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6610阅读:7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铁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转炉煤气余热回收一般采用汽化冷却方式,而转炉烟气汽化冷却系统一般分为全自然循环、全强制循环以及自然循环与强制循环分离的复合循环,其中复合循环最常用,复合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活动烟罩、炉口段烟道、固定烟道和尾部烟道以及低压循环泵、高压循环泵、除氧器和汽包,活动烟罩、除氧器和低压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低压强制循环子系统,炉口段烟道、汽包和高压循环泵通过管道连接形成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固定烟道、汽包和尾部烟道通过管道连接形成高压自然循环子系统。

在高压自然循环子系统中,由于尾部烟道离汽包距离较近,而自然循环依靠的是上升管与下降管之间的汽水重量的差作为循环动力,在上升管和下降管均较短时,汽水重量差也比较小,故循环动力较弱,特别是转炉刚刚开始吹氧时,烟气刚刚开始加热尾部烟道,自然循环还没有建立起来,尾部烟道经常出现循环停滞,尾部烟道的受热管经常过热,一般不超过半年时间,尾部烟道的受热管局部就会热疲劳,出现横向破裂并爆管漏水,有的部烟道安装高度达50m,维修或更换都及其困难,尾部烟道受热管漏水甚至可能流入转炉而引起爆炸,严重威胁工人生命安全并影响转炉正常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循环系统,该系统将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中的冷却水引入尾部烟道的下降管,增加了尾部烟道循环动力,减少了尾部烟道受热管爆管漏水发生,改造量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循环系统,包括尾部烟道和汽包,尾部烟道的冷却水出口通过上升管与汽包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汽包的第一冷却水出口通过下降管与尾部烟道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汽包的第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与高压循环泵入口连接,高压循环泵出口通过管路接入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并且通过引射管引流接入下降管。

进一步地,引射管上设有节流孔板。

进一步地,下降管上设有止回阀。

进一步地,引射管通过下降管上的斜接三通倾斜向下接入下降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中的冷却水引入尾部烟道的下降管,增加了尾部烟道循环动力,尾部烟道的受热管不再出现循环停滞,极大的改善了尾部烟道的冷却效果,减少了尾部烟道受热管爆管漏水发生,提高了尾部烟道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转炉的正常生产。只需增设引射管,改造量小。

2.节流孔板可以控制引射流量,以免大量的循环水冷却水流入通过尾部烟道返回汽包,导致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的冷却水不足,维持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的正常流量。

3.止回阀能有效制止冷却水通过下降管返回汽包。

4.倾斜接入可以充分利用冷却水的动能,增加循环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部烟道;2-汽包;3-高压循环泵;4-止回阀;5-节流孔板;6-下降管;7-上升管;8-引射管;9-斜接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转炉余热锅炉尾部烟道循环系统,包括尾部烟道1和汽包2,尾部烟道1的冷却水出口通过上升管7与汽包2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汽包2的第一冷却水出口通过下降管6与尾部烟道1的冷却水入口连接,汽包2的第二冷却水出口通过管道与高压循环泵3入口连接,高压循环泵3出口通过管路接入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并且通过引射管8引流接入下降管6。将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中的冷却水引入尾部烟道1的下降管6,增加了尾部烟道1循环动力,尾部烟道1的受热管不再出现循环停滞,极大的改善了尾部烟道1的冷却效果,减少了尾部烟道1的受热管爆管漏水发生,提高了尾部烟道1的使用寿命,保证了转炉的正常生产。只需增设引射管8,改造量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引射管8上设有节流孔板5。节流孔板5可以控制引射流量,以免大量的循环水冷却水流入通过尾部烟道1返回汽包2,导致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的冷却水不足,维持高压强制循环子系统的正常流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降管6上设有止回阀4。止回阀4能有效制止冷却水通过下降6管返回汽包2。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引射管8通过下降管6上的斜接三通9倾斜向下接入下降管6。倾斜接入可以充分利用冷却水的动能,增加循环动力。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

当转炉不吹氧时,转炉停止产生高温炉气,尾部烟道1内没有高温炉气通过,尾部烟道1内需要冷却带走的热量较少,高压循环泵3出口的高压冷却水通过引射管8上的节流孔板节流5,进入下降管6上的斜接三通9,在斜接三通9内发生引射作用,斜接三通9后面的下降管6内的冷却水继续向尾部烟道1内循环流动,然后从尾部烟道1上部流出,通过上升管7回到汽包2,完成一个小流量循环;

当转炉开始吹氧,转炉瞬间产生大量高温炉气,这些炉气进入尾部烟道1时仍然高于1100度,刚刚开始吹氧的2~3s自然循环还没有建立起来,但由于以上述的小流量循环的存在,故尾部烟道1的冷却水循环并没有停滞,尾部烟道1的受热管仍然被冷却,所以不会受热管过热被烧坏;

当吹氧3s以后,尾部烟道1内的冷却水吸热汽化开始向上升管7流动,由于上升管7内的汽水混合物与下降管6内的冷却水密度越来越大,故自然循环的动力逐渐增大,随着转炉吹氧的继续,自然循环被完全建立起来,即汽包2内的水通过下降管6,在斜接三通9内与引射管8内的高压循环冷却水混合并提升压头,然后进入尾部烟道1下部,在尾部烟道1内吸热后,然后通过尾部烟道1上部流进上升管7,最后回到汽包2,完成一个大流量循环。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