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石材的倒角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3906发布日期:2018-06-23 00:05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石材加工工艺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石材的倒角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大理石是一种常用的建筑用材,使用后能提高在建筑物的美观程度和坚固程度,大理石切割后的粗产品各个边角处均为直角,导致大理石的边角处比较锋利,当大理石进行安装使用时,容易对人手造成伤害;同时将一块大理石进行单独使用时,大理石的边角处会直接暴露在表面上,会导致大理石的使用不安全;所以需要对大理石进行倒角处理。

现在采用的大理石的倒角方法是,工人一只手对大理石进行固定,另一只手握持倒角装置对大理石进行倒角加工;但大理石的密度大,一小块的大理石的质量也很大,人工难以对大理石进行固定,且固定的过程中难以对大理石进行精确的倒角,且对人力成本的消耗大,大理石也易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用于石材的倒角加工工艺,以对大理石进行精确的倒角加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用于石材的倒角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一种倒角装置,包括若干限位机构和若干倒角机构,所述倒角机构安装在限位机构上;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的第一限位板、竖直设置的第二限位板以及条状的弧形条,所述第一限位板的一侧与弧形条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板的一侧与弧形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限位板所在的平面垂直,且弧形条与直径较大的一侧远离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倒角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弧形杆、打磨球、2撑杆以及带动支撑杆转动的动力单元;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上,所述第一弧形杆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第一弧形杆的圆心与弧形条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第一弧形杆的圆弧直径大于弧形条的圆弧直径,第一弧形杆与弧形条异面;所述第一弧形杆上设有径向的条形槽,支撑杆的下端穿过条形槽与打磨球固定连接,且支撑杆与条形槽滑动连接,打磨球远离支撑杆的端点位于弧形条直径最小的一侧的形成的侧面上,所述支撑杆远离打磨球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宽度大于条形槽的宽度,限位孔与第一弧形杆直径较大的一侧相抵;

步骤2:将待倒角的大理石放置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大理石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板的下表面相抵,大理石的侧面与第二限位板的侧面相抵,大理石的边角处位于弧形条外;

步骤3:启动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带动支撑杆转动,转动的打磨球对大理石的边角处进行打磨加工;

步骤4:支撑杆在第一弧形杆的条形槽内来回移动,当打磨球与第一限位板或第二限位板的侧面相抵时,打磨球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步骤5:待步骤4中的打磨球不再对大理石的边角处进行打磨时,推动大理石向弧形条的方向移动;当大理石的边角处还有凸出的未打磨的部分时大理石与弧形条相抵,进而大理石不能通过弧形条,将大理石需再打磨处移动至打磨球处,打磨球再次对大理石需再打磨处进行打磨;当大理石能够顺利的通过弧形条,取出倒角后的大理石即可。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步骤1中使用了一种倒角装置,装置中设置有限位机构和倒角机构,限位机构中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能对大理石进行限位,便于将大理石待倒角的部分位于倒角机构处,便于对待倒角部分进行倒角加工,倒角加工过程中打磨球能对待倒角出进行快速稳定的倒角;且打磨后的大理石能够被弧形条检测,便于对大理石的倒角精度进行检测;2、步骤2中,弧形条能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进行连接,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连接的同时能让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的间距与大理石的倒角角度与所需的加工角度相适应,便于对大理石进行打磨限位,让后续打磨过程中的大理石保持稳定;3、步骤3中,转动和移动的打磨球能够大于大理石进行打磨;4、步骤4中,打磨球、支撑杆、限位块和第一弧形杆上的条形槽配合,能够有效的限定打磨球与大理石的相对位置,能够让大理石的边角打磨后呈标准的倒角,同时当待打磨大理石的厚度较大时,支撑杆能在条形槽内竖直滑动,打磨球不断对大理石的表面进行打磨,能够降低打磨球的打磨难度;5、步骤5中,弧形条能对大理石的打磨程度进行初步检测,便于对大理石倒角加工的精度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方法中采用了一种倒角装置,该装置能对倒角过程中的大理石进行固定,保持打磨球与待打磨大理石的相对距离,进而对大理石进行稳定的倒角加工,且在加工的过程中,动力机构能带动打磨球对大理石进行稳定的打磨;同时弧形条能对打磨不合格的大理石进行检测,便于再次对倒角处进行打磨,提高大理石的倒角精度。

进一步,所述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拉绳、第二拉绳、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的第一电动机以及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一弧形杆内设有轴向的通槽,所述第一电动机安装在第一限位板上,第二电动机安装在第二限位板上,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穿过通槽与支撑杆层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一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穿过通槽与支撑杆层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拉绳的另一端与第二带轮固定连接。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均残绕在支撑杆上,当需要打磨球向第一电动机的方向移动时,第一电动机带动第一带轮转动,第一带轮将第一拉绳收缩,进而带动支撑杆转动,进而让打磨球向第一电动机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二拉绳被缠绕在支撑杆上,实现对大理石边角处的打磨;当需要打磨球向第二电动机的方向移动时,第二电动机带动第二带轮转动,第二带轮将第二拉绳收缩,进而带动支撑杆向第二电动机方向转动,进而让打磨球转动,此时第一拉绳被缠绕在支撑杆上,实现对大理石边角处的再次打磨;实现了打磨球的转动研磨,同时能够带动打磨球往复移动,实现打磨球的稳定打磨。

