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炉真空室下方煤气烘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5513发布日期:2018-09-01 03:50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烘烤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RH炉真空室下方煤气烘烤装置及其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RH烘烤是真空精炼生产工序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用于新砌、冷修、干燥、周转以及在线快速升温的各种RH真空烘烤。烘烤装置的性能对钢水温度、炼钢作业率、炉龄等都有很大的影响。RH烘烤介于炼钢和铸钢两个主要生产工序之间,RH炉烘烤温度的高低对协调整体生产有重要作用,对连铸生产的意义更加重大。从炼钢工序到连铸工序的钢水运转中钢水的热能损失很大,如果不采用烘烤方法,补偿钢水的热能损失,保证钢水浇注时的温度,势必要提高钢水的出钢温度,但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1)延长冶炼时间,增加原料消耗,提高炼钢成本;(2)加快炉衬被腐蚀的速度,缩短炉龄。

目前传统的RH炉真空室烘烤装置普遍采用顶枪烘烤,顶枪烘烤的燃料一般为液化气,烘烤成本高,并且顶枪由真空室的上方插入式,顶枪下方的火焰向上燃烧,导致真空室的下部烘烤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烘烤温度均匀、成本低、烘烤效率高的RH炉真空室下方煤气烘烤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RH炉真空室下方煤气烘烤装置,包括支撑柱,燃气管道,支撑柱通过法兰盘固定在现场地面上,支撑柱的上部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通过齿轮组与电机连接;旋转轴上安装有旋转臂,旋转臂的端部安装有燃烧器,旋转臂上还设置有燃气管道,燃气管道上安装有盲板阀,手动闸阀、压力变送器、煤气快切阀和煤气调节阀,燃气管道外接氮气吹扫设备,燃烧器外接压缩空气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室下方烘烤,火焰自下而上,烘烤充分,真空室受热均匀,本实用新型的燃料采用煤气,成本低廉;对燃气管路增加部分安全切断装置及连锁设置,保证了煤气的安全使用,烘烤时燃烧器旋转到真空室下方,不需要烘烤时旋转至非工作区,不妨碍钢车进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优选方案是:

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旋转轴上部设置的从动齿轮啮合。

氮气吹扫设备通过金属软管与燃气管道连接,燃烧器通过金属软管和燃烧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燃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法兰盘1;支撑柱2;旋转轴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电机6;旋转臂7;燃气管道8;盲板阀9;手动闸阀10;压力变送器11;煤气快切阀12;煤气调节阀13;燃烧器14;氮气吹扫设备15;压缩空气管道16;氮气控制阀17;真空室18;进火口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3:

一种RH炉真空室下方煤气烘烤装置,由支撑柱2和燃气管道8组成,支撑柱2通过法兰盘1固定在现场地面上,支撑柱2的上部设置有旋转轴3,旋转轴3上部设置的从动齿轮5与电机6的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4啮合;旋转轴3上安装有旋转臂7,旋转臂7的端部安装有燃烧器14,燃烧器14采用碳化硅高性能电点火器,燃烧器14通过金属软管外接压缩空气管道16。

旋转臂7上还设置有燃气管道8,燃气管道8随旋转臂7的转动而转动,燃气管道8通过金属软管与氮气吹扫设备15连接,燃气管道8上依次安装有盲板阀9、手动闸阀10、压力变送器11、煤气快切阀12、煤气调节阀13;煤气调节阀13和燃烧器14之间安装火焰检测器,煤气由进火口19进入至燃烧器14内,通过点火装置对燃烧器14点火对真空室18内进行烘烤。

本发明在应用时,(1)操作人员现场检查盲板阀9和手动闸阀10是否打开,检查燃气管道8是否完好、不泄露煤气,煤气压力值是否处于正常范围8~15KPa内,旋转传动机构是否完好;

(2)启动现场的控制箱的旋转臂7正转开关按钮,将旋转臂7旋转至真空室18下方,待燃烧器14的烧嘴正对真空室18的进火口19时停止旋转;

(3)开启控制箱上的燃烧器开关,设定燃烧器14点火装置启动10分钟后自行关闭,然后打开煤气快切阀12,将煤气调节阀13开到10%,引燃火焰,点火完成;

(4)点火完成后,观察火焰燃烧状态,火焰燃烧稳定后,通过调节煤气调节阀13控制温度;

(5)关火时首先断开压缩空气管道16与燃烧器14的连接,依次关闭煤气快切阀12和煤气调节阀13,火焰熄灭后打开氮气控制阀17用氮气吹扫燃气管道进行煤气和氮气的气体置换,启动控制箱的旋转臂7回转开关按钮,旋转臂7回到初始待机位置停止,以备下次使用。

煤气压力低于警报值时,盲板阀9自行切断,手动闸阀10的设置主要为烘烤装置临时起停时切断煤气提供安全保障,煤气快切阀12的作用为检测压力的压力变送器报警后、燃烧器意外熄火后对煤气的切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不限于此,任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本技术方案技术特征等同的变化或替代,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