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铁及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676发布日期:2018-07-07 10:2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铁及模具。



背景技术:

在铸件的铸造工艺设计时,冷铁和冒口被用来控制铸件的凝固过程,从而获得无缩孔缩松的致密铸件。无论是同时凝固控制技术还是顺序凝固控制技术,冷铁都被广泛使用。

冷铁分为二种,内冷铁和外冷铁,外冷铁使用得较广泛。外冷铁分为直接冷铁和间接冷铁;直接冷铁与铸件直接接触,要求冷铁表面光洁,无氧化物层和油污,无气孔或缩凹,使用过程中还要防止冷铁表面锈蚀,如不满足以上要求,会导致铸件表面皱皮、裂纹等缺陷;另外直接外冷铁长期放置会吸湿,导致铸件表面出现气孔缺陷。

因此,直接冷铁通常应用在铸件的加工区域,因为在铸件的加工区域通常设有加工余量,在铸件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将冷铁的外部缺陷加工去除掉,从而获得合格铸件,提高成品率。而在铸件的非加工区域,则需要使用间接冷铁。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传统的冷铁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定位操作复杂;

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冷铁,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直接作用在模具本体上,实现支撑冷铁本体并辅助其定位的作用,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模具,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冷铁,其具有该冷铁的全部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铁,其包括冷铁本体和用于接触模具本体的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冷铁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冷铁本体凸出。

具体的,该冷铁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直接作用在模具本体上,实现支撑冷铁本体并辅助其定位的作用,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直径为1mm-3mm。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冷铁本体凸出的高度为2mm-5mm。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所述第一支撑件呈三角形分布于所述冷铁本体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冷铁本体开设有至少三个定位槽,其中三个所述定位槽呈三角形分布,所述定位槽用于配合模具本体上的定位杆。

可选的,所述冷铁本体的部分或全部位于砂芯内。

可选的,所述冷铁本体的端部侧面设置有定位凸起。

可选的,所述冷铁还包括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冷铁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于所述冷铁本体凸出且呈圆柱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相对凸出的第一接触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之间形成相对凹陷的第二接触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其包括上述提到的冷铁,其具有该冷铁的全部功能。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综上所述,该冷铁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直接作用在模具本体上,实现支撑冷铁本体并辅助其定位的作用,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冷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冷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模具中模具本体与冷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模具中砂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冷铁;11-冷铁本体;111-定位槽;112-定位凸起;12-第一支撑件;13-第二支撑件;131-第一接触部;132-第二接触部;200-模具;21-模具本体;211-第一凸出部;22-定位杆;23-砂芯;231-第二凸出部;232-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铁100,对应的,也提供了一种模具20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冷铁100和模具200可以单独存在、制造、使用等。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将冷铁100和模具200对应描述。

本实施例中,冷铁100包括冷铁本体11和用于接触模具本体21的第一支撑件12,第一支撑件12与冷铁本体11一体成型,第一支撑件12相对于冷铁本体11凸出。

第一支撑件12与冷铁本体11在制造时一体成型,也可以理解为成型后第一支撑件12为冷铁本体11表面的凸起,该凸起的高度即为铸件到冷铁本体11表面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覆砂层的厚度。其直接与模具本体21接触,将冷铁本体11进行支撑,一般该接触的面积较小,基本不会产生表面缺陷。

本实施例中的冷铁100一般多用于树脂砂造型,该冷铁本体11的对应于第一支撑件12的一侧呈平面(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为曲面,其随产品的形状而定)。其直接对应于模具本体21的一侧,起到间接激冷的作用。

该冷铁100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12直接作用在模具本体21上,实现支撑冷铁本体11并辅助其定位的作用,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可选的,第一支撑件12呈圆柱体,第一支撑件12的直径为1mm-3mm。

具体实施时,第一支撑件12的直径可以选用1mm、1.5mm、2mm、2.5mm、3mm等。

第一支撑件12作用的面积较小,在起到较佳的支撑作用下,其不会产生表面缺陷,基本不会影响铸件的质量。

可选的,第一支撑件12相对于冷铁本体11凸出的高度为2mm-5mm。

该凸出的高度可以理解为覆砂层的厚度,具体实施时,该高度可以选用2mm、3mm、4mm、5mm等。

具体使用过程中,该冷铁本体11不会直接接触到铸件,其主要起到间接激冷的作用。

可选的,第一支撑件1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其中三个第一支撑件12呈三角形分布于冷铁本体11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12的数量为三个,具体实施时,其数量可以为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

