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销套淬火喷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3840发布日期:2018-12-07 23:1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销套淬火喷水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喷水套,尤其涉及一种履带销套淬火喷水套。



背景技术:

履带销套是连接每节履带的必备零件,本节的销子穿在上一节的销套中,销子和销套之间可以自由转动,起到连接履带链节的作用。履带销套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疲劳断裂,因为履带销套经过淬火后,硬度显著提高,但是淬火过程中冷却不均匀,容易造成内部组织不均匀,抗疲劳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销套淬火喷水套,提供一种淬火效果更好,结构更加合理的履带销套淬火喷水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履带销套淬火喷水套,包括腔体、内喷头、外喷水腔Ⅰ、外喷水腔Ⅱ、进水口Ⅰ、进水口Ⅱ、进水口Ⅲ和管道,所述的腔体中部设置有淬火仓,所述的淬火仓的上部设置有导向条,腔体底部设置有导流孔,所述的内喷头表面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水孔,内喷头设置在淬火仓中,所述的外喷水腔Ⅰ设置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外喷水腔Ⅰ表面设置有呈预定角度的喷水孔,外喷水腔Ⅰ设置在淬火仓的外部,所述的外喷水腔Ⅱ设置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外喷水腔Ⅱ表面设置有呈预定角度的喷水孔,外喷水腔Ⅱ设置在外喷水腔Ⅰ的外部,所述的进水口Ⅰ通过管道与外喷水腔Ⅰ相连接,所述的进水口Ⅱ通过管道与内喷头相连接,所述的进水口Ⅲ通过管道与外喷水腔Ⅱ相连接。

外喷水腔Ⅱ上部设置有挡水板,保证淬火水向下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内外喷水腔结构,对履带销套同时淬火,淬火效果更好,履带销套的组织结构更加均匀,提高了履带销套的力学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腔体,11、淬火仓,12、导向条,13、导流孔,2、内喷头,3、外喷水腔Ⅰ,4、外喷水腔Ⅱ,41、挡水板,5、进水口Ⅰ,6、进水口Ⅱ,7、进水口Ⅲ,8、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履带销套淬火喷水套,包括腔体1、内喷头2、外喷水腔Ⅰ3、外喷水腔Ⅱ4、进水口Ⅰ5、进水口Ⅱ6、进水口Ⅲ7和管道,所述的腔体1中部设置有淬火仓11,所述的淬火仓11的上部设置有导向条12,腔体1底部设置有导流孔13,所述的内喷头2表面设置有预设数量的喷水孔,内喷头2设置在淬火仓11中,所述的外喷水腔Ⅰ3设置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外喷水腔Ⅰ3表面设置有呈预定角度的喷水孔,外喷水腔Ⅰ3设置在淬火仓11的外部,所述的外喷水腔Ⅱ4设置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外喷水腔Ⅱ4表面设置有呈预定角度的喷水孔,外喷水腔Ⅱ4设置在外喷水腔Ⅰ3的外部,所述的进水口Ⅰ5通过管道与外喷水腔Ⅰ3相连接,所述的进水口Ⅱ6通过管道与内喷头2相连接,所述的进水口Ⅲ7通过管道与外喷水腔Ⅱ4相连接。

外喷水腔Ⅱ4上部设置有挡水板41,保证冷却水向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工件8通过导向条12放入淬火仓11中,内喷头2位于工件8的内孔中,冷却水分别从进水口Ⅰ5、进水口Ⅱ6、进水口Ⅲ7进入外喷水腔Ⅰ3、内喷头2、外喷水腔Ⅱ4,冷却水从内喷头2的喷水孔均匀射出对工件8的内孔淬火,同时冷却水从外喷水腔Ⅰ3和外喷水腔Ⅱ4的喷水均匀孔射出对工件8的外表面淬火,挡水板41挡住冷却水向上运动,外喷水腔Ⅰ3和外喷水腔Ⅱ4的喷水孔呈预定角度,既能保证淬火效果也能使大部分淬火之后的冷却水从导流孔13中流出,淬火结束之后,工件8通过导向条12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内外喷水腔结构,对履带销套同时淬火,淬火效果更好,履带销套的组织结构更加均匀,提高了履带销套的力学性能。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