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除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7112发布日期:2018-09-18 21:42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膜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持除膜机。



背景技术:

Low-e中空玻璃是一种新型的特种节能玻璃,是由两片玻璃(一片白玻,一片Low-e镀膜玻璃)通过间隔框和密封胶用专用设备压合成一片四周密封,内部中空的玻璃。此外,由于可以控制阳光的投射以及降低太阳光的辐射,Low-e中空玻璃还能起到节能的效果。但是,由于Low-e镀膜玻璃本身的特性,其镀膜面不能长期和大气接触,否则会被氧化以致破坏该膜层的功能。因此,在制造Low-e中空玻璃的过程中,为了保护其中镀膜玻璃的膜层,在将白玻和Low-e镀膜玻璃压合成Low-e中空玻璃前,必须对Low-e镀膜玻璃的边部进行除膜,以保证压合成Low-e中空玻璃后膜层与大气完全隔离,从而保证Low-e中空玻璃膜层的特性,获得较佳质量的产品。

目前,国内只有少部分有实力的大型玻璃加工企业有能力制作Low-E中空玻璃,其原因就是因为除膜问题。一般情况下,Low-e镀膜玻璃的边部除膜是在Low-e中空玻璃生产线上自动完成的。但是,生产线都是生产批量性的常规矩形规格的玻璃,对于一些特殊的异型玻璃,通常难于在生产线上完成边部除膜,而必须离线进行手动除膜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目前,公告号为CN10200938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动除膜机,它包括气动机,所述的气动机的输出端连接的除膜轮,特征是:它还包括在气动机设有一个连接支架,所述的连接支架一端活动连接除膜宽度调节装置;所述的除膜宽度调节装置是丝杆上活动设置一靠轮,所述的靠轮的两端设置并紧螺母。

这种手动除膜机虽然能够对异形玻璃进行除膜,但是若异形玻璃的除膜宽度不同时,需要通过调节螺母在丝杆上的位置来调节靠轮的位置,从而实现对除膜宽度的调节,由于这种调节过程较慢,导致除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手持除膜机,在需要对除膜宽度进行调节时,其能够直接对靠轮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提高除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手持除膜机,包括外壳、电机和除膜轮,所述电机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外壳连接除膜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膜宽度调节装置,所述除膜宽度调节装置包括丝杠、螺母座、靠轮和旋转把手,所述丝杠通过连接架连接于外壳,所述螺母座套设在丝杠上,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平行于丝杠,且限位杆贯穿螺母座,所述靠轮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轴线与靠轮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靠轮通过第一通孔套设于螺母座的外表面,所述螺母座与靠轮之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把手连接于丝杠。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架上还设有平行于丝杠的刻度尺。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把手与丝杠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丝杠上设有卡槽,所述旋转把手上设有卡块,所述卡块卡嵌在卡槽内。

进一步设置:所述外壳上设有手提把手。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杆的端部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架与外壳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架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所述外壳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二通孔与螺纹孔啮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转动旋转把手带动丝杠转动,丝杠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螺母座移动,螺母座的移动带动靠轮移动,从而实现直接对靠轮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提高了除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用于体现靠轮与螺母座之间位置关系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用于体现丝杠与旋转把手之间连接关系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外壳;2、电机;3、除膜轮;4、除膜宽度调节装置;41、丝杠;42、母座;43、靠轮;44、旋转把手;6、连接架;7、限位杆;8、轴承;9、刻度尺;10、卡块;11、卡槽;12、手提把手;13、限位块;14、第一通孔;15、第二通孔;16、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手持除膜机,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手持除膜机,包括外壳1、电机2、除膜轮3和除膜宽度调节装置4,外壳1上设有手提把手12,电机2设置在外壳1内,电机2的输出轴贯穿外壳1连接除膜轮3;除膜宽度调节装置4包括丝杠41、螺母座42、靠轮43和旋转把手44,丝杠41通过连接架6连接于外壳1,连接架6与外壳1之间通过螺栓16连接,连接架6上设有若干个第二通孔15,本实施例中,第二通孔15设置为三个,外壳1上设有螺纹孔,螺栓16穿过第二通孔15与螺纹孔啮合,螺母座42套设在丝杠41上,靠轮43上设有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的中心轴线与靠轮43的中心轴线重合,靠轮43通过第一通孔14套设于螺母座42的外表面,螺母座42与靠轮43之间通过轴承8连接,如图1和图3所示,旋转把手44连接于丝杠41,且旋转把手44与丝杠41之间可拆卸连接,丝杠41上设有卡槽11,旋转把手44上设有卡块10,卡块10卡嵌在卡槽11内,接架上设有平行于丝杠41的限位杆7,且限位杆7贯穿螺母座42,限位杆7的端部设有限位块13,避免螺母座42在移动过程中脱离限位杆7,连接架6上还设有平行于丝杠41的刻度尺9。

实施过程:在需要对除膜宽度进行调节时,转动旋转把手44,旋转把手44的转动带动丝杠41转动,丝杠41的转动带动螺母座42移动,螺母座42的移动带动靠轮43移动,从而实现直接对靠轮43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工作人员根据异形玻璃的除膜宽度参照刻度尺9直接将靠轮43调节至适当位置,避免反复调节,影响除膜效率。

将靠轮43的位置调节好后麻将旋转把手44从丝杠41上拆卸下来,使卡块10与卡槽11分离,避免转动把手转动改变靠轮43在丝杠41上的位置。

根据异形玻璃的厚度对靠轮43与除膜轮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将螺栓16从外壳1上拆卸下来,改变连接架6与外壳1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异形玻璃的厚度使相应的第二通孔15对准螺纹孔,再将螺栓16穿过第二通孔15与螺纹孔啮合,完成对靠轮43与除膜轮3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