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法铸造型砂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6882发布日期:2018-11-30 20:35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V法铸造型砂的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法铸造线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V法铸造型砂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V法铸造亦称负压铸造,因取英文Vacuum(真空)一词的字头“V”而得名,它区别于传统砂铸最大的优点是不使用粘合剂。V法铸造是通过密封砂箱,靠真空抽气装置抽出铸型内空气,铸型内外有压力差,使干砂密实,形成所需型腔,经下芯、合箱、浇注抽真空使铸件凝固,解除负压,型砂随之溃散而获得铸件。

公告号为CN20326552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级水冷落砂器,它包含落砂筛网、落砂器、冷却水管、进水管、出水管和存水腔, 落砂器的上方设置有落砂筛网, 落砂器的内部设置有数根冷却水管, 落砂器的两侧设置有存水腔, 存水腔的一侧上方与出水管连通,存水腔的另一侧下方与进水管连通。

上述这种一级水冷落砂器,当传统的铸件在脱模室内进行开模的过程中,密封砂箱经机械手翻倒后其内部的型砂落入至水冷落砂器内,与冷水管壁、存水腔壁接触进行冷热交换,降低了砂温。但是在密封砂箱的倾倒过程中,位于铸件处的型砂量较多,型砂在翻倒进入至落砂器内时会分布不均匀,这就导致了型砂整体的冷却不均,使得密实度较大处的型砂温度仍然较高,从而无法对同一批次的型砂进行后续的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V法铸造型砂的回收装置,具有型砂能够均匀冷却,从而方便后续对其进行循环使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V法铸造型砂的回收装置,包括上端开口的落砂器,所述落砂器呈方形结构,所述落砂器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上搭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落砂器内部分为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

所述上部区域内设有储砂箱,所述下部区域内设驱动电机和由驱动电机驱动的振动组件,所述储砂箱受振动组件驱使振动;

所述储砂箱内设有若干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的两端均穿出落砂器并分别连接有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总管往冷却水管内通入冷却水源,当型砂落入至储砂箱内时由冷却水管对其进行预冷,同时驱动电机驱使振动组件工作,并使得储砂箱不断的振动,使得其内部的型砂能够逐渐以平铺的方式向上堆积,并与冷却水管进行充分接触后均匀冷却,从而方便了后续型砂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装置包括主动轴和两个偏心块一;

所述下部区域内设有支架,所述主动轴的一端穿过支架与驱动电机的转子同轴固定,所述支架位于主动轴的中点处;

两个所述偏心块一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并与主动轴固定,当偏心块一转动至最高点时,所述分隔板的下侧与偏心块一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一驱动主动轴转动,从而使偏心块一转动,并带动分隔板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使储砂箱进行上下振动,使储砂箱内的型砂受振动的作用而逐渐以平铺的方式堆积,从而使得型砂与冷却水管进行冷热交换后能够均匀冷却,方便了后续型砂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穿设有主动轴等高的从动轴,所述支架位于从动轴的中点处,所述从动轴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偏心块二;

所述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从动轴上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电机一驱使主动轴转动时,从动轴会通过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的配合而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偏心块二转动,并与偏心块一共同作用于分隔板,进一步增加了储砂箱上下振动的幅度,使型砂堆积时的分散程度更加均匀,进而使得其冷却效果更加优异。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块一与偏心块二作相对且同步的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偏心块一与偏心块二相对且同步旋转,能够使分隔板振动时受力均衡,使得储砂箱不易产生倾角过大的现象,从而使型砂即将装满时不易从储砂箱内倾翻。

进一步的,所述储砂箱与分隔板之间设有若干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一端与储砂箱的下侧固定,另一端与分隔板的上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弹簧使分隔板与储砂箱之间形成柔性接触,同时支撑弹簧能够通过自身动能与弹性势能的不断转换,使储砂箱始终保持振动状态,节约了外界的动力源。

进一步的,所述落砂器的上端开口处盖设有格栅板,所述格栅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网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铸件翻倒时靠近铸件的部位温度较高,容易产生烧结现象,格栅板上的网格能够阻挡较大的型砂块,使其不易直接落入至储砂箱内而影响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板内部中空,所述格栅板一端通过连接水管与进水总管连通,另一端与出水总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格栅板内通入冷却水源能够使得型砂在从密封砂箱落入至格栅板的表面时即可开始进行冷却,从而减少了型砂到达冷却温度的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网格内均设置有滤砂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砂网能够阻挡较小的杂质颗粒,使其不易直接进入储砂斗而夹杂在型砂内,进而使得后续的铸件浇铸时不易产生缺陷等不良现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主动轴驱使偏心块一,能够抵触分隔板使储砂箱上下振动,使储砂箱内的型砂分散均匀,进而使得冷却水管的冷却效果更加优异;

