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2064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筋矫正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铜材矫直机构采用的是两个相互垂直设置的圆盘,圆盘外周只有一个凹槽,让钢筋依次通过两个圆盘的凹槽来达到矫正的目的。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0541525.0,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工程钢筋矫正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电机和液压泵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底端的支撑架,装置本体的正面上和背面上均固定设有电机,装置本体的顶端固定设有液压泵,装置本体内固定设有上压力辊组和下压力辊组,下压力辊组的两端均固定设有齿轮,齿轮与电机通过传动件固定连接,上压力辊组活动连接固定件,固定件通过液压杆与液压泵固定连接。

但是现有的钢筋矫正装置还存在着不方便将钢筋上的铁锈去除,移动时耗费劳动强度大和矫正时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

因此,发明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筋矫正装置不方便将钢筋上的铁锈去除,移动时耗费劳动强度大和矫正时压力过大容易造成损坏的问题。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包括外壳,控制装置,矫正压轮装置,底架,可调节移动轮和除锈装置,所述的底架安装在外壳的下部;所述的可调节移动轮安装在底架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除锈装置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左侧;所述的矫正压轮装置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右侧;所述的除锈装置包括支架,砂轮,连接轴,打磨电机,传动带和铁锈收集箱,所述的支架安装在铁锈收集箱的上部;所述的砂轮安装在支架的上部;所述的连接轴安装在砂轮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打磨电机安装在铁锈收集箱的右上部,并通过传动带与下方的砂轮中的连接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砂轮成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移动轮包括支腿套管,移动轮支架,支腿,调节螺母,防滑垫和移动轮,所述的移动轮支架安装在支腿套管的左侧;所述的支腿插接在支腿套管的下部;所述的调节螺母安装在支腿与支腿套管的连接处;所述的防滑垫安装在支腿的底部;所述的移动轮安装在移动轮支架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垫采用硅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的支腿与支腿套管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的矫正压轮装置包括固定杆,下矫正压辊,旋转电机,挤压框架,电动液压缸,液压杆,定位杆,减压弹簧,固定螺母和上矫正压辊,所述的旋转电机安装在外壳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下矫正压辊通过固定杆安装在外壳的下部内侧,并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电动液压缸安装在外壳的中上部;所述的液压杆插接在电动液压缸的下部;所述的上矫正压辊通过挤压框架安装在液压杆的下部;所述的定位杆固定在挤压框架的上部左右两侧,并贯穿外壳与固定螺母连接;所述的减压弹簧套接在定位杆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下矫正压辊和上矫正压辊上还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的弧形凹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弧形凹槽规格不同。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装置外壳,触摸屏,控制器和电源开关,所述的触摸屏和电源开关分别镶嵌在控制装置外壳的前表面;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控制装置外壳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控制器采用三菱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触摸屏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电动液压缸和打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广泛应用于钢筋矫正装置技术领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砂轮成对设置,有利于方便将钢筋上的铁锈打磨去除,配合铁锈收集箱便于将铁锈储存,且防止铁锈落在外部污染环境。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滑垫采用硅胶防滑垫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使用时支腿与地面打滑。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调节移动轮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移动该设备,且在不移动时固定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减压弹簧的设置,有利于能够减少使用时上矫正压辊对钢筋的压力强度,且防止钢筋卡死在上矫正压辊和下矫正压辊的内侧。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弧形凹槽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弧形凹槽规格不同,有利于方便根据不同大小的钢筋进行压正。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装置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智能化控制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矫正压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除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2、控制装置;21、控制装置外壳;22、触摸屏;23、控制器;24、电源开关;3、矫正压轮装置;31、固定杆;32、下矫正压辊;321、弧形凹槽;33、旋转电机;34、挤压框架;35、电动液压缸;36、液压杆;37、定位杆;38、减压弹簧;39、固定螺母;310、上矫正压辊;4、底架;5、可调节移动轮;51、支腿套管;52、移动轮支架;53、支腿;54、调节螺母;55、防滑垫;56、移动轮;6、除锈装置;61、支架;62、砂轮;63、连接轴;64、打磨电机;65、传动带;66、铁锈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建筑施工用的钢筋矫正装置,包括外壳1,控制装置2,矫正压轮装置3,底架4,可调节移动轮5和除锈装置6,所述的底架4安装在外壳1的下部;所述的可调节移动轮5安装在底架4的下部左右两侧;所述的除锈装置6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左侧;所述的矫正压轮装置3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除锈装置6包括支架61,砂轮62,连接轴63,打磨电机64,传动带65和铁锈收集箱66,所述的支架61安装在铁锈收集箱66的上部;所述的砂轮62安装在支架61的上部;所述的连接轴63安装在砂轮6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打磨电机64安装在铁锈收集箱66的右上部,并通过传动带65与下方的砂轮62中的连接轴63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砂轮62成对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移动轮5包括支腿套管51,移动轮支架52,支腿53,调节螺母54,防滑垫55和移动轮56,所述的移动轮支架52安装在支腿套管51的左侧;所述的支腿53插接在支腿套管51的下部;所述的调节螺母54安装在支腿53与支腿套管51的连接处;所述的防滑垫55安装在支腿53的底部;所述的移动轮56安装在移动轮支架52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垫55采用硅胶防滑垫。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腿53与支腿套管51相适配。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矫正压轮装置3包括固定杆31,下矫正压辊32,旋转电机33,挤压框架34,电动液压缸35,液压杆36,定位杆37,减压弹簧38,固定螺母39和上矫正压辊310,所述的旋转电机33安装在外壳1的内侧右下部;所述的下矫正压辊32通过固定杆31安装在外壳1的下部内侧,并与旋转电机33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的电动液压缸35安装在外壳1的中上部;所述的液压杆36插接在电动液压缸35的下部;所述的上矫正压辊310通过挤压框架34安装在液压杆36的下部;所述的定位杆37固定在挤压框架34的上部左右两侧,并贯穿外壳1与固定螺母39连接;所述的减压弹簧38套接在定位杆37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下矫正压辊32和上矫正压辊310上还设置有弧形凹槽321,所述的弧形凹槽321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弧形凹槽321规格不同。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装置2包括控制装置外壳21,触摸屏22,控制器23和电源开关24,所述的触摸屏22和电源开关24分别镶嵌在控制装置外壳21的前表面;所述的控制器23设置在控制装置外壳21的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控制器23采用三菱FX2N-48系列的PLC,所述的触摸屏22与控制器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的旋转电机33,电动液压缸35和打磨电机64分别与控制器2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使用时将钢筋对准规格相同的弧形凹槽321放入到上矫正压辊310和下矫正压辊32的内侧,然后通过电动液压缸35推动液压杆36,使挤压框架34带动上矫正压辊310对钢筋进行挤压,同时通过减压弹簧38减少钢筋卡死在上矫正压辊310和下矫正压辊32内侧的几率,矫正后钢筋经过砂轮62,打磨电机64带动砂轮62对钢筋进行打磨,将钢筋上的铁锈打磨去除,工作完成,在需要移动时,向下拧动调节螺母54使移动轮56落地,进而方便移动该设备。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