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MPa级低屈强比核电配管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91321发布日期:2018-07-07 18:1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460mpa级低屈强比核电配管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紧张的进一步加剧和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高效、经济、清洁的原子能发电将是今后我国重点发展的能源之一,核电站建设会迅速增长。因此自主开发国产核电用管,实现核电用管国产化已成为我国核电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对核电站用钢板的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要求更高也更多,如较低的屈强比,使得钢板的生产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460mpa级低屈强比核电配管用钢板;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460mpa级低屈强比核电配管用钢板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15~0.17%,si0.25~0.50%,mn0.80~1.00%,p≤0.015%,s≤0.005%,ni1.00~1.10%,cu0.55~0.65%,mo0.30~0.40%,nb0.020~0.030%,cr0.20~0.30%,alt≥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钢板厚度为16~40mm。

本发明方法包括轧制和热处理工序;所述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如上所述。

本发明方法所述轧制工序:采用ⅱ型控轧;ⅰ阶段开轧温度1050℃~1100℃,晾钢厚度80~120mm;ii阶段开轧温度910℃~920℃,终轧温度880℃~900℃。

本发明方法所述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回火工艺。所述正火工艺:加热温度930℃±10℃,保温时间2min/mm且最短不得低于40min,出炉空冷。所述回火工艺:加热温度640±10℃,保温时间4.5min/mm且最短不得低于90min,出炉空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钢板的化学成分采用高碳低锰的强化方式,减小置换固溶强化机制,提高硬化相(珠光体组织、贝氏体组织)体积分数,提高硬化相强度(珠光体或铁素体中的含碳量),从而降低钢板屈强比。本发明钢板的化学成分采用保证一定含量的cr,因为核电管道输送流速高、流量大的中温、中压并带有一定湿度的饱和蒸汽,会产生因蒸汽和水的流动速度较高而导致的“fac(流动加速腐蚀)”,而cr有抑制“fac(流动加速腐蚀)”的作用。本发明具有屈强比低、综合力学性能良好、安全性高等特点。

本发明方法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及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得到机械性能良好的低屈强比钢板,钢板屈服强度≥460mpa,抗拉强度610~780mpa,延伸率≥16%,屈强比≤0.82,0℃平均冲击功≥34j;本发明方法所得钢板具有纯净度较高、成分均匀、内部致密的特点;所得钢板焊接性好、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低屈强比,安全性更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市场竞争力,可广泛用于国内外核电项目设备的制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8:本460mpa级低屈强比核电配管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1)各实施例的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见表1。

表1:各实施例的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

表1中,化学成分的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生产方法:包括冶炼、浇铸、钢坯加热、轧制和热处理工序。冶炼工序:包括电炉冶炼、lf炉精炼和vd真空处理过程。lf炉精炼白渣保持时间≥25分钟,总精炼时间≥50分钟,并且应确保精炼效果,保证全程吹氩良好。vd真空处理过程,真空处理66pa以下保持时间≥20分钟,真空破坏后吊包前吹ar(软吹)时间8~10min。浇铸工序:将冶炼后的钢水浇注,得到钢坯。钢坯加热工序:最高加热温度≤1240℃,均热段温度1220~1230℃,总加热时间13~14min/cm。轧制工序:采用ⅱ型控轧;ⅰ阶段开轧温度1050℃~1100℃,晾钢厚度为80~120mm;ii阶段开轧温度910℃~920℃,终轧温度880℃~900℃。热处理工序:采用正火+回火工艺;正火过程,加热温度930℃±10℃,保温时间2min/mm且最短不得低于40min,出炉空冷。回火过程,加热温度640±10℃,保温时间4.5min/mm且最短不得低于90min,出炉空冷。各实施例中冶炼、浇铸、钢坯加热工序的具体工艺见表2,轧制和热处理工序的具体工艺见表3。

表2:各实施例中冶炼、浇铸、钢坯加热工序的具体工艺

表3:各实施例中轧制和热处理工序的具体工艺

(3)本460mpa级低屈强比核电配管用钢板产品标准参考en10028-2:2009。各实施例所得钢板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见表4。

表4:各实施例所得钢板力学性能试验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本钢板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值,综合性能良好,屈强比较低,安全性能更好,钢板完全满足核电设备制造要求,且质量稳定,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460MPa级低屈强比核电配管用钢板及其生产方法,所述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 0.15~0.17%,Si 0.25~0.50%,Mn 0.80~1.00%,P≤0.015%,S≤0.005%,Ni 1.00~1.10%,Cu 0.55~0.65%,Mo 0.30~0.40%,Nb 0.020~0.030%,Cr 0.20~0.30%,Alt≥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钢板的化学成分采用高碳低锰的强化方式,减小置换固溶强化机制,提高硬化相体积分数,提高硬化相强度,从而降低钢板屈强比。本钢板的化学成分采用保证一定含量的Cr,有抑制FAC的作用。本方法所得钢板具有纯净度较高、成分均匀、内部致密的特点;所得钢板焊接性好、钢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低屈强比,安全性更高、产品质量稳定,具有市场竞争力,可广泛用于国内外核电项目设备的制造。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军;李建朝;李杰;龙杰;石莉;林明新;刘生;牛晓晖;张萌;张海军;程含文;谢东;刘印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舞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02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