-10 1.5份。

优选的,清洁液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为:过氧化氢5%、余量为水。

优选的,清洗过程中保持温度55℃以上,持续15min。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先铣磨在抛光的方式,具有操作简便,加工精度高的特点,能够防止对镜片表面的划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粗磨:采用铣磨机对型料毛坯进行单片磨削,使被加工镜片表面达到一定的曲率半径和表面粗糙度;

S2、精磨:采用金刚石丸片进行精磨;

S3、抛光:采用聚氨酯、氧化铈抛光片,并喷射抛光液进行抛光;

抛光液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为:水70份,氧化铈15份,硝酸1份,硝酸锌1份、硝酸铝1份、分散剂PVP 2份、消泡剂AF-10 1份;

S4、清洗:将经过抛光的镜片浸泡在盛放有清洁液的水槽中,然后加热清洁液使之达到一定温度,在此过程中使用搅拌装置对清洁液进行持续的搅拌;

S5、磨边:对镜片的边缘进行打磨使之达到指定的外径;

S6、镀膜:根据需要涂上有色膜或其他膜;

S7、涂墨:在镜片上涂上一层黑墨以减少其反光;

S8、胶合:将两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胶合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镜片。

抛光液的制备方法为:

A1、将硝酸与水混合均匀,在20℃环境下搅拌5min;

A2、加入氧化铈、硝酸锌、硝酸铝混合均匀,在20℃环境下搅拌5min;

A3、加入分散剂PVP、消泡剂AF-10混合均匀,在20℃环境下搅拌5min。

清洁液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为:过氧化氢5%、余量为水。

清洗过程中保持温度55℃以上,持续15min。

实施例2

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粗磨:采用铣磨机对型料毛坯进行单片磨削,使被加工镜片表面达到一定的曲率半径和表面粗糙度;

S2、精磨:采用金刚石丸片进行精磨;

S3、抛光:采用聚氨酯、氧化铈抛光片,并喷射抛光液进行抛光;

抛光液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为:水75份,氧化铈18份,硝酸2份,硝酸锌2份、硝酸铝2份、分散剂PVP 2份、消泡剂AF-10 1份;

S4、清洗:将经过抛光的镜片浸泡在盛放有清洁液的水槽中,然后加热清洁液使之达到一定温度,在此过程中使用搅拌装置对清洁液进行持续的搅拌;

S5、磨边:对镜片的边缘进行打磨使之达到指定的外径;

S6、镀膜:根据需要涂上有色膜或其他膜;

S7、涂墨:在镜片上涂上一层黑墨以减少其反光;

S8、胶合:将两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胶合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镜片。

抛光液的制备方法为:

A1、将硝酸与水混合均匀,在22℃环境下搅拌6min;

A2、加入氧化铈、硝酸锌、硝酸铝混合均匀,在22℃环境下搅拌6min;

A3、加入分散剂PVP、消泡剂AF-10混合均匀,在22℃环境下搅拌6min。

清洁液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为:过氧化氢5%、余量为水。

清洗过程中保持温度55℃以上,持续15min。

实施例3

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粗磨:采用铣磨机对型料毛坯进行单片磨削,使被加工镜片表面达到一定的曲率半径和表面粗糙度;

S2、精磨:采用金刚石丸片进行精磨;

S3、抛光:采用聚氨酯、氧化铈抛光片,并喷射抛光液进行抛光;

抛光液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为:水80份,氧化铈19份,硝酸2份,硝酸锌2份、硝酸铝2份、分散剂PVP 2份、消泡剂AF-10 1.5份;

S4、清洗:将经过抛光的镜片浸泡在盛放有清洁液的水槽中,然后加热清洁液使之达到一定温度,在此过程中使用搅拌装置对清洁液进行持续的搅拌;

S5、磨边:对镜片的边缘进行打磨使之达到指定的外径;

S6、镀膜:根据需要涂上有色膜或其他膜;

S7、涂墨:在镜片上涂上一层黑墨以减少其反光;

S8、胶合:将两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胶合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镜片。

抛光液的制备方法为:

A1、将硝酸与水混合均匀,在24℃环境下搅拌8min;

A2、加入氧化铈、硝酸锌、硝酸铝混合均匀,在23℃环境下搅拌8min;

A3、加入分散剂PVP、消泡剂AF-10混合均匀,在24℃环境下搅拌8min。

清洁液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为:过氧化氢5%、余量为水。

清洗过程中保持温度55℃以上,持续15min。

实施例4

一种望远镜镜片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粗磨:采用铣磨机对型料毛坯进行单片磨削,使被加工镜片表面达到一定的曲率半径和表面粗糙度;

S2、精磨:采用金刚石丸片进行精磨;

S3、抛光:采用聚氨酯、氧化铈抛光片,并喷射抛光液进行抛光;

抛光液的成分按照重量份数计为:水90份,氧化铈22份,硝酸3份,硝酸锌3份、硝酸铝3份、分散剂PVP 3份、消泡剂AF-10 2份;

S4、清洗:将经过抛光的镜片浸泡在盛放有清洁液的水槽中,然后加热清洁液使之达到一定温度,在此过程中使用搅拌装置对清洁液进行持续的搅拌;

S5、磨边:对镜片的边缘进行打磨使之达到指定的外径;

S6、镀膜:根据需要涂上有色膜或其他膜;

S7、涂墨:在镜片上涂上一层黑墨以减少其反光;

S8、胶合:将两个R值相反大小和外径材质一样的镜片胶合连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镜片。

抛光液的制备方法为:

A1、将硝酸与水混合均匀,在25℃环境下搅拌10min;

A2、加入氧化铈、硝酸锌、硝酸铝混合均匀,在25℃环境下搅拌10min;

A3、加入分散剂PVP、消泡剂AF-10混合均匀,在25℃环境下搅拌10min。

清洁液的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计为:过氧化氢5%、余量为水。

清洗过程中保持温度55℃以上,持续15min。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