图2中的冷铁100处于安放状态,该第三支撑件接触在模具本体21上。

可选的,冷铁本体11开设有至少三个定位槽111,其中三个定位槽111呈三角形分布,定位槽111用于配合模具本体21上的定位杆22。

本实施例提供的模具200包括模具本体21和上述提到的冷铁100,模具本体21预设有定位杆22,一般的,定位杆22的数量为三个,具体实施时,其数量不限定。

一般的,定位槽111的数量与定位杆22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定位槽111的数量为三个且呈三角形分布,则定位杆22的数量也为三个,也呈三角形分布。

定位杆22和定位槽111的配合,进一步对冷铁本体11进行了定位。

具体实施时,定位槽111的数量也可以为四个、五个或者更多个。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111位于冷铁本体11的边沿,其不会影响冷铁本体11的激冷效果。

在模具本体21对应第一支撑件12的位置可以设置耐高温磁铁,其与第一支撑件12通过磁性吸附作用连接,安放冷铁100时,可以保证冷铁100不会在射砂过程中受覆砂流动的冲击而产生位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冷铁100,冷铁100的使用原理是:

将模具本体21平放后,定位杆22和定位槽111的配合,限制了冷铁本体11在X和Y方向上的移动。

第一支撑件12与模具本体21的磁性吸附作用,限制了冷铁本体11在Z方向上的移动。

通过第一支撑件12接触到模具本体21上,实现支撑冷铁本体11并辅助定位,实现冷铁本体11对铸件的间接激冷。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铸件,大大提高了其成品率。

本实施例中,冷铁本体11的覆砂层由第一支撑件12凸出的高度决定,尺寸稳定,冷铁100的生产成本较低,便于批量生产。

实施例2

请参考图3-图6,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冷铁100,对应的,也提供了一种模具200。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冷铁100和模具200可以单独存在、制造、使用等。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将冷铁100和模具200对应描述。

实施例1描述的技术方案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实施例1已公开的技术方案不再重复描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冷铁本体11的部分或全部位于砂芯23内。

本实施例中,冷铁本体11呈蜗壳局部形状(具体实施时,冷铁本体11与产品随形)。

这种冷铁100,可以称其为随形覆砂冷铁。

本实施例中模具200包括模具本体21、冷铁100和砂芯23,成型后,模具本体21具有第一凸出部211,砂芯23具有凹陷部232,两者配合,砂芯23还具有第二凸出部231,冷铁100的部分或全部位于第二凸出部231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冷铁100多用于树脂砂制芯。

冷铁本体11呈蜗壳状,可以理解为其一端尺寸较大,另一端尺寸较小,本身该冷铁本体11的轮廓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

可选的,冷铁本体11的端部侧面设置有定位凸起112。

该定位凸起112安放后,可以起到较佳的定位作用,避免冷铁本体11左右晃动。

结合图3,可选的,冷铁100还包括第二支撑件13,第二支撑件13与冷铁本体11一体成型,第二支撑件13相对于冷铁本体11凸出且呈圆柱状,第二支撑件13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相对凸出的第一接触部131,相邻的两个第一接触部131之间形成相对凹陷的第二接触部132。

本实施例中,冷铁本体11的大部分均位于砂芯23内,其主要起到间接激冷的作用。

该第一接触部131呈条状,当冷铁100安放在砂芯23内后,第一接触部131的外侧成型为砂芯23的部分外表面,可以理解为铸件的成型过程中,该第一接触部131的外侧是与铸件直接接触的,该第一接触部131可以对铸件起到直接激冷的作用。

第二接触部132相对凹陷,成型过程中,此部分填充有砂,对于砂芯23来说,该部分的作用类似于加强筋,避免砂芯23端部断掉。

该第二接触部132可以对铸件起到间接激冷的作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接触部131呈条状,并且沿第二支撑件13的高度方向延伸,具体实施时,该第一接触部131的形状不限定,只要实现该区域的砂具有一定的厚度,对应的砂芯23端部不会断掉即可。

本实施例中第一接触部131和第二接触部132的数量均为三个且均匀分布,具体实施时,其数量不限定。

实际应用中,可以把两个第一接触部131和其中的第二接触部132合并为一个大的接触面,以加强特定部位的直接激冷作用。直接激冷的效果要好于间接激冷的效果,一般设计时,有时候三个第一接触部131的位置也可以是特定设置的。

本实施例中冷铁100同时具有直接激冷和间接激冷的功能,可以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并且大大降低了冷铁100的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铁100,该冷铁100能够通过第一支撑件12直接作用在模具本体21上,实现支撑冷铁本体11并辅助其定位的作用,整体使用效果较佳。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