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周刮治器的辅助磨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5207发布日期:2018-09-11 22:04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牙周治疗器械的辅助工具,具体是一种牙周刮治器的辅助磨锐装置。



背景技术:

牙周炎是人群中的常见病,刮治器是牙周治疗中常用的工具,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能够进入牙周袋底清除龈下菌斑和牙石,平整根面,创造有利于组织愈合的环境,是治疗牙周炎最重要最有效常用的治疗手段。在牙周袋内操作的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医生无法直视,要通过器械感知根面是否有牙石,根面是否足够光洁,锋利的器械能够让医生触觉更敏感,更容易去除牙石达到根面光洁。

然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时器械一直与坚硬的牙石和牙齿摩擦接触,很快失去锋利。现有技术中,通过更换新器械或磨锐刮治器来保持锋利。目前常用的磨锐方法有三种:一是直接使用方块状磨石,双手分别握持磨石和刮治器,双手相互运动,将刮治器磨锐;二是使用固定有磨石及侧面附有角度标记盘的装置,通过观察保持刮治器和磨石的角度,双手分别手持磨石和刮治器相互运动将刮治器磨锐;三是使用电动打磨器,将刮治器放入设定的卡槽中,开动电源开关,驱动磨石做往复运动按设定的角度打磨刮治器。

牙周刮治器磨锐的要求是在磨锐的同时,尽量保持原有器械设计形态不变,特别刃口角度不变。这三种磨锐方法在保持刃口角度上各有不同特点也有不足之处。直接使用方块状磨石无任何参照,单凭操作者的感觉和经验,磨锐过程难于控制刃口的角度,磨锐效果差异较大;使用侧面附有角度标记盘的磨石装置,附带的参照角度刻盘可提供磨锐参考角度,但其体积较大,磨锐运动线路与其有交汇可能会碰伤手指,从而影响磨锐操作;且体积较大,消毒打包、运送及操作占用空间较大。电动打磨器利用预先设定好角度的卡槽获得磨锐角度,但无法进行高温消毒,不能进入无菌区,因而实用性受影响。电动打磨器预设的卡槽较短,精密度高,器械贴合不紧或磨石损耗也会影响刃口角度,其功率较小,无法接受较大的侧压力,磨锐耗时较长。

CN206277209U公开了“一种牙周洁刮治器磨锐装置” 包括工作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工作台台面上设有用于放置磨石的固定槽;将牙周洁刮治器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沿固定槽滑动,使洁刮治器能在同一角度磨锐器械。该磨锐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消毒打包及医疗操作占用空间较大,清洗运送过程易损坏;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琐耗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磨锐器械和方法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牙周刮治器的辅助磨锐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刮治器的辅助磨锐装置,包括:

第一夹片、第二夹片、扭力弹簧、铰接轴,所述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均包括一体成型的受力部和夹持部,所述受力部为平面结构,夹持部为弧面结构;

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的夹持部的内弧面相对设置;

第一夹片、第二夹片还包括有铰接的轴向通孔,所述铰接轴将第一夹片、第二夹片、扭力弹簧铰合连接,且扭力弹簧的扭臂分别设置在第一夹片、第二夹片各自的受力部相对的外侧面槽内,通过铰合连接扭力弹簧,使第一夹片、第二夹片的夹持部张开或收合形成夹持刮治器的空间。

所述第一夹片、第二夹片还包括刮治器的导入部,该导入部相对设置,便于导入刮治器手柄。

所述第一夹片还包括沿受力部延伸出的钮接部,设在钮接部上的导向杆;

所述钮接部的表面设有定位凹槽;

所述导向杆,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定向环,导向杆与第一夹片的钮接部通过轴连接,使导向杆可以转动;

所述定向环的内侧表面上有定位凸包,定位凸包与第一夹片的定位凹槽相对设置,而且形状匹配契合,形成定位点;

