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65158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磨削外圆,一般在外圆磨床上进行,工件(不能直接装夹,可通过二类工装)用头架卡盘装夹,或顶在头架与尾架的两顶针之间,在头架的带动下旋转,用砂轮外圆磨削工件外圆。还可以用工具磨床磨削外圆弧,砂轮外圆抄出圆弧,工件压在工作台上直线进给,磨出圆弧面。也可以用坐标磨床磨削圆弧,工件压在工作台上,X、Y方向运动走圆弧,砂轮旋转并上下运动用砂轮外圆插磨出圆弧。也可以用数控工具磨床磨削圆弧,工件装夹在活动工作台上,用砂轮外圆或端面,通过五轴联动磨出工件圆弧面。

外圆磨床磨削,如果工件圆弧半径超过机床加工范围,则无法加工;若同一圆周上有高出圆弧的部分,则圆弧无法加工;需要特殊砂轮时,因外圆磨床砂轮大,则砂轮成本高;正常情况下砂轮安装时不能很好地控制同轴,若不能在机床上抄砂轮,则砂轮外圆磨削圆弧后的粗糙度不是很好。

工具磨床抄成形砂轮直线进给磨圆弧,砂轮能抄出的半径受限制,有的砂轮还没法抄,如金刚石砂轮。

坐标磨床不仅设备投资大,而且砂轮磨杆细,磨削高硬材料时,磨削力大,容易折断磨杆,无法继续下去,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数控工具磨床设备投资大,需要开放的编程软件,需要会编程的操作人员,因此加工成本高,有时还会受到装夹的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通过该辅助装置,能够在普通工具磨床上,通过圆弧进给磨削圆弧面,并达到应有的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其包括底板、转轴、回转臂、第一固定套、螺纹销、第二固定套、叉销、止推圈、螺杆和手轮;

所述回转臂通过转轴与所述底板铰接;

所述第一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回转臂上,所述螺纹销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且所述螺纹销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回转臂,所述螺纹销上的螺纹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回转臂;

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叉销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套内,所述螺杆上固定有止推圈,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叉销的孔,并与所述螺纹销的螺纹孔配合,所述止推圈位于所述叉销的槽内;

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手轮。

可选的,所述回转臂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形成有法兰,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法兰与所述回转臂接触,并通过螺钉将所述法兰固定于所述回转臂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为中空结构,所述螺纹销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套内,并通过挡圈实现所述螺纹销沿其轴向方向的位置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挡圈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螺纹销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的一端,且所述挡圈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销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的一端的直径,并且所述挡圈与所述第一固定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的一端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底板固定于机床工作台上,被加工工件装夹在回转臂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其在普通工具磨床只有直线进给的基础上,增加圆弧进给,当加工工件装夹在回转臂上距离转轴所需R的位置,摇动手轮,通过螺杆和螺纹销的配合,带动回转臂转动,从而实现圆弧进给,并由此实现对加工工件的圆弧面的磨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加工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的叉销与第二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1-底板;2-转轴;3-回转臂;4-第一固定套;5-螺纹销;6-挡圈;7-第二固定套;8-止推圈;9-螺杆;10-手轮;11-夹具;12-金刚石砂轮;13-叉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其包括底板、转轴、回转臂、第一固定套、螺纹销、第二固定套、叉销、止推圈、螺杆和手轮。

所述底板固定于机床工作台上,加工工件被装夹在回转臂上,所述回转臂通过转轴与所述底板可转动连接(相铰接),即所述回转臂可以绕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第一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回转臂上,所述螺纹销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且所述螺纹销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回转臂,并且所述螺纹销上的螺纹孔的轴线平行于所述回转臂。

本实施例中,所述回转臂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形成有法兰,所述第一固定套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法兰与所述回转臂接触,并通过螺钉将所述法兰固定于所述回转臂上。

所述第一固定套为中空结构,所述螺纹销的一端(例如图2中的左端)插入所述第一固定套内,并通过挡圈实现所述螺纹销的左右方向位置的固定,例如所述挡圈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螺纹销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的一端,且所述挡圈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销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套内的直径,由此使得所述挡圈与所述第一固定套相接触,并实现对所述螺纹销的轴向位置的固定。

所述第二固定套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叉销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套内,所述螺杆上固定有止推圈,所述螺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叉销的孔,并与所述螺纹销的螺纹孔配合,所述止推圈位于所述叉销的槽内;也就是说,与第一固定套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固定套也为中空结构,且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形成有法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套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回转臂的法兰与所述底板接触,并通过螺钉将所述第二固定套的法兰固定于所述底板上;从而在所述螺杆转动时,所述止推圈能够限制所述螺杆沿其轴向方向的运动,由此使得第一固定套和第二固定套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进一步使得所述回转臂绕所述转轴转动。

而且,所述插销可以通过与所述螺纹销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套相同的方式可转动地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套内。

本实施例中,为驱动所述螺杆发生转动,所述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手轮,当转动所述手轮时,能够使得所述螺杆发生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其在普通工具磨床只有直线进给的基础上,增加圆弧进给,当加工工件装夹在回转臂上距离转轴所需R的位置,摇动手轮,通过螺杆和螺纹销的配合,带动回转臂转动,从而实现圆弧进给,并由此实现对加工工件的圆弧面的磨削。

而且,使用摇动手轮进给,达到进给平稳;通过螺纹销和第一固定套,以及叉销和第二固定套使得进给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化,不至于卡死。

例如,当将本实用新型的磨削圆弧面的辅助装置用于中心架支承块K‐K剖面圆弧R150磨削为例,所述支承块支承部位材质为硬质合金,粗糙度Ra0.2,而且越光洁越好,需用粒度号120以上的金刚石碟形砂轮端面磨削。所述底板通过U槽固定在普通工具磨床工作台上,待加工工件通过小夹具装夹在回转臂距离转轴约150的位置。上下左右调整机床,保证工件与砂轮的接触面超过R150圆弧宽度,锁死机床上下左右移动导轨。开动机床,前后移动工作台,有一定切削深度后锁定。摇动手轮,带动工件圆弧进给。无火花后,松开工作台前后移动导轨,移动工作台有约0.02切削深度后锁定,再摇动手轮,带动工件圆弧进给,如此反复,直至R150圆弧磨削到尺寸。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