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57034发布日期:2018-08-24 20:4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离心铸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化离心铸管设备。



背景技术:

在铸铁管生产行业,铸铁管都是采用离心铸管设备加工完成的。目前离心铸管加工设备都是半自动生产铸铁管,在管模的喷涂防粘涂料和清理残余涂料方面,以及挡盖装卸等方面都需要人工来完成,成品高温管暂存在工作车间自然散热,造成工作车间温度升高,影响工人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实现铸铁管加工的全自动化,减少铸铁管加工的人工投入,改善铸管车间的工作环境,而提供一种全自动化离心铸管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设备,其中,由基础台、移动底座、浇注机构、旋转除尘装置、管模、管模传动机构、管模框架、刹车机构、多功能小车装置、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接管起落架、余热收集装置、管存放架组成;所述移动底座设在基础台的上面,所述管模框架设在所述移动底座的上方,所述管模传动机构设在所述移动底座的上面,且位于管模框架内部,所述管模位于管模框架内部,且与管模传动机构连接,所述旋转除尘装置固定在所述管模框架的侧面,所述刹车机构固定在所述管模框架的上面,所述浇注机构位于所述管模的前方,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位于所述管模的后方,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设在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的上方连接,所述接管起落架固定在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的下面,余热收集装置固定在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的下面并与所述接管起落架连接,所述管存放架位于余热收集装置的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除尘装置包括固定框架、传动电机、齿轮、旋转接头、除尘管道、轴承、旋轮、固定支架;所述的传动电机设在固定框架的上面,所述除尘管道的一端位于齿轮的孔内,且与旋转接头连接,所述的除尘管道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的外圈,所述旋轮固定在轴承的内圈,所述的旋转接头设置在固定支架上,所述的齿轮与传动电机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功能小车装置由前后移动导轨、小车底座、齿条、传动机构、前后移动框架、左右移动油缸、左右移动框架、左右移动导向柱、涂料杆上下油缸、涂料杆、涂料杆固定架、取管气缸、取管装置上下油缸、取管装置固定架、取管装置连杆、取管装置、挡盖装置上下油缸、挡盖装置固定架、挡盖装置连杆、卡爪气缸、挡盖组成;

所述前后移动导轨和齿条均固定在小车底座上,且所述的齿条位于导轨下面;所述前后移动框架设在前后移动导轨的上方,所述传动机构设在前后移动框架的下面,并且所述传动机构上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油缸与左右移动导向柱设置在前后移动框架的上面,且所述左右移动油缸位于左右移动导向柱的前方,所述左右移动框架固定在左右移动导向柱的上面,并与左右移动油缸连接;所述的涂料杆上下油缸、取管装置上下油缸、挡盖装置上下油缸依次固定在左右移动框架的下面,所述的涂料杆固定架、取管装置固定架、挡盖装置固定架依次固定在左右移动框架的上面;所述的涂料杆固定架与涂料杆上下油缸连接,所述的取管装置固定架与取管装置上下油缸连接,所述挡盖装置固定架与挡盖装置上下油缸连接;所述涂料杆的一端固定在涂料杆固定架上;所述取管装置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取管气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取管装置连接;所述挡盖装置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挡盖装置固定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爪气缸连接,所述挡盖被所述卡爪气缸的卡爪抓住。

