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锯片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6184发布日期:2018-12-08 08:24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锯片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锯片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锯片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冲压、焊接刀头、喷漆、抛光等多个步骤,其中抛光步骤主要是利用砂轮或者砂带,配合锯片的旋转对锯片进行抛光,但是现有的抛光设备结构复杂,并且只能对锯片的一面进行抛光,效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锯片抛光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锯片抛光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基板、固定板、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主转轴、固定在第一主转轴顶端的第一转盘、设置在第一主转轴上的第一被动齿轮、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与第一被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第一转盘处具有第一承载盘、第二承载盘、第三承载盘和第四承载盘,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承载盘,第一、三、四承载盘均通过一个转轴与所述第一转盘连接,所述第一、二、三、四承载盘均为圆形且圆周处有齿牙,第一、二承载盘啮合,第二、三承载盘啮合,第三、四承载盘啮合,第四、一承载盘啮合,第一、二、三、四承载盘的中心均具有定位柱,且第一、二、三、四承载盘处均具有电磁装置;所述固定板下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第一抛光轮,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第二抛光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基板、设置在第二基板处的第二主转轴、固定在第二主转轴底端的第二转盘、设置在第二主转轴处的第二被动齿轮、设置在第二基板处的第五电机,设置在第五电机的电机轴处且与第二被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第二转盘处具有第五承载盘、第六承载盘、第七承载盘和第八承载盘,第二转盘处设置有第六电机,第六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五承载盘,第六、七、八承载盘均通过一个转轴与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五、六、七、八承载盘均为圆形且圆周处有齿牙,第五、六承载盘啮合,第六、七承载盘啮合,第七、八承载盘啮合,第八、五承载盘啮合,第五、六、七、八承载盘的中心均具有定位柱,且第五、六、七、八承载盘处均具有电磁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具有第三电动伸缩杆和第四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的端部具有第七电机,第七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三抛光轮,第四电动伸缩杆的端部具有第八电机,第八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四抛光轮;所述固定板具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能够让被抛光的锯片通过。

进一步地,第一转盘的一个承载盘的轴线、第二转盘的一个承载盘的轴线和圆形通孔的轴线能够实现三者共线。

例如可以是所述第四承载盘的定位柱的轴线、第五承载盘的定位柱的轴线和固定板的圆形通孔的轴线能够同时共线。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柱包括圆柱形部分和与圆柱形部分固定连接的圆锥形部分。

进一步地,第一抛光轮用于对被抛光锯片靠近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第二抛光轮用于对被抛光锯片远离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

进一步地,第三抛光轮对被抛光锯片的远离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第四抛光轮对被抛光锯片的靠近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三、四抛光轮的宽度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承载盘的直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承载板的直径相等。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抛光设备,能够对锯片的两个侧面进行抛光,并且上料、正面抛光、背面抛光、下料形成流水化作业,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抛光装置示意图,只画出了第二、四、五、七承载盘;

图2为第一转盘及第一、二、三、四承载盘俯视示意图;

图3为第二转盘及第五、六、七、八承载盘仰视示意图;

图4为固定板仰视示意图,画出了固定板相对第一、二、三、四抛光轮位置示意图,第三、四抛光盘设置在固定板的上方,看不见,因此用虚线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1第一基板;1.1第一主转轴;1.2第一被动齿轮;1.3第一电机;1.4第一主动齿轮;1.5第一转盘;1.6第二电机;2.1第一承载盘;2.2第二承载盘;2.3第三承载盘;2.4第四承载盘;2.2.1第二承载盘的定位柱;2.2.2第一电动伸缩杆;2.2.3第一抛光轮;2.3.3第二抛光轮;2.4.1第四承载盘的定位柱;3第二基板;3.1第二主转轴;3.2第二被动齿轮;3.3第五电机;3.4第二主动齿轮;3.5第二转盘;3.6第五电机;4.1第五承载盘;4.2第六承载盘;4.2.3第三抛光轮;4.3第七承载盘;4.4第八承载盘;4.1.1第五承载盘的定位柱;4.3.1第七承载盘的定位柱;4.3.2第四电动伸缩杆;4.3.3第四抛光轮;5固定板;5.1圆形通孔;a1锯片的内环带区域;a2锯片的外环带区域。