2.通过偏心块二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加储砂箱的振动频率,使型砂堆积时的平铺效果更好;

3.通过将格栅板设置为内部中空,能够进一步对型砂进行预冷,使得整个装置的冷却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落砂器与储砂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落砂器;11、凸缘;111、分隔板;12、上部区域;13、下部区域;131、支架;2、储砂箱;3、驱动电机;4、振动组件;41、主动轴;42、偏心块一;43、从动轴;44、偏心块二;45、驱动齿轮;46、从动齿轮;5、冷却水管;51、连接水管;6、进水总管;7、出水总管;8、支撑弹簧;9、格栅板;91、网格;911、滤砂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V法铸造型砂的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整体结构呈方形的落砂器1。落砂器1的上端开口并盖设有内部中空的格栅板9,格栅板9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网格91,网格91内设置有滤砂网911。

如图2所述,在落砂器1的内壁环绕设置有凸缘11,凸缘11上搭设有分隔板111,分隔板111将落砂器1内部划分为上部区域12和下部区域13。在落砂器1内并位于上部区域12处套设有储砂箱2,储砂箱2内并排设置有若干U形冷却水管5。在落砂器1的相对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进水总管6和出水总管7,冷却水管5的两端分别与进水总管6和出水总管7连通,同时格栅板9的两端也通过连接水管51分别与进水总管6和出水总管7连通。

如图2所示,在储砂箱2与分隔板111之间设有若干支撑弹簧8,支撑弹簧8的一端与储砂箱2的下侧固定,另一侧与分隔板111的上侧固定。在下部区域13内设有驱动电机3和振动装置,驱动电机3驱动振动装置使储砂箱2上下振动,该振动装置包括主动轴41、偏心块一42、从动轴43和偏心块二44。在下部区域13的中心位置处固定设置有支架131,主动轴41通过轴承(图中未示出)穿设于支架131上并与其转动连接,支架131处在主动轴41的中点处。驱动电机3安装于下部区域13的一侧,主动轴41与驱动电机3的转子固定连接;两个偏心块一42分别位于支架131的左右两侧并分别与主动轴41固定,两个偏心块一42的初始状态相同。

如图2所示,从动轴43穿设在支架131上并与主动轴41位于同一高度,且从动轴43穿过支架131时,支架131同样位于从动轴43的中点处。从动轴43的长度小于主动轴41,在从动轴43的两端设有与偏心块一42相同的偏心块二44。在主动轴41上设有驱动齿轮45,同时从动轴43上设有与驱动齿轮45啮合的从动齿轮46。当驱动电机3驱使主动轴41转动时,通过驱动齿轮45与从动齿轮46的配合,使得从动轴43与主动轴41呈相对且同步转动,此时偏心块一42与偏心块二44也呈相对且同步转动。当偏心块一42与偏心块二44转动至最高点时,分隔板111被顶起并脱离凸缘11。

具体实施过程:进水总管6通入冷却水源先使整个冷却水管5降到一定的温度,对密封砂箱进行开箱取模时,机械手翻倒密封砂箱使得铸件和型砂分离,型砂内较大的烧结块以及夹杂的细小杂质颗粒会被滤砂网911阻挡,较细的型砂则落入至储砂箱2内。当烧结的型砂在格栅板9上堆积过多时,可利用其他工具将其捣碎,以便其能快速落至储砂箱2内。

驱动电机3启动,偏心块一42和偏心块二44会作相对且同步转动,二者会间歇式与分隔板111抵触,使其进行上下往复移动。由于支撑弹簧8受分隔板111与储砂箱2相互挤压,弹性势能与动能会不断地相互转换,储砂箱2会随之上下振动。型砂落入储砂箱2内后不断地与冷却水管5进行冷热交换,且由于受振动的作用,型砂在储砂箱2内堆积时会向四周自由平铺,使得其能够被均匀冷却。当储砂箱2装满型砂时,通过储砂箱2两侧的吊耳将其从落砂器1内提出,并将冷却后的型砂倒入其他容器内进行后续的循环利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