进一步地,所述的余热收集装置由旋管、上开门板、收集热量管道、上挡管器、下开门板、管运动轨道、储管保温箱体、下挡管器组成;所述旋管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管运动轨道的两个轨道上,所述管运动轨道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的内部,所述上开门板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的前端,所述下开门板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的末端,所述上挡管器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的上方,所述下挡管器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的下方,所述收集热量管道设在储管保温箱体的上方且位于中间位置。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全自动铸管工艺,通过自动化操作,在铸管方面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的使用,改善了铸管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工作环境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全自动离心铸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全自动离心铸管设备中的旋转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全自动离心铸管设备中的多功能小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全自动离心铸管设备中的余热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离心铸管设备,其中,由基础台1、移动底座2、浇注机构3、旋转除尘装置4、管模5、管模传动机构6、管模框架7、刹车机构8、多功能小车装置9、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10、接管起落架11、余热收集装置12、管存放架13组成;所述移动底座2设在基础台1的上面,所述管模框架7设在所述移动底座2的上方,所述管模传动机构6设在所述移动底座2的上面,且位于管模框架7内部,所述管模5位于管模框架7内部,且与管模传动机构6连接,所述旋转除尘装置4固定在所述管模框架7的侧面,所述刹车机构8固定在所述管模框架7的上面,所述浇注机构3位于所述管模5的前方,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9位于所述管模5的后方,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9设在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10的上方连接,所述接管起落架11固定在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10的下面,余热收集装置12固定在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底座10的下面并与所述接管起落架11连接,所述管存放架13位于余热收集装置12的出口处。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旋转除尘装置4工作,将旋轮压在管模5上,管模传动机构6工作,带动管模5旋转,多功能小车装置9工作,多功能小车装置9上的涂料杆对管模5进行清除涂料和重新喷涂;管模传动机构6停止工作,刹车机构8工作,强制管模5停止旋转,多功能小车装置9工作,多功能小车装置9上的装卸挡盖装置将挡盖装上,旋转除尘装置4工作,使旋轮旋转至原位,管模传动机构6工作,带动管模5旋转,浇注机构3工作,向前移动至管模5处,开始浇注铁水,浇注完成后,浇注机构3退回原位,管模传动机构6停止工作,刹车机构8工作,强制管模5停止旋转;多功能小车装置9工作,多功能小车装置9上的取管装置将加工完成的高温管取出,接管起落架11工作,接管起落架11上升,将取出的高温管接住,接管起落架11下降,将高温管放入余热收集装置12中,收集完高温管的热量后,余热收集装置12工作,将成品管放置在成品管存放架13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除尘装置4包括固定框架4-1、传动电机4-2、齿轮4-3、旋转接头4-4、除尘管道4-5、轴承4-6、旋轮4-7、固定支架4-9;所述的传动电机4-2设在固定框架4-1的上面,所述除尘管道4-5的一端位于齿轮4-3的孔内,且与旋转接头4-4连接,所述的除尘管道4-5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轴承4-6的外圈,所述旋轮4-7固定在轴承4-6的内圈,所述的旋转接头4-4设置在固定支架4-9上,所述的齿轮4-3与传动电机4-2通过链条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除尘装置4的工作过程:传动电机4-2工作,通过链条带动齿轮4-3旋转,齿轮4-3带动除尘管道4-5前端的旋轮4-7压在管模5的浇注口,管模5开始旋转,清除管模5内部的残余涂料,残余涂料通过除尘管道4-5排出,管模5停止旋转,传动电机4-2工作,通过链条带动齿轮4-3旋转,是旋轮4-7回到原位。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功能小车装置9由前后移动导轨9-1、小车底座9-2、齿条9-3、传动机构9-4、前后移动框架9-5、左右移动油缸9-6、左右移动框架9-7、左右移动导向柱9-8、涂料杆上下油缸9-9、涂料杆9-10、涂料杆固定架9-11、取管气缸9-12、取管装置上下油缸9-13、取管装置固定架9-14、取管装置连杆9-15、取管装置9-16、挡盖装置上下油缸9-17、挡盖装置固定架9-18、挡盖装置连杆9-19、卡爪气缸9-20、挡盖9-21组成;

所述前后移动导轨9-1和齿条9-3均固定在小车底座9-2上,且所述的齿条位于导轨下面;所述前后移动框架9-5设在前后移动导轨9-1的上方,所述传动机构9-4设在前后移动框架9-5的下面,并且所述传动机构9-4上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9-3连接;所述左右移动油缸9-6与左右移动导向柱9-8设置在前后移动框架9-5的上面,且所述左右移动油缸9-6位于左右移动导向柱9-8的前方,所述左右移动框架9-7固定在左右移动导向柱9-8的上面,并与左右移动油缸9-6连接;所述的涂料杆上下油缸9-9、取管装置上下油缸9-13、挡盖装置上下油缸9-17依次固定在左右移动框架9-7的下面,所述的涂料杆固定架9-11、取管装置固定架9-14、挡盖装置固定架9-18依次固定在左右移动框架9-7的上面;所述的涂料杆固定架9-11与涂料杆上下油缸9-9连接,所述的取管装置固定架9-14与取管装置上下油缸9-13连接,所述挡盖装置固定架9-18与挡盖装置上下油缸9-17连接;所述涂料杆9-10的一端固定在涂料杆固定架9-11上;所述取管装置连杆9-15的一端与所述取管气缸9-1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取管装置9-16连接;所述挡盖装置连杆9-19的一端与所述挡盖装置固定架9-1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爪气缸9-20连接,所述挡盖9-21被所述卡爪气缸9-20的卡爪抓住。