一种锯片抛光装置,包括控制器、第一基板1、固定板5、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主转轴1.1、固定在第一主转轴顶端的第一转盘1.5、设置在第一主转轴上的第一被动齿轮1.2、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机1.3、设置在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上且与第一被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4,第一转盘处具有第一承载盘2.1、第二承载盘2.2、第三承载盘2.3和第四承载盘2.4,所述第一转盘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二承载盘,第一、三、四承载盘均通过一个转轴与所述第一转盘连接,所述第一、二、三、四承载盘均为圆形且圆周处有齿牙,第一、二承载盘啮合,第二、三承载盘啮合,第三、四承载盘啮合,第四、一承载盘啮合,第一、二、三、四承载盘的中心均具有定位柱,且第一、二、三、四承载盘处均具有电磁装置;所述固定板下表面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2.2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第一抛光轮2.2.3,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有第四电机,第四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有第二抛光轮。还包括第二基板3、设置在第二基板处的第二主转轴3.1、固定在第二主转轴底端的第二转盘3.5、设置在第二主转轴处的第二被动齿轮3.2、设置在第二基板处的第五电机3.3,设置在第五电机的电机轴处且与第二被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3.4;第二转盘处具有第五承载盘4.1、第六承载盘4.2、第七承载盘4.3和第八承载盘4.4,第二转盘处设置有第六电机,第六电机的电机轴连接所述第五承载盘,第六、七、八承载盘均通过一个转轴与所述第二转盘连接,所述第五、六、七、八承载盘均为圆形且圆周处有齿牙,第五、六承载盘啮合,第六、七承载盘啮合,第七、八承载盘啮合,第八、五承载盘啮合,第五、六、七、八承载盘的中心均具有定位柱,且第五、六、七、八承载盘处均具有电磁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具有第三电动伸缩杆4.3.2和第四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杆的端部具有第七电机,第七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三抛光轮4.3.3,第四电动伸缩杆的端部具有第八电机,第八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第四抛光轮;所述固定板具有圆形通孔,所述第四承载盘的定位柱的轴线、第五承载盘的定位柱的轴线和固定板的圆形通孔的轴线能够同时共线,所述圆形通孔能够让被抛光的锯片通过。

所述定位柱包括圆柱形部分和与圆柱形部分固定连接的圆锥形部分。第一抛光轮用于对被抛光锯片靠近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第二抛光轮用于对被抛光锯片远离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第三抛光轮对被抛光锯片的远离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第四抛光轮对被抛光锯片的靠近锯片中心孔的环带抛光。所述第一、二、三、四抛光轮的宽度相等。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承载盘的直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承载板的直径相等。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第一至第八承载板均能够旋转且均具有电磁装置,因此开启电磁装置时,第一至第八承载盘均能够吸附并固定锯片。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第一电机和第五电机的驱动下,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同步转动,每次转动90度。具体地:

待抛光的锯片,从第一承载盘上料,固定在第一承载盘上,并被第一承载盘的定位柱定位,之后,第一转盘转动90度,第一承载盘转动至第一抛光轮下方,第一抛光轮对锯片的上表面的内环带抛光,之后第一转盘再转动90度,第一承载盘转动至第二抛光轮下方,第二抛光轮对锯片的上表面的外环带抛光,之后第一转盘再转动90度,第一承载盘转动至圆形通孔下方,此时第一承载板处的电磁铁关闭,圆形通孔的上方也有一个承载盘(假设是第六承载盘),第一承载盘的电磁铁部关闭,锯片在电磁吸引力的作用下被第六承载盘吸附,接着第二转盘转动90度,第六承载盘移动至第三抛光轮上方,锯片的下表面的外环带被抛光,接着第二转盘转动90度,第六承载盘移动至第四抛光轮上方,锯片的下表面的内环带被抛光,接着第二转盘转动90度,第六承载盘移动至下料位置,关闭第六承载盘的电磁铁部进行下料,在下料位置,电磁铁部关闭即可下料。在这个锯片经过上料、上表面内环带抛光、上表面外环带抛光、移动至固定板上方、下表面外环带抛光、下表面内环带抛光、下料这个步骤时,其他锯片也按这个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例如当锯片m在第一抛光轮处时,其前面一个锯片正位于第二抛光轮处准备抛光,其后面一个锯片正在上料。

由于定位柱包括与承载板固定的圆柱形部分和与圆柱形部分固定的圆锥形部分,因此在电磁吸引力的作用下,锯片穿过圆形通孔,上飞至固定板上方的承载板处时,更加容易实现该操作。

尽管本发明就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示意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