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38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表面清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抛丸清理机是通过抛丸器将钢砂、钢丸高速抛落冲击在材料物体表面对物体表壳进行清理的一种处理设备,通过抛丸清理机处理铸件不仅高效、低成本,还能消除铸件内部的应力,防止铸件变形。

传统的抛丸清理机对内部空间的利用率低,同时清理的铸件的数量少,大大降低了工作的效率,而在清理过程中,抛射的弹丸与铸件接触不充分,也会导致铸件部分区域清理不到位,降低清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抛丸清理机,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机本体、弹丸回收装置、除尘装置,所述弹丸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清理机本体后方,所述除尘装置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清理机本体和弹丸回收装置,所述清理机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清理腔和回收腔,所述清理腔与所述回收腔通过镂空板隔开;所述清理腔内部设置有吊挂结构,所述吊挂结构包括中心轴、横杆、挂钩,所述中心轴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固定在外壳上,若干所述横杆分成若干层设置在所述中心轴上,每层设置的横杆数量为4个且4个横杆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横杆上设置有用于挂所述挂钩的圆孔;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有两个抛丸腔,所述抛丸腔连通清理腔,所述抛丸腔外部设置有抛丸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清理机,优选地,所述抛丸腔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两腰之间夹角为150°。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清理机,优选地,每个所述抛丸腔外部均设置两个所述抛丸器,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抛丸腔的两腰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清理机,优选地,所述外壳正面设置有门扇,所述门扇与所述外壳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清理机,优选地,所述门扇通过气动装置控制开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抛丸清理机,优选地,所述气动装置包括气缸、铰座一、铰座二,所述铰座一设置在所述门扇上,所述铰座二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气缸分别与所述铰座一和铰座二铰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①本实用新型吊挂结构的设计,使清理腔内部的空间利用率高,能同时对更多的铸件进行清理,通过电机控制吊挂结构转动,使清理更加充分、干净。

②本实用新型抛丸装置倾斜设置,使抛出的弹丸的冲击范围更广,能更充分地接触铸件表面,大大提高了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或者优选地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清理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清理机的吊挂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清理机的气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清理机本体;11、外壳;12、清理腔;13、镂空板;14、吊挂结构;141、中心轴;142、横杆;143、挂钩;15、抛丸腔;16、抛丸器;17、门扇;18、气动装置;181、气缸;182、铰座一;183、铰座二;19、电机;2、弹丸回收装置;3、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抛丸清理机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机本体1、弹丸回收装置2、除尘装置3,所述弹丸回收装置2设置在所述清理机本体1后方,所述除尘装置3通过管道分别连接所述清理机本体1和弹丸回收装置2,所述清理机本体1包括外壳11,所述外壳11内部设置有清理腔12和回收腔,所述清理腔12与所述回收腔通过镂空板13隔开,回收腔通过输送装置连接将弹丸与杂志的混合物运输至弹丸回收装置2中;所述清理腔12内部设置有吊挂结构14,所述吊挂结构14包括中心轴141、横杆142、挂钩143,所述中心轴141连接电机19,所述电机19固定在外壳11上,若干所述横杆142分成若干层设置在所述中心轴141上,每层设置的横杆142数量为4个且4个横杆142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横杆142上设置有用于挂所述挂钩143的圆孔,极大利用了空间,能同时对较多的铸件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电机19带动吊挂结构14转动,使铸件能更充分的与弹丸接触,达到更良好的清理效果;所述外壳11左右两侧相对称设置有两个抛丸腔15,所述抛丸腔15连通清理腔12,所述抛丸腔15外部设置有抛丸器16,抛丸器16向清理腔12抛射弹丸。

所述抛丸腔15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两腰之间夹角为150°,每个所述抛丸腔15外部均设置两个所述抛丸器16,且分别设置在所述抛丸腔15的两腰上,弹丸抛射的范围更广,清理效果更好。

所述外壳11正面设置有门扇17,所述门扇17与所述外壳11铰连接,所述门扇17通过气动装置18控制开闭,所述气动装置18包括气缸181、铰座一182、铰座二183,所述铰座一182设置在所述门扇17上,所述铰座二183设置在所述外壳11上,所述气缸181分别与所述铰座一182和铰座二183铰连接,通过气缸181控制门扇17的打开和关闭,更加省力和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