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及回收功能的铅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913发布日期:2018-08-24 18:3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及回收功能的铅粉机。



背景技术:

铅粉机在蓄电池生产中,主要是用于生产板栅所需的铅粉,铅粉是蓄电池板栅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随着蓄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铅酸蓄电池生产技术和设备也得到快速地创新和发展,其中铅粉作为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原料,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铅酸蓄电池产品的质量,因此制造铅粉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的铅粉制造,一般是将铅球或铅块由输送器按负载量送入球磨机。球磨机由传动机构带动,以一定的转速旋转,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铅粉机内的铅球或铅块也随着铅粉机简体一道转动,当被带到一定高度时,铅球或铅块又借自身的重量自由落下。由于铅块在滚筒内碰撞,会摩擦产生热量,并且铅与氧气反应,也是放热反应,会造成滚筒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如果不能将滚筒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将会影响铅粉的质量,同时设备的寿命也将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散热良好,且具有铅粉回收功能的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及回收功能的铅粉机。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及回收功能的铅粉机,包括壳体和滚筒,还包括散热机构、铅粉回收机构和负压风机,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滚筒设于第一壳体内部,所述滚筒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用于生产铅粉;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热硅脂、若干个散热翅片和冷风机,所述导热硅脂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述散热翅片设于第二壳体外侧,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的方向与第二壳体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铅粉回收机构包括收集斗、回收仓、第一风管和第二风管,所述负压风机通过第一风管与回收仓连接,所述回收仓通过第二风管与收集斗连接,所述收集斗安装于出料口下方,用于收集散落的铅粉。

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若干个导热柱,所述导热柱设于滚筒与第一壳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柱内部填充有导热胶。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翅片沿第二壳体外侧均匀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意效果为:通过设于滚筒和第一壳体之间的导热柱能够将滚筒内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至第一壳体,通过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导热硅脂能够将热量传递至第二壳体,通过设于第二壳体的散热翅片能够将第二壳体的热量散发空气中,通过冷风机能够将空气中的热量散发,保证铅粉机正常运行且延长铅粉机的使用寿命;通过铅粉回收机构能够将散落于出料口的铅粉收集起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有良好散热及回收功能的铅粉机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良好散热及回收功能的铅粉机100,包括壳体1和滚筒2,还包括散热机构3、铅粉回收机构4和负压风机5,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所述滚筒2设于第一壳体6内部,所述滚筒2设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9,用于生产铅粉;所述散热机构3包括导热硅脂10、若干个散热翅片11和冷风机12,所述导热硅脂10设于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之间,所述散热翅片11设于第二壳体7外侧,所述冷风机12的出风口的方向与第二壳体7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铅粉回收机构4包括收集斗13、回收仓14、第一风管15和第二风管16,所述负压风机5通过第一风管15与回收仓14连接,所述回收仓14通过第二风管16与收集斗13连接,所述收集斗13安装于出料口9下方,用于收集散落的铅粉。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上述装置100还包括若干个导热柱17,所述导热柱17设于滚筒2与第一壳体6之间。具体地,所述导热柱17内部填充有导热胶,用于将滚筒2的热量快速地传递至第一壳体6。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散热翅片11沿第二壳体7外侧均匀设置。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第二壳体7通过支撑柱18固定支撑。

上述装置100通过设于滚筒2和第一壳体6之间的导热柱17能够将滚筒2内产生的热量及时传递至第一壳体6,通过设于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的导热硅脂10能够将热量传递至第二壳体7,通过设于第二壳体7的散热翅片11能够将第二壳体7的热量散发空气中,通过冷风机12能够将空气中的热量散发,保证该铅粉机100正常运行且延长该铅粉机100的使用寿命;通过铅粉回收机构4能够将散落于出料口9的铅粉收集起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