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板及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47922发布日期:2018-10-23 23:46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板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工具钢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硬度、耐磨性和回火稳定性等性能,被广泛的用以制造切削刀具、量具、模具和耐磨工具,且年需求量较大。但是随着国内高端装备和制造业的发展,现有的常规品种往往无法满足对钢种性能逐渐苛刻的要求,因此亟需开发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来满足使用要求,高品质合金工具钢碳含量一般大于0.5%,Si、Cr等合金元素的含量较高,且对其质量的要求也很高,因此具有很大的生产难度。

目前,在生产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板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生产工艺复杂,如名为“一种合金工具钢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申请号:201510687941.1,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合金工具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化学成分为:C 0.5%,Si 0.2%,Mn 0.5%,Cr 5.0%,Mo 2.3%,V 0.5%,S≤0.003%,P≤0.02%。与现有工具钢相比,有较高的硬度,优良的韧性、延展性、耐磨性。但其生产工艺包括:真空感应炉熔炼-浇注电极棒-电渣重熔-锻压-热处理等工序,工艺过程复杂。2)钢板的性能差,如名为“高品质薄规格热轧合金工具钢及其CSP生产工艺”的专利,申请号:201610827777.4,该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品质薄规格热轧合金工具钢及其CSP生产工艺,化学成分为:C 0.85~0.95%,Si 1.25~1.45%,Mn 0.4~0.55%,Cr 1.05~1.15%,Als 0.015~0.035%,P 0~0.015%,S 0~0.005%,N 0~0.006%。其钢板的屈服强度780MPa以上,抗拉强度1200MPa以上,但是其延伸率最大仅约为8.0%,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3)成品钢板厚度小,如2)中所述专利,按照其公开的工艺,生产钢板的最大厚度仅约为2mm,不能满足高品质合金工具钢的需求。名为“高碳工具钢热轧薄钢板的生产方法”的专利,申请号:201610583801.4,按照其公开的工艺,生产的钢板最大厚度也仅约为3mm,同样不能满足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板及生产方法,通过合理设计合金工具钢的化学成分,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工艺,提高钢板的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板的化学成分,按照重量百分比为:C:1.00%-1.20%,Si:1.00%-1.20%,Mn:0.60%-1.00%,Cr:0.90%-1.40%,W:1.00%-1.60%,P<0.02%,S<0.01%,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钢板厚度为10~50mm。

下面对本发明各化学成分的作用做详细介绍。

C:在工具钢中,碳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并且含量较高。一方面碳在钢中是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各种碳化物,在工具钢中,要保证充足的碳化物含量用以保证其强度及耐磨性。但碳含量过高时会使钢的韧性降低,尤其在形成粗大共晶碳化物时,对韧性的影响更严重。本发明选择加入范围为1.00%-1.20%。

Si:炼钢过程的脱氧元素,在钢中具有较强的固溶强化效果,含量过高则会降低钢的韧性。本发明选择加入范围为1.00%-1.20%。

Mn:适量的Mn可以延缓钢种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增加钢种淬透性,改善冲击韧性。本发明选择加入范围为0.60%-1.00%。

Cr:铬是工模具钢中常用的合金元素,几乎所有的合金模具钢中都含有元素铬。铬可以增加钢的淬透性,提高回火稳定性,并产生二次硬化现象;铬是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钢中与碳可以形成碳化物,也可溶于固溶体与Fe3C中,增加钢的强度与耐磨性;但是当含量过高时,容易形成过多的莱氏体共晶以及大块碳化物。本发明选择加入范围为0.90%-1.40%。

W:钨能够细化晶粒,提高马氏体稳定性,从而大大提高钢板的淬透性;阻止回火脆性发展,能够在提高钢板强度的同时不降低塑性;钨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其碳化物及其稳定,高温也难溶进固溶体。但是含量过高时会使热加工温度范围降低。本发明选择加入范围为1.00%-1.60%。

P:磷在钢液凝固时形成微观偏析,随后在奥氏体化温度加热时在晶界处偏聚,使钢的韧性降低,脆性增大。本发明控制磷的含量小于0.02%,并且含量越低越好。

S: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或轧制时造成裂纹。本发明控制硫的含量小于0.01%,并且含量越低越好。

本发明具体工艺方法为:包括冶炼、浇铸、加热炉加热、轧制、热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按照钢的上述成分进行冶炼,将冶炼完成的钢水浇铸成钢坯。

2)将1)所得钢坯在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工艺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加热至600-650℃,升温速度7-9℃/min,保温时间1-2h,第二阶段加热至1100-1200℃,升温速度12-14℃/min,保温时间2-4h。

3)将加热完成的钢坯进行轧制,开轧温度1050-1100℃,控制第一道次压下率小于20%,总压下率大于80%,钢板终轧温度大于900℃,钢板轧制完成后以不小于3℃/s的速度冷却至400℃以下,然后空冷至室温。

4)将轧制完成的钢板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工艺如下,a)淬火,淬火温度830-890℃,淬火加热工艺分两阶段加热,第一阶段加热温度为550-650℃,升温速度5-6℃/min,保温时间1.5-3.0min/mm;第二阶段加热温度为830-890℃,升温速度10-15℃/min,保温时间3.0-5.0min/mm。加热完成后对钢板进行淬火,淬火方式采用水冷或油冷;b)回火,钢板淬火完成后立即进行回火,回火温度140-200℃,保温时间2-5min/mm。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合金工具钢的化学成分,并设计与之相匹配的生产工艺,提高钢板的性能,最终得到一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高品质合金工具钢板,屈服强度850MPa以上,断后延伸率12.0%以上,钢板冲击功95J以上,可生产钢板的最大厚度达50m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些最优实施方式,并不对前述发明范围和技术手段有任何限制。

根据本发明所设计的化学成分范围进行冶炼,具体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实施例的化学成分(wt%)

将表1中所示化学成分的钢经冶炼、浇注为钢坯,将钢坯放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工艺如表2所示。

表2钢坯加热工艺

将加热完成的钢坯进行轧制,钢板的轧制工艺如表3所示。

表3钢板轧制工艺

将钢板进行热处理,淬火方式采用水冷,热处理工艺如表4所示。

表4钢板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后对钢板性能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钢板力学性能检验结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