本实施例所述多功能小车装置9的工作过程:离心铸管的工作过程是,先清除管模中的残余涂料,在重新喷涂,然后用挡盖挡住出管口,加工好成品后,卸掉挡盖,取出成品管。因此一种多功能小车装置的工作过程是:涂料杆上下油缸9-9工作,通过涂料杆固定架9-11将涂料杆9-10放置到水平位置,左右移动油缸9-6工作,通过左右移动导向柱9-8控制左右移动框架9-7移动,使涂料杆9-10对准管模;管模旋转,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前进,使涂料杆9-10进入管模孔内,清理管模内部残余涂料,清理完成后,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后退,同时涂料杆9-10进行涂料喷涂,涂料杆9-10退出管模后,管模停止旋转,涂料杆9-10停止喷涂,涂料杆上下油缸9-9工作,通过涂料杆固定架9-11将涂料杆9-10升起;挡盖装置上下油缸9-17工作,通过挡盖装置固定架9-18将挡盖装置连杆9-19放置到水平位置,左右移动油缸9-6工作,通过左右移动导向柱9-8控制左右移动框架9-7移动,使挡盖9-21对准管模,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前进,使挡盖9-21进入管模孔内,卡爪气缸9-20工作,卡爪松开挡盖9-21,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后退一段距离,管模旋转开始加工管,管加工完成后,管模停止旋转,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前进,使卡爪气缸9-20抓住挡盖9-21,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后退一段距离,挡盖装置上下油缸9-17工作,通过挡盖装置固定架9-18将挡盖装置连杆9-19升起至原位;取管装置上下油缸9-13工作,通过取管装置固定架9-14将取管装置9-16放置到水平位置,左右移动油缸9-6工作,通过左右移动导向柱9-8控制左右移动框架9-7移动,使取管装置9-16对准管模,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前进,使取管装置9-16进入管模内部已加工好的成品管内,取管气缸9-12工作,通过取管装置连杆9-15带动取管装置9-16张开,卡住成品管,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后退,直至成品管取出,并被接管器接住,取管气缸9-12工作,通过取管装置连杆9-15带动取管装置9-16闭合,传动机构9-4工作,通过齿条9-3带动前后移动框架9-5后退至原位,取管装置上下油缸9-13工作,通过取管装置固定架9-14将取管装置9-16升起到原位。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余热收集装置12由旋管12-1、上开门板12-2、收集热量管道12-3、上挡管器12-4、下开门板12-5、管运动轨道12-6、储管保温箱体12-7、下挡管器12-8组成;所述旋管12-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管运动轨道12-6的两个轨道上,所述管运动轨道12-6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12-7的内部,所述上开门板12-2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12-7的前端,所述下开门板12-5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12-7的末端,所述上挡管器12-4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12-7的上方,所述下挡管器12-8设在所述储管保温箱体12-7的下方,所述收集热量管道12-3设在储管保温箱体12-7的上方且位于中间位置。

本实施例所述的余热收集装置12的工作过程:一种余热收集装置的储管保温箱12-7内部可以储存9根成品管。离心铸管机加工好成品管后会将高温管放入旋管中,上开门板12-2打开,旋管旋转90°,将高温管放在管运动轨道12-6上,高温管通过管运动轨道12-6自动滚入储管保温箱体12-7内部,上开门板12-2关闭,旋管旋转回原位,准备接下一根高温管;储管保温箱体12-7的内部有一层保温材料,保证储管保温箱体12-7不会散热,从而影响工作环境;储管保温箱体12-7内部高温管产生的热量经过收集热量管道12-3输送到余热利用区域;高温管降温后,上挡管器12-4与下挡管器12-8工作,将储管保温箱体12-7内第二根管挡住,下开门板12-5打开,第一根管通过下开门板12-5滚到储管架上,下开门板12-5关闭,上挡管器12-4与下挡管器12-8工作,放开第二根管,使第二根管滚到第一根管的位置,等待下一次出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