进一步,所述限位机构和倒角机构的数量均为2,且两个第一限位板之间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拉簧,且拉簧与第一限位板远离弧形条的一端固定连接。便于将待打磨的大理石放置在两个第二限位板之间,进而能够同时对大理石两侧的棱角进行倒角加工,能有效的提高倒角加工的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第二弧形杆和伸缩杆,所述第二弧形杆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且第二弧形杆的圆弧直径大于第一圆弧杆的圆弧直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第二弧形杆内侧面相抵,伸缩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且伸缩杆与支撑杆位于同一直线上。当打磨球移动时,打磨难以在打磨球的一个来回的移动中完成打磨;此时支撑杆会沿条形槽向上滑动,伸缩杆缩短,同时伸缩杆远离限位块的一端与第二弧形杆相抵,能够让支撑杆上的打磨球与大理石的边角处一直相抵,进而增强打磨球与对大理石的倒角效率。

进一步,所述第二弧形杆的内表面上与伸缩杆相抵的凹槽。当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带动支撑杆移动时,伸缩杆也同步移动,此时的凹槽能够保证伸缩杆稳定的移动,同时让伸缩杆与凹槽的内壁稳定的相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限位板101、第二限位板102、弧形条103、支撑架201、第一弧形杆202、条形槽212、打磨球203、支撑杆204、限位块205、第二弧形杆206、凹槽216、伸缩杆207、第一拉绳301、第二拉绳302、第一带轮303、第二带轮304、第一电动机305、第二电动机306。

实施例中的倒角装置基本如附图1所示:包括两个限位机构和两个倒角机构,倒角机构安装在限位机构上;且两个限位机构相对,两个倒角机构相对。

左侧的限位机构和右侧的限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的第一限位板101、竖直设置的第二限位板102以及条状的弧形条103。如图1中左侧的限位机构所示,第一限位板101的左侧与弧形条103的右端焊接,第二限位板102的上侧与弧形条103的上端焊接,第一限位板101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限位板102所在的平面垂直,且弧形条103的上侧远离第一限位板101的下侧面和第二限位板102的右侧面。

如图1中左侧的倒角机构所示,倒角机构包括支撑架201、第一弧形杆202、打磨球203、支撑杆204以及带动支撑杆204转动的动力单元;支撑架201焊接在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上,第一弧形杆202焊接在支撑架201上,第一弧形杆202的圆心与弧形条103的圆心在同一轴线上,第一弧形杆202的圆弧直径大于弧形条103的圆弧直径,第一弧形杆202与弧形条103不在同一竖直平面上;第一弧形杆202上设有径向的条形槽212,支撑杆204的下端穿过条形槽212与打磨球203焊接,且支撑杆204与条形槽212滑动连接,打磨球203远离支撑杆204的端点位于弧形条103内侧面形成的平面上,支撑杆204的上端设有限位块205,且限位块205的宽度大于条形槽212的宽度,限位孔与第一弧形杆202的上侧相抵。

两个第一限位板101之间安装有若干水平设置的拉簧,且拉簧的左端与左侧的限位板层右端焊接,拉簧的右端与右侧的限位板层左端焊接。

如图1中左侧的动力单元所示,动力单元包括第一拉绳301、第二拉绳302、第一带轮303、第二带轮304、带动第一带轮303转动的第一电动机305以及带动第二带轮304转动的第二电动机306,第一弧形杆202内设有轴向的通槽,第一电动机305安装在第一限位板101的上侧面上,第二电动机306安装在第二限位板102的左侧面上,第一拉绳301的上端穿过通槽与支撑杆204层侧壁焊接,第一拉绳301的下端与第一带轮303焊接,第二拉绳302的下端穿过通槽与支撑杆204层侧壁焊接,第二拉绳302的上端与第二带轮304焊接。

如图1中左侧的支撑单元所示,支撑单元包括第二弧形杆206和伸缩杆207,第二弧形杆206焊接在支撑架201上,且第二弧形杆206的圆弧直径大于第一圆弧杆的圆弧直径,伸缩杆207的上端与第二弧形杆206内侧面的凹槽216相抵,伸缩杆207的下端与限位块205焊接,且伸缩杆207与支撑杆204位于同一直线上。

本实施例在操作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准备实施例中的倒角装置;

步骤2:将待倒角的大理石放置到第一限位板101和第二限位板102之间,大理石的上表面与第一限位板101的下表面相抵,大理石的左右两侧面与两个第二限位板102的内侧面相抵,大理石左上角和右上角位于两个弧形条103外;

步骤3:启动第一电动机305,第一电动机305带动第一带轮303转动,第一带轮303将第一拉绳301收缩,进而带动支撑杆204转动,进而让打磨球203向第一电动机305的方向转动,此时第二拉绳302被缠绕在支撑杆204上,打磨球203对大理石边角处的打磨;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机306,第二电动机306带动第二带轮304转动,第二带轮304将第二拉绳302收缩,进而带动支撑杆204向第二电动机306方向转动,进而让打磨球203转动,此时第一拉绳301被缠绕在支撑杆204上,实现对大理石边角处的再次打磨;

步骤4:间断的启动第一电动机305和第二电动机306,支撑杆204在第一弧形杆202的条形槽212内来回移动,同时支撑杆204会沿条形槽212内的凹槽216滑动,伸缩杆207缩短,同时伸缩杆207远离限位块205的一端与第二弧形杆206相抵,能够让支撑杆204上的打磨球203与大理石的边角处一直相抵,进而增强打磨球203与对大理石的倒角效率;

步骤5:待步骤4中的打磨球203不再对大理石的边角处进行打磨时,推动大理石向弧形条103的方向移动;当大理石的边角处还有凸出的未打磨的部分时大理石与弧形条103相抵,进而大理石不能通过弧形条103,将大理石需再打磨处移动至打磨球203处,打磨球203再次对大理石需再打磨处进行打磨;当大理石能够顺利的通过弧形条103,取出倒角后的大理石即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