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萃取槽中液体计量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643发布日期:2018-09-01 03:52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计量输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稀土萃取槽中液体计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很多高精尖产业所必不可少原料,稀土同时具有电、磁、光以及生物等多种特性,稀土萃取是在料液中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许多液体计量输送装置的计量不准,往往无法通过加入准确的液体量来进行萃取,影响了萃取的效果,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加大了企业的成本;其次,在计量液体后,需要手动将计量好的液体放出,容易造成液体飞溅到皮肤上,损伤皮肤,造成工作人员的受伤,影响了稀土的萃取效果;此外,萃取完后,需要拆开液体计量输送装置进行清洗,非常麻烦,容易因失误造成液体计量输送装置损坏,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稀土萃取槽中液体计量输送装置,该新型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可以解决液体计量输送装置计量不准、需要人工放出计量的液体以及需要拆出液体计量输送装置清洗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稀土萃取槽中液体计量输送装置,包括萃取槽、集液管、计量管、电机、气缸及红外传感器,所述萃取槽上设有电机孔,所述集液管及计量管均位于萃取槽内;

所述集液管位于计量管左侧,所述集液管包括集液管体、第一柱塞杆、第一柱塞及曲柄滑块机构连杆,所述集液管体包括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及清洗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位于集液管体左端,第一出液口位于集液管体右底端,所述清洗口位于第一出液口上方,所述第一进液口上设有水管;所述清洗口上设有阀门;所述曲柄滑块机构连杆上端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固定于电机孔上,曲柄滑块机构连杆下端与第一柱塞杆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柱塞杆下端与第一柱塞连接,所述第一柱塞位于集液管体中;

所述计量管包括计量管体、第二柱塞杆、第二柱塞、升降螺杆、定位器、定位片及浮板,所述计量管体设有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均设有液口门,液口门上设有弹簧,所述第二进液口上的弹簧与所述第二出液口上的弹簧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柱塞杆下端穿过计量管体上表面中心,第二柱塞杆上端与气缸末端伸缩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气缸顶端固定于萃取槽上表面;所述第二柱塞杆下端与定位片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定位片下端与第二柱塞连接;所述第二柱塞下端、定位片均位于第一腔体中,所述浮板位于第二腔体内;

所述升降螺杆对称设置于计量管体外部两侧,所述升降螺杆固定于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上,所述定位器套于升降螺杆上,所述定位器中心设有与升降螺杆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红外传感器固定于定位器上,所述红外传感器位于第二柱塞下方;所述集液管体与计量管体侧壁均为透明侧壁,所述计量管体上设有计量刻度线;所述浮板的高度与红外传感器感光口宽度相同;

所述电机、气缸及红外传感器均与外部设置的PLC控制装置电路连接。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上设有防滑滚纹。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片下端竖直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柱塞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并通过螺钉固定。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液口与第二进液口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

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口门底端设有密封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萃取槽中液体计量输送装置由于红外传感器感光口的宽度与浮板的高度大小相同,浮板必须完全遮挡红外传感器的射线上,红外传感器才能发出计量完成的信号,使得计量管中的液体得到准确计量;由于红外传感器射线被完全遮挡后,发出信号,电机收到信号后停止运动,气缸带动第二柱塞进行压缩,将计量好的液体排出计量管,实现液体自动化排出,减少了需要人工排出计量好的液体的步骤,减少了人员的受伤,保证稀土的萃取效果;由于集液管上设有清洗口,萃取完毕后可以通入清洗液进行清洗,实现无需拆开就能清洗液体计量输送装置,操作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稀土萃取槽中液体计量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萃取槽,2-集液管,3-计量管,4-电机,5-气缸,6-红外传感器,11-电机孔,21-集液管体,22-第一柱塞杆,23-第一柱塞,24-曲柄滑块机构连杆,31-计量管体,32-第二柱塞杆,33-第二柱塞,34-升降螺杆,35-定位器,36-定位片,37-联轴器,38-浮板,211-第一进液口,212-清洗口,213-阀门,214-第一出液口,215-水管,216-防滑滚纹,311-第二进液口,312-密封胶圈,313-第二出液口,314-液口门,315-弹簧,316-密封层,361-第一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稀土萃取槽中液体计量输送装置,包括萃取槽1、集液管2、计量管3、电机4、气缸5及红外传感器6,所述萃取槽1上设有电机孔11,所述集液管2及计量管3均位于萃取槽1内;

