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精密陶瓷产品加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473发布日期:2018-09-01 02:55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精密陶瓷产品的加工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的用于精密陶瓷产品加工的装置。



背景技术:

高纯度氧化铝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耐腐蚀的特点,使其加工难度变大,只能采用磨削的方法进行,对于非流水线的加工现场,为了满足不同规格的产品需求,必须配备各种加工设备,由于客户要求的产品结构多样,订单数量不稳定,造成加工现场的设备使用不均,如加工中心、外圆磨床(车床)的生产饱和,而其他设备如平面磨床则开工率不足,虽然由于平面磨床成本低、效率高,但因其加工方式固定,只能加工平面,无法满足精密陶瓷产品外径、外径段差和圆饼类中间凹部台级的加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平面磨床无法满足精密陶瓷产品外径、外径段差和圆饼类中间凹部台级的加工要求;提供了一种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加工成本的用于精密陶瓷产品加工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精密陶瓷产品加工的装置,固置于平面磨床工作平台上,用于精密陶瓷产品的外径、外径段差和圆饼类中间凹部台级的磨削,所述装置包括机架、置于机架上的回转台、驱动回转台旋转的电机和设于回转台表面的治具,所述机架固置于平面磨床工作平台上,所述治具呈圆盘状结构,治具通过若干压板固置于所述回转台表面且与回转台同心,精密陶瓷产品固置于治具表面且与治具同心,平面磨床上的砂轮位于精密陶瓷产品的待加工处,通过该装置,将原来需要通过外圆磨床、车床或加工中心进行的磨削作业转为磨削能力强的平面磨床进行,解决了原来产品磨削加工的局限性,扩大了平面磨床的加工能力,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加工成本也有了较大的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回转台表面设有多条呈放射状分布的压板卡槽,压板卡槽用于压板的安装,在磨削作业时压板能将治具可靠的固定在回转台上,保证产品的磨削质量和磨削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精密陶瓷产品的底面与所述治具的表面之间设有粘接材料,产品通过粘合方式直接粘结在治具表面,不需采用额外的固定结构,连接方便且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治具材质为陶瓷材料,陶瓷治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磨和耐腐蚀等特点,满足产品磨削作业的要求,延长治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装置,将原来需要通过外圆磨床(车床)或加工中心进行的磨削作业转为磨削能力强的平面磨床进行,解决了原来产品磨削加工的局限性,释放了平面磨床的加工能力,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加工成本也有了较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外径加工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外径段差加工使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圆饼类产品中间凹部台级加工使用示意图。

图中1.平面磨床工作平台,2.精密陶瓷产品,3.机架,4.回转台,5.治具,6.压板,7.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精密陶瓷产品加工的装置,固置于平面磨床工作平台1上,用于精密陶瓷产品2的外径、外径段差或圆饼类中间凹部台级的磨削,如图1所示,装置包括机架3、置于机架上的回转台4、驱动回转台旋转的电机和固定于回转台表面的治具5,机架通过电磁吸力直接吸合并紧固在工作平台上,回转台表面设计有多条呈放射状分布的压板卡槽,治具呈圆盘状结构,治具通过多个压板6紧固于回转台表面且与回转台同心,治具由陶瓷材料制成,产品放置在治具中央并通过粘蜡粘结在治具表面。

使用时,先将整个装置放置于平面磨床工作平台上,通过工作平台的电磁吸合作用,装置牢固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将待加工的产品通过粘蜡粘结在治具中央且与治具表面同心,并使温度冷却到可加工状态,保证粘结牢固可靠,然后用压板将带有产品的治具通过压板安装在回转台表面上且保证治具与回转台同心,完成加工前的产品定位。

针对精密陶瓷产品的外径或外径段差进行加工时,操作平面磨床,使砂轮7外侧与产品外径的最高点对标,机床数显直径位置输入提前测量好的产品外径尺寸和产品厚度去除余量值,再移动砂轮至图纸要求产品的外径(外径段差)尺寸位置,开启砂轮,启动装置的电机和冷却泵,此时,电机带动回转台旋转,切削液喷淋,开始产品外径或外径段差磨削作业,首次磨削加工应留1~2mm余量,待加工后测量该外径数据与数显数据对比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再次进行加工,如一致则可将砂轮直接移动至产品的最终加工尺寸位置进行加工,具体加工状态如图2和图3所示。

针对圆饼类产品中间凹部台阶的加工,产品固定方法与外径加工的固定方法一致,但加工前需要在圆饼类产品上加工10mm宽的定位线,确保凹部内侧壁面的直径尺寸合格。由于砂轮结构特征,磨削内径时内侧壁面呈斜面状态,所以直径方向的直角尺寸需要采用加工中心完成,产品在打表装夹后,操作平面磨床砂轮并移动到产品中心,记忆圆心点位,再移动到定位线边缘记忆一个点位,须确保两个点位之间来回移动过程中砂轮外缘不能触碰到产品凹部内侧壁面位置,数控输入产品工艺要求的厚度尺寸,然后开启砂轮、装置电机和冷动泵,此时,电机带动回转台旋转,切削液喷淋,开始产品中间凹部台级的磨削作业,具体加工状态如图4所示。

由于平面磨床的砂轮进深只有60mm,所以加工产品的厚度在40mm以下比较适合,而且平面磨床磨削加工的方向是从产品的厚度方向进行,因此适合外径余量较多而厚度方向余量较少的圆环类产品。

当完成整个产品的加工后,卸下压板,将带有产品的治具重新进行加热,去除粘蜡并移除治具,即完成产品的磨削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纵”、“横”、“内”、“外”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了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