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台式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216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转台式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转台式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转台式抛丸清理机是以旋转台体为工作面的专用抛丸机,主要适用于中小型怕碰撞且大批量工件的抛丸清理。运行时只需要将转台启动,打开进料门将工件排列于台面,工件在转台的转动下循序经过抛丸区,经过抛丸后表面的毛刺、污物氧化层全部脱落,金属表面呈现出应有的光泽。

现有的转台式抛丸清理机转台的转动采用皮带轮传动方式,容易转台打滑,自转机构不耐用,维修成本高;转台内的内部粉尘较重,轴承的工作环境较差,容易积灰堵塞。由于转台式抛丸清理机主要用于清理小型工件,因此清理机必须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满足清理小型工件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理效果好、结构紧凑、耐用性好的转台式抛丸清理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台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室、提升机、丸砂分离器、螺旋输送机、除尘装置,所述清理室顶板外侧设有抛丸器,所述清理室底板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转台机构;所述转台机构包括立式减速机、自转连接盘、转台、外壳;所述立式减速机设置在清理室底板的中心位置,所述自转连接盘通过自转平面轴承连接所述立式减速机,所述自转连接盘上设有转台,所述转台为网状转盘,所述转台表面设有耐磨橡胶漏砂板,所述耐磨橡胶漏砂板设有通孔;所述清理室底板上设有溜丸孔,所述螺旋输送机位于溜丸孔下方,所述螺旋输送机连接提升机,所述提升机位于清理室一侧,所述提升机连接丸砂分离器,所述丸砂分离器连接所述抛丸器,所述清理室和丸砂分离器均连接除尘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台底部设有若干刮板,所述刮板为S型橡胶刮板。在转盘转动过程中,S型刮板对弹丸的刮扫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转台下方设有若干层弹丸接收盘,所述弹丸接收盘包括倾斜连接在清理室内壁上的第一弹丸接收盘、倾斜连接在转台机构上的第二弹丸接收盘;所述第一弹丸接收盘与第二弹丸接收盘交错设置且上层弹丸接收盘的较低一侧位于下层弹丸接收盘上方,所述弹丸接收盘为耐磨材质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装置包括沉降箱、除尘器、风机;所述沉降箱一端连接所述清理室的吸风口,所述沉降箱另一端连接所述风机,所述风机连接除尘器。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器采用滤筒式除尘器,所述滤筒式除尘器的滤筒上设有脉冲反吹机构。本除尘装置采用二级除尘,粉尘首先经沉降箱利用惯性原理将大颗粒予以沉降,再经滤筒式除尘器进行过滤。该除尘器属过滤性装置,采用织物捕集灰尘,滤筒采用工业涤纶 208 布料,灰尘捕捉效果好,对亚微米级粉尘的除尘效率可达 99%以上。粉尘由风机吸送至除尘器内,经过滤筒过滤,清洁空气排入大气;而滤筒上的脉冲反吹机构,从而使粉尘落入除尘器下部的集尘箱内,达到清灰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室外侧设有启闭式检修门,所述检修门设有迷宫式密封结构。检修门便于经常观察室内护板及抛丸器易损件的磨损情况,便维修保养。采用启闭式,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容易,便于上下料。采用迷宫式密封结构,有效的防止机器工作时弹丸的飞溅出来,伤到机器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高设备安全性;而且封闭效果更好,灰尘不容易溢出,工作环境更加清洁。可以及时排除抛丸引起的粉尘,优化回收系统轴承的工作环境,延长部件使用寿命,迷宫式除尘吸风口密闭效果好,灰尘不易溢出,工作环境更加清洁。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室内壁设有耐磨护板,护板与室体用螺栓连接。耐磨护板可保护室体壁不受损坏,螺栓连接连接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传动机构采用减速机直联传动带动转台转动,结构紧凑,传动平稳;自转结构结实耐用,不易打滑不易磨损;(2)自转机构上的外壳的设置均能有效的防止粉尘进入自转装置内部,除尘装置有效的清除粉尘,轴承的工作环境较好,不易积灰堵塞;(3)转台表面设有耐磨橡胶漏砂板,具有耐磨防撞的效果,避免抛丸器抛出的弹丸对转台的敲撞;(4)抛丸器、螺旋输送机、提升机、丸砂分离器的结构设置合理,达到良好的清理效果;(5)本实用新型清理效果好、结构紧凑、噪音小、成套性好,占地面积小,满足清理小型工件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转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耐磨橡胶漏砂板的通孔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清理室1、耐磨护板13、除尘吸风口14、检修门15、提升机2、丸砂分离器3、螺旋输送机4、抛丸器5、转台机构6、立式减速机61、自转连接盘62、转台63、罩壳64、自转平面轴承65、耐磨橡胶漏砂板67、通孔68、刮板69、弹丸接收盘7、第一弹丸接收盘71、第二弹丸接收盘72、加强筋73、螺旋输送机、供丸系统8、气控闸门81、除尘装置9、沉降箱91、除尘器92、风机93、脉冲反吹机构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转台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室1、提升机2、丸砂分离器3、螺旋输送机4、除尘装置9。清理室由优质钢结构焊接成箱型,在清理室的顶板外侧设有抛丸器5,在清理室底板内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转台机构6。

