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研磨机用研磨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11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自动研磨机用研磨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磨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磨机用研磨盘。



背景技术:

光纤跳线研磨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研磨垫来进行研磨,因此需要多次更换研磨垫,半自动研磨机作为一种光纤跳线研磨设备,其可实现自动更换研磨垫的功能,在夹爪对研磨盘上的研磨垫进行取放的过程中,需要先利用感应器感应一个初始原点,才可准确的进行取放,因此,为了保证夹爪能准确取放研磨垫,减少机台的报警频率,提高机台的生产效率,需要一种研磨机用研磨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报警频率,提高生产效率的半自动研磨机用研磨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自动研磨机用研磨盘,包括主盘体、位于所述主盘体上端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数目为4个,4个弧形板组成有缺口的环形结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盘体中心的四周,所述主盘体上对应于缺口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数目与所述弧形板数目相同,所述凹槽内设有检测片,所述检测片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主盘体,所述主盘体边缘开有漏水槽,所述主盘体一侧开有漏水口,所述漏水槽与所述漏水口连通。

所述检测片采用黑色塑钢材料制成。

所述漏水槽为环形结构。

所述检测片与所述主盘体采用粘接方式连接。

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主盘体采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盘体上固定弧形板,可以对研磨垫起到定位的作用,在主盘体凹槽内安装黑色塑钢材质的检测片,可以提高缺口处的反光量,使感应器能够快速准确的识别初始原点,避免出现因识别不了原点而无法取放研磨垫的情况,从而达到减少报警频率,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凹槽的半剖示意图。

图中:1、主盘体 2、弧形板 3、凹槽 4、检测片 5、漏水槽 6、漏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半自动研磨机用研磨盘,包括主盘体1、位于所述主盘体1上端的弧形板2,所述弧形板2数目为4个,4个弧形板2组成有缺口的环形结构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盘体1中心的四周,采用4个弧形板2可留出4个缺口,从而可设置4个夹爪,既避免夹爪数目过多,又能够保证取放研磨垫时的稳定性,所述主盘体1上对应于缺口处设有凹槽3,所述凹槽3数目与所述弧形板2数目相同,所述凹槽3内设有检测片4,检测片4数目与弧形板2数目相同,可使得感应器能够快速的找到初始位置,所述检测片4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主盘体1,避免夹爪取放产品时产生干涉,所述主盘体1边缘开有漏水槽5,所述主盘体一侧开有漏水口6,所述漏水槽5与所述漏水口6连通,可将研磨产品及研磨垫上残留的水分流入漏水槽5内从漏水口6流出,避免出现水滴四散的情况。

所述检测片4采用黑色塑钢材料制成,也可采用黑色peek材料制成,采用黑色主要是为了提高其反光量,使得光纤能够准确的识别,所述漏水槽5为环形结构,便于对水滴进行收集,避免出现残留水滴四散的情况,检测片4与所述主盘体1采用粘接方式连接,也可采用螺栓连接,弧形板2与所述主盘体1采用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研磨垫到达研磨垫放置位上方时,感应器开始动作,当感应器感应到其中一个检测片4时,快速反馈到控制系统,此时夹爪夹取模组的电机开始进行归原点动作,完成后将研磨垫准确放入弧形板2围成的带缺口环形结构内,完成一次放料动作,取料时,空夹爪到达指定位置,感应器开始动作,当感应器感应到其中一个检测片4时,快速反馈到控制系统,此时夹爪夹取模组的电机开始进行归原点动作,完成后夹爪下移将研磨垫夹起,完成一次取料动作,同时研磨过程中,研磨垫和研磨产品上残留的水可通过漏水槽5收集从漏水口6流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