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490发布日期:2018-09-01 02:5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外圆磨床是加工工件圆柱形、圆锥形或其他形状素线展成的外表面和轴肩端面的磨床。在所有的磨床中,外圆磨床是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类机床,加工时,定位装置夹紧工件后,使得工件旋转并与磨轮摩擦加工。现有的外圆磨装置采用两个定位基座定位工件,定位基座的间距通常根据加工件的尺寸定制,其适用的加工件尺寸范围较小,当加工件的尺寸变化较大时,需要重新更换定位基座,从而改变定位基座之间的距离。但是,上述方式需要的时间较长,导致机床无法使用,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方便调节基座之间的间距,提升生产效率,定位稳固的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导杆,第一弹簧和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套设在导杆上,第一弹簧套设在导杆上,第一弹簧一端与导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基座连接,第一、第二基座相对设置,所述定位组件设置在第一基座中,第一基座通过定位组件定位在导杆上,定位组件包括第一销件,第二销件,定位球,锁紧件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基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二安装孔上方,第一销件设置在第一安装孔中,第二销件设置在第二安装孔中,第一销件位于导杆上方,第二销件位于导杆下方,所述定位球和锁紧件设置在第一基座中,第二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定位球和锁紧件,定位球抵靠于导杆。

以下为本实用新型的附属技术方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座设有腔室,所述定位球、第二弹簧和锁紧件设置在腔室中,第二弹簧垂直导杆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腔室中设有螺纹段,所述锁紧件为螺栓,螺栓与螺纹段配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销件和第二销件为结构相同的销件,销件具有环形槽,所述导杆与环形槽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形槽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导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能够便于调节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加工件定位,提升了生产效率;此外,能够对第一基座进行定位,避免第一基座与导杆之间的间隙导致第一基座晃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基座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基座的另一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定位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基座1,第二基座2,导杆3,第一弹簧4和定位组件5,所述第一基座1和第二基座套2设在导杆3上,第一弹簧4套设在导杆上,第一弹簧一端与导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基座1连接。第一、第二基座相对设置,所述定位组件5设置在第一基座中,第一基座通过定位组件定位在导杆3上。定位组件5包括第一销件51,第二销件52,定位球53,锁紧件54和第二弹簧55,所述第一基座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位于第二安装孔上方,第一销件51设置在第一安装孔11中,第二销件52设置在第二安装孔12中,第一销件位于导杆上方,第二销件位于导杆下方,所述定位球53和锁紧件54设置在第一基座中,第二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定位球和锁紧件,定位球抵靠于导杆3。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工件设置在第一基座的第一顶杆6和第二基座的第二顶杆7之间,设置在侧面的磨轮8对工件进行打磨。通过第一弹簧能够便于第一基座压紧加工件,通过定位组件,能够将第一基座的位置定位。通过第一、第二销件,能够防止导杆与第一基座之间的间隙导致第一基座晃动。通过第二弹簧能够压紧定位球,使得定位球抵靠导杆,从而对导杆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1设有腔室13,所述定位球、第二弹簧55和锁紧件54设置在腔室中,第二弹簧垂直导杆设置,从而使定位球能够在腔室中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腔室13中设有螺纹段131,所述锁紧件54为螺栓,螺栓与螺纹段配接,从而便于锁紧进件与腔室的连接和分离,便于安装定位组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销件51和第二销件52为结构相同的销件,销件具有环形槽53,所述导杆3与环形槽53接触,从而增大销件与导杆的接触面积。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槽53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导杆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弧形。

本实施例的一种外圆磨装置的调节机构能够便于调节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加工件定位,提升了生产效率;此外,能够对第一基座进行定位,避免第一基座与导杆之间的间隙导致第一基座晃动。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