转台机构包括立式减速机61、自转连接盘62、转台63,转台机构还包括起保护作用的罩壳64;其中立式减速机设置在清理室底板的中心位置,自转连接盘通过自转平面轴承65连接立式减速机,自转连接盘上设有转台,转台为网状圆形转盘,转台表面设有耐磨橡胶漏砂板67,耐磨橡胶漏砂板设有通孔68。

图4为耐磨橡胶漏砂板的通孔的剖面图,通孔为圆锥形通孔,即耐磨橡胶漏砂板的上表面671上的圆孔直径大于耐磨橡胶漏砂板的下表面672上的圆孔直径,锥形通孔的设置可有效的避免抛丸清理下来的较大的表面的毛刺、污物、氧化层阻挡,避免较大的杂质对提升机的磨损。较大的表面毛刺、污物、氧化层等杂质会进一步被下落的弹丸敲击粉碎,从而通过通孔。

在转台底部设有6块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刮板69,刮板为S型橡胶刮板。

在转台下方设有若干层弹丸接收盘7,弹丸接收盘包括倾斜连接在清理室内壁上的第一弹丸接收盘71、倾斜连接在转台机构上的第二弹丸接收盘72;第一弹丸接收盘与第二弹丸接收盘交错设置且上层弹丸接收盘的较低一侧位于下层弹丸接收盘上方,弹丸接收盘为耐磨材质制成。在本实施例中,在转台下方设有4层弹丸接收盘,其中第一弹丸接收盘倾斜焊接在清理室内壁上、第二弹丸接收盘倾斜焊接在转台机构的罩壳上;由上往下依次交错设置,且上层弹丸接收盘的较低一侧位于下层弹丸接收盘上方,第一弹丸接收盘与清理室内壁之间焊接加强筋73,第二弹丸接收盘与转台机构罩壳之间焊接加强筋73,加强筋可加强接收盘的强度,增强支撑作用。

清理室底板上设有溜丸孔,溜丸孔下方设有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位于溜丸孔的下方,螺旋输送机的出料口连接连接提升机的进料口,提升机位于清理室一侧,提升机的出料口连接丸砂分离器,丸砂分离器通过供丸系统8连接抛丸器。

供丸系统上设有气控闸门81。采用气控弹丸闸阀,配有磁性气缸,可随时了解控丸闸阀打开和关闭的实际情况。该供丸系统控制钢丸的流量及闸门的启闭,这是一种依靠气缸控制行程,对抛丸量进行远距离遥控的装置,这避免了由于普通弹丸控制阀因关闭不严而造成的电机烧坏、抛丸器堵塞、弹丸空抛及伤人现象。调整弹丸控制器上的螺栓,便可获得所需的抛丸量。

清理室外侧设有启闭式检修门15,检修门设有迷宫式密封结构。检修门便于经常观察室内护板及抛丸器易损件的磨损情况,便维修保养。采用启闭式,打开和关闭操作简单容易,便于上下料。采用迷宫式密封结构,有效的防止机器工作时弹丸的飞溅出来,伤到机器旁边的工作人员,提高设备安全性;而且封闭效果更好,灰尘不容易溢出,工作环境更加清洁。

清理室内壁设有耐磨护板13,护板与室体用螺栓连接。耐磨护板可保护室体壁不受损坏,螺栓连接连接性能好。

清理室顶板上设有设有迷宫式除尘吸风口14,吸风口连接除尘装置。可以及时排除抛丸引起的粉尘,优化回收系统轴承的工作环境,延长部件使用寿命,迷宫式除尘吸风口密闭效果好,灰尘不易溢出,工作环境更加清洁。丸砂分离器也连接连接除尘装置。

除尘装置包括沉降箱91、除尘器92、风机93;沉降箱一端连接所述清理室的吸风口,沉降箱另一端连接风机,风机连接除尘器。除尘器采用滤筒式除尘器,滤筒式除尘器的滤筒上设有脉冲反吹机构94。本除尘装置采用二级除尘,粉尘首先经沉降箱利用惯性原理将大颗粒予以沉降,再经滤筒式除尘器进行过滤。该除尘器属过滤性装置,采用织物捕集灰尘,滤筒采用工业涤纶 208 布料,灰尘捕捉效果好,对亚微米级粉尘的除尘效率可达 99%以上。粉尘由风机吸送至除尘器内,经过滤筒过滤,清洁空气排入大气;而滤筒上的脉冲反吹机构,从而使粉尘落入除尘器下部的集尘箱内,达到清灰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