所述集液管2位于计量管3左侧,所述集液管2包括集液管体21、第一柱塞杆22、第一柱塞23及曲柄滑块机构连杆24,所述集液管体21包括第一进液口211、第一出液口214及清洗口212,所述第一进液口211位于集液管体21左端,第一出液口214位于集液管体21右底端,所述清洗口212位于第一出液口214上方,所述第一进液口211上设有水管215;所述清洗口212上设有阀门213;所述曲柄滑块机构连杆24上端与电机4连接,所述电机4固定于电机孔11上,曲柄滑块机构连杆24下端与第一柱塞杆2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柱塞杆22下端与第一柱塞23连接,所述第一柱塞23位于集液管体21中;

所述计量管3包括计量管体31、第二柱塞杆32、第二柱塞33、升降螺杆34、定位器35、定位片36及浮板38,所述计量管体31设有第二进液口311与第二出液口313,所述第二进液口311与所述第一出液口214连接,所述第二进液口311与第二出液口313均设有液口门314,液口门314上设有弹簧315,所述第二进液口311上的弹簧315与所述第二出液口313上的弹簧315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柱塞杆32下端穿过计量管体31上表面中心,第二柱塞杆32上端与气缸5末端伸缩杆通过联轴器37连接,所述气缸5顶端固定于萃取槽1上表面;所述第二柱塞杆32下端与定位片36通过螺钉固定;所述定位片36下端与第二柱塞33连接;所述第二柱塞33下端与定位片36均位于第一腔体317中,所述浮板38位于第二腔体318内;

所述升降螺杆34对称设置于计量管体31外部两侧,所述升降螺杆34固定于第二进液口311与第二出液口313上,所述定位器35套于升降螺杆34上,所述定位器35中心设有与升降螺杆34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红外传感器6固定于定位器35上,所述红外传感器6位于第二柱塞33下方;所述集液管体21与计量管体31侧壁均为透明侧壁,所述计量管体31上设有计量刻度线;所述浮板38的高度与红外传感器6感光口宽度相同;

所述电机4、气缸5及红外传感器6均与外部设置的PLC控制装置电路连接;

通过旋转定位器35将红外传感器6调到所需的计量刻度上,电机4启动,曲柄滑块机构连杆24运动进行曲柄滑块运动带动第一柱塞23的来回运动,使得萃取槽1内液体通过水管215被打到集液管2中,当集液管2内压力过大时,会将第二进液口311上的液口门314撑起,液体进入计量管3中计量,浮板38受到浮力上升,当浮板38完全遮挡红外传感器6射线时,红外传感器3发出信号,通过外部PLC控制装置使得电机4停止转动,集液管2内压力变小,而弹簧315弹性较大,使得液口门314迅速关上;同时气缸5收到信号,压缩第二柱塞33,第二出液口313上液口门314受到压力打开,排出液体,气缸5伸到尽头会重新回到原来的地方,第二出液口313的液口门314受到弹力关闭,萃取完毕后,打开清洗口212阀门,使清洗液进入集液管2和计量管3中进行清洗,计量管3中液体得到准确的计量,全程自动化操作,减少对工人造成伤害,以及不需要拆解液体计量输送装置进行清洗,操作简单灵活。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213上设有防滑滚纹216,便于打开阀门213进行清洗,减少对清洗口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片36下端竖直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柱塞33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361并通过螺钉固定,当计量的液体过高时,可以缩短第二柱塞33的高度,减少了需要更换柱塞杆和柱塞的步骤,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液口214与第二进液口311连接处设有密封胶圈312,防止液体传输的过程中流出液体计量输送装置,造成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地,所述液口门314底端设有密封层316,液口门314在关闭时可以防止液体从液口门314底端缝隙流出,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