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9219发布日期:2018-12-28 20:4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耐磨损性能强的钢铁材料的总称,耐磨钢是当今耐磨材料中用量最大的一种。耐磨钢种类繁多,大体上可分为高锰钢,中、低合金耐磨钢,铬钼硅锰钢,耐气蚀钢,耐磨蚀钢以及特殊耐磨钢等。一些通用的合金钢如不锈钢、轴承钢、合金工具钢及合金结构钢等也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作为耐磨钢使用,由于它们来源方便,性能优良,故在耐磨钢的使用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现有的耐磨钢虽然耐磨性好,但是存在着结构强度低,耐冲击性能差,生产成本过高,不便于生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耐磨钢虽然耐磨性好,但是存在着结构强度低,耐冲击性能差,生产成本过高,不便于生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该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材:按重量分计,取铁90-96份、碳0.15-0.22份、硅0.25-0.45份、锰1.45-1.55份、钛0.015-0.023份、镍0.2-0.36份、铬0.4-0.6份、锰0.15-0.25份、钒0.44-0.54份;钼0.1-0.2份和硼0.001-0.003份;

s2:熔炼:将上述原料加入熔炼炉内,通电熔炼,加入稀土硼变质剂,待原料完全熔融后,插铝脱氧;

s3:浇注:采用半封密式浇注工艺进行铸钢件的浇注,冷却开箱;

s4:热处理:将步骤s3得到的铸造件采用河砂包裹放在淬火炉内,加热至900-940摄氏度,保温0.8-1.2小时,然后出炉进行水淬,并冷却至室温,在480-520摄氏度下进行回火,空冷。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稀土硼变质剂的添加量为原料总量0.2%-0.3%。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熔炼温度为1650-167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浇注温度为1500-1530摄氏度。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冷却方式为砂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提出的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钢铸件的耐磨性能,且硬度高,淬透性好,使用寿命大大高于高锰钢,生产成本低于高锰钢,改善了钢铸件的综合性能,便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

实施例1

该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材:按重量分计,取铁90份、碳0.22份、硅0.25份、锰1.55份、钛0.015份、镍0.36份、铬0.4份、锰0.25份、钒0.44份;钼0.2份和硼0.001份;

s2:熔炼:将上述原料加入熔炼炉内,通电熔炼,加入稀土硼变质剂,待原料完全熔融后,插铝脱氧,稀土硼变质剂的添加量为原料总量0.2%,熔炼温度为1650摄氏度;

s3:浇注:采用半封密式浇注工艺进行铸钢件的浇注,冷却开箱,浇注温度为1500摄氏度;

s4:热处理:将步骤s3得到的铸造件采用河砂包裹放在淬火炉内,加热至900摄氏度,保温0.8小时,然后出炉进行水淬,并冷却至室温,冷却方式为砂冷,在480摄氏度下进行回火,空冷。

实施例2

该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材:按重量分计,取铁96份、碳0.15份、硅0.45份、锰1.45份、钛0.023份、镍0.2份、铬0.6份、锰0.15份、钒0.54份;钼0.1份和硼0.003份;

s2:熔炼:将上述原料加入熔炼炉内,通电熔炼,加入稀土硼变质剂,待原料完全熔融后,插铝脱氧,稀土硼变质剂的添加量为原料总量0.3%,熔炼温度为1670摄氏度;

s3:浇注:采用半封密式浇注工艺进行铸钢件的浇注,冷却开箱,浇注温度为1530摄氏度;

s4:热处理:将步骤s3得到的铸造件采用河砂包裹放在淬火炉内,加热至940摄氏度,保温1.2小时,然后出炉进行水淬,并冷却至室温,冷却方式为砂冷,在520摄氏度下进行回火,空冷。

实施例3

该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材:按重量分计,取铁93份、碳0.18份、硅0.35份、锰1.5份、钛0.019份、镍0.28份、铬0.5份、锰0.2份、钒0.49份;钼0.15份和硼0.002份;

s2:熔炼:将上述原料加入熔炼炉内,通电熔炼,加入稀土硼变质剂,待原料完全熔融后,插铝脱氧,稀土硼变质剂的添加量为原料总量0.25%,熔炼温度为1660摄氏度;

s3:浇注:采用半封密式浇注工艺进行铸钢件的浇注,冷却开箱,浇注温度为1515摄氏度;

s4:热处理:将步骤s3得到的铸造件采用河砂包裹放在淬火炉内,加热至920摄氏度,保温1小时,然后出炉进行水淬,并冷却至室温,冷却方式为砂冷,在500摄氏度下进行回火,空冷。

综合以上实施例,该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钢铸件的耐磨性能,且硬度高,淬透性好,使用寿命大大高于高锰钢,生产成本低于高锰钢,改善了钢铸件的综合性能,便于规模化生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钢铁冶金铸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该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取材;S2:熔炼;S3:浇注:采用半封密式浇注工艺进行铸钢件的浇注,冷却开箱;S4:热处理:将步骤S3得到的铸造件采用河砂包裹放在淬火炉内,加热至900‑940摄氏度,保温0.8‑1.2小时,然后出炉进行水淬,并冷却至室温,在480‑520摄氏度下进行回火,空冷,该发明提出的一种马氏体耐磨钢的铸钢件生产工艺,能够有效的提高钢铸件的耐磨性能,且硬度高,淬透性好,使用寿命大大高于高锰钢,生产成本低于高锰钢,改善了钢铸件的综合性能,便于规模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兵;夏盆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长市兴宇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0
技术公布日:2018.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