所述定位点沿以定向环圆心的弧线方向分布设置。

所述定位点根据刮治器型号的不同可设置若干个,其常用角度分别为10°、15°、30°、40°、45°,分别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刮治器。对不同型号的刮治器进行磨锐时,将导向杆拨至相应的定位点,能使导向杆的方向与磨石表面保持平行。

本实用新型装置为刮治器磨锐提供了一个辅助方向参考。刮治器需要磨锐时,用本实用新型辅助磨锐装置夹住刮治器手柄,通过拨动选择预设的导向杆的方向,使刮治器磨锐的刃部接触磨石且导向杆的方向杆与磨石表面平行,刮治器刃口即处于正确磨锐角度,手持装置和磨石往复运动进行磨锐,确保磨锐效果。

本实用新型辅助磨锐装置适应不同型号、厂家的刮治器,对不同直径的手柄可方便地夹持和取出,对不同角度的工作端容易适应而且调整方便,侧方发力容易控制,磨锐方向感易于掌握。

另外,本实用新型辅助磨锐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打包消毒,使用方便,在不改变医生的磨锐习惯和工作流程的前提下,能提高磨锐效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夹片的钮接部与导向杆的定位环的定位原理图。

图中,1.第一夹片 11. 第一夹片导入部 12.第一夹片夹持部 13..第一夹片受力部;

2.第二夹片 21. 第二夹片导入部 22. 第二夹片夹持部 23.第二夹片受力部;

3.扭力弹簧 ;

4.铰接轴 14.钮接部;

5.导向杆 51.定向环;

6.定位点 61.定位凸包 62.定位凹槽。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是以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种刮治器的辅助磨锐装置,包括:

第一夹片1、第二夹片2、扭力弹簧3、铰接轴4,所述第一夹片1包括一体成型的受力部13和夹持部12,第二夹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受力部23和夹持部22,所述受力部13、23为平面结构,所述夹持部12、22为弧面结构;

第一夹片夹持部12、第二夹片夹持部22的内弧面相对设置;

第一夹片1、第二夹片2还包括有铰接的轴向通孔,所述铰接轴4将第一夹片1、第二夹片2、扭力弹簧3铰合连接,且扭力弹簧3的扭臂分别设置在第一夹片1、第二夹片2各自的受力部13、23相对的外侧面槽内,通过铰合连接扭力弹簧3,使第一夹片1的夹持部12、第二夹片2的夹持部22张开或收合形成夹持刮治器的空间。

所述第一夹片1、第二夹片2还包括刮治器的导入部11、21,该导入部相对设置,便于导入刮治器手柄。

所述第一夹片1还包括没受力部延伸出的钮接部14,设在钮接部14上的导向杆5;

所述钮接部14的表面有定位凹槽62;

所述导向杆5,其包括一体成型的定向环51,导向杆5与第一夹片1的钮接部14通过轴连接,以使所述导向杆5可以转动;

所述定向环51的内侧表面上有定位凸包61,定位凸包61与第一夹片1的定位凹槽62相对设置,而且形状匹配契合,形成定位点6;

所述定位点6沿以定向环51圆心的弧线方向分布设置。

所述定位点6根据刮治器型号的不同可设置若干个,其常用角度分别为10°、15°、30°、40°、45°,分别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刮治器。对不同型号的刮治器进行磨锐时,将导向杆5拨至相应的定位点6,能使导向杆5的方向与磨石表面保持平行。

例如,使用#15/16 Gracey刮治器时,所述导向杆5拨至定位角度为45°的定位点。定位点6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置,但都依据这一技术原理。

刮治器需要磨锐时,用本实用新型辅助磨锐装置夹住刮治器手柄,调整刮治器作业刃面与磨石的接触方向,使作业刃面与磨石有最佳磨锐接触,并拨动导向杆5使其与磨石表面平行,一手持刮治器,一手持磨石进行往复运动进行磨锐。在磨锐过程中,监测导向杆5和磨石表面,使之始终保持平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