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3010发布日期:2018-09-12 00:11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罐体热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处理房。



背景技术:

罐体拼装焊接后需要输送到热处理房中进行热处理,以提高罐体的整体机械强度。热处理放包括房体、设置于房体内壁上的加热管,房体的侧面设置有开口。处理时,将待处理的罐体吊装到房体内,随后给加热管通电,加热管散发出热量以使罐体温度升高,从而实现罐体的热处理。热处理结束后,停止给加热管通电,当房体内温度降低到室温后,工人进行房体内以将罐体吊装出。然而,升温后的房体内温度极高,需要消耗很长时间其内温度才能降到室温,存在热处理周期长的缺陷,这无疑是降低了热处理效率。此外加热管从通电到升温,需要很长的时间,进一步的降低了热处理效率。另外还需要多人操作吊装设备,这无疑是增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提高热处理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护工人安全的热处理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热处理房,它包括房体、设置于房体内壁上的加热管,所述房体内设置有楔形块,楔形块的顶部为平面,楔形块的斜面向左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房体的右侧设置有入口端,入口端的右侧顺次设置有导轨和收卷机构,导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表面与楔形块的顶部平齐,滑块上放置有小车,小车的车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收卷机构包括电机、机架和筒体,筒体经转轴旋转安装于机架上,电机的输出轴筒体的转轴连接,筒体上缠绕有钢丝,钢丝的首端固定于小车的车板上。

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导向轮。

所述钢丝穿过导向轮设置。

所述房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根加热管,每根加热管均竖向设置。

所述房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提高热处理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护工人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热处理房,它包括房体1、设置于房体1内壁上的加热管2,房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2,所述房体1内设置有楔形块3,楔形块3的顶部为平面,楔形块3的斜面向左倾斜向下设置,所述房体1的右侧设置有入口端4,入口端4的右侧顺次设置有导轨5和收卷机构,导轨5上滑动安装有滑块6,滑块6的顶表面与楔形块3的顶部平齐,滑块6上放置有小车7,小车7的车板上设置有限位板11,收卷机构包括电机、机架8和筒体9,筒体9经转轴旋转安装于机架8上,电机的输出轴筒体9的转轴连接,筒体9上缠绕有钢丝10,钢丝10的首端固定于小车7的车板上。

所述导轨5上设置有导向轮13,钢丝10穿过导向轮13设置。所述房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根加热管2,每根加热管2均竖向设置,每根加热管2均与电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给加热管2通电,加热管2通电后释放热量,使整个房体内温度升高;将罐体吊装于小车7的车板上,且保证罐体位于限位板11的右侧,实现罐体的工装;向左推动滑块6使滑块6沿着导轨5向左移动,此时钢丝10也逐渐从筒体9上放卷出,当滑块6碰触到楔形块3右端部后,小车7在惯性力作用下沿着楔形块3的斜面滑入房体1内,实现对罐体进行热处理,当热处理结束后,控制电机转动,电机带动筒体9顺时针转动,钢丝10逐渐缠绕在筒体9上的同时,小车7随着罐体也沿着斜面向上攀爬,直到小车7移动到滑块6顶部,从而实现将热处理后的罐体取出,因此无需给加热管断电且待房体内温度降低到室温后再进房体中取罐体,极大的缩短了热处理周期,提高了热处理效率,同时无需人工频繁的吊装罐体,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