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4694发布日期:2018-12-21 20:33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钒氮合金球生产过程中,由于制球工艺、烧结工艺等环节,使钒氮合金球表面粗糙,钒氮合金球表面不光滑,不仅外观不美观,而且在输送、装袋、运输过程中,容易造成脱粉、相互磨损等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造成材料浪费,而且对钒氮合金球造成二次磨损,非常不利。

由于钒氮合金球呈球状,且粒径较小,打磨非常不便,传统的打磨方式效率也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钒氮合金球进行高效打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本打磨设备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具有一入料斗,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打磨带一和打磨带二,所述打磨带一通过传动辊一和传动辊二相连,所述打磨带二通过传动辊三和传动辊四相连,所述打磨带一的内侧面为打磨面一,所述打磨带二的内侧面为打磨面二,所述打磨面一和打磨面二之间呈一开口朝上的V型结构,所述打磨面一与地面垂直,所述传动辊四位于传动辊一和传动辊二之间,所述传动辊四与打磨面一之间形成一咽部;所述打磨面一的移动方向与入料方向相反。

将待打磨的钒氮合金球从入料斗加入到箱体内,打磨带一和打磨带二对钒氮合金球进行打磨,由于其移动方向与入料方向相反,使钒氮合金球在打磨带一和打磨带二之间翻滚,不断的切换打磨位置,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打磨效果,部分钒氮合金球从咽部掉入箱体内,对其进行收集之后在次加入到入料斗,如此反复,直至所有钒氮合金球均被打磨至较为理想的状态。

由于传动辊四位于传动辊一和传动辊二之间,也就是说打磨带二的下端位于打磨带一的中部,且咽部位于该位置处,该咽部在打磨带一不受挤压的情况下,钒氮合金球不能通过,只有挤压打磨带一才能够使钒氮合金球滑出,从而使所有从咽部滑出的钒氮合金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打磨,避免遗漏,经过多轮打磨之后,各钒氮合金球均能够具有较好的打磨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中,所述打磨带二由若干打磨条组成,相邻打磨条之间形成滤缝。

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钒氮合金粉末进行收集,避免其混入打磨好的钒氮合金球中,打磨带二由多条打磨条组成,相邻打磨条之间具有滤缝,以便于钒氮合金粉末滤出。

多条打磨条的设置,还可以增大钒氮合金球在打磨面一和打磨面二之间的搅拌强度,使打磨效率更高。

在上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中,所述打磨带表面具有与打磨带运动方向逐渐呈锐角的凸筋。

凸筋可以对钒氮合金球进行导向,使其横向翻滚,以提高钒氮合金球在打磨区域内的搅拌效果。

在上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中,所述箱体内固定设置有位于传动辊四下方的隔板,所述隔板与打磨面一之间形成下料通道。

隔板将箱体的下半段分隔为下料通道和钒氮合金粉的储存区域,使两者隔离开。

在上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中,所述入料斗包括片状的导流板一和导流板二,所述导流板一的下端和导流板二的下端之间形成一下料口,所述传动辊一位于导流板一的下方,所述传动辊三位于导流板二的下方。

这一设置,可以避免打磨过程中钒氮合金球回料,而且能够使打磨带一和打磨带二受挤压程度增大,增大钒氮合金球在打磨面一和打磨面二之间的摩擦强度,提高打磨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钒氮合金球打磨设备中,所述传动辊一、传动辊二、传动辊三和传动辊四之间通过皮带相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打磨设备的截面图。

图2是本打磨设备中打磨带一和打磨带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11、隔板;2、入料斗;21、导流板一;22、导流板二;3、打磨带一;31、传动辊一;32、传动辊二;33、打磨面一;4、打磨带二;41、传动辊三;42、传动辊四;43、打磨面二;44、打磨条;45、凸筋;5、咽部;6、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打磨设备包括一箱体1,箱体1的上端具有一入料斗2,箱体1内设置有打磨带一3和打磨带二4,打磨带一3通过传动辊一31和传动辊二32相连,打磨带二4通过传动辊三41和传动辊四42相连,打磨带一3的内侧面为打磨面一33,打磨带二4的内侧面为打磨面二43,打磨面一33和打磨面二43之间呈一开口朝上的V型结构,打磨面一33与地面垂直,传动辊四42位于传动辊一31和传动辊二32之间,传动辊四42与打磨面一33之间形成一咽部5;打磨面一33的移动方向与入料方向相反。

将待打磨的钒氮合金球从入料斗2加入到箱体1内,打磨带一3和打磨带二4对钒氮合金球进行打磨,由于其移动方向与入料方向相反,使钒氮合金球在打磨带一3和打磨带二4之间翻滚,不断的切换打磨位置,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打磨效果,部分钒氮合金球从咽部5掉入箱体1内,对其进行收集之后在次加入到入料斗2,如此反复,直至所有钒氮合金球均被打磨至较为理想的状态。

由于传动辊四42位于传动辊一31和传动辊二32之间,也就是说打磨带二4的下端位于打磨带一3的中部,且咽部5位于该位置处,该咽部5在打磨带一3不受挤压的情况下,钒氮合金球不能通过,只有挤压打磨带一3才能够使钒氮合金球滑出,从而使所有从咽部5滑出的钒氮合金球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打磨,避免遗漏,经过多轮打磨之后,各钒氮合金球均能够具有较好的打磨效果。

如图2所示,打磨带二4由若干打磨条44组成,相邻打磨条44之间形成滤缝。

在打磨过程中,需要对钒氮合金粉末进行收集,避免其混入打磨好的钒氮合金球中,打磨带二4由多条打磨条44组成,相邻打磨条44之间具有滤缝,以便于钒氮合金粉末滤出;多条打磨条44的设置,还可以增大钒氮合金球在打磨面一33和打磨面二43之间的搅拌强度,使打磨效率更高。

打磨带二表面具有与打磨带二运动方向逐渐呈锐角的凸筋45;凸筋45可以对钒氮合金球进行导向,使其横向翻滚,以提高钒氮合金球在打磨区域内的搅拌效果。

箱体1内固定设置有位于传动辊四42下方的隔板11,隔板11与打磨面一33之间形成下料通道;隔板11将箱体1的下半段分隔为下料通道和钒氮合金粉的储存区域,使两者隔离开。

如图1所示,入料斗2包括片状的导流板一21和导流板二22,导流板一21的下端和导流板二22的下端之间形成一下料口,传动辊一31位于导流板一21的下方,传动辊三41位于导流板二22的下方;这一设置,可以避免打磨过程中钒氮合金球回料,而且能够使打磨带一3和打磨带二4受挤压程度增大,增大钒氮合金球在打磨面一33和打磨面二43之间的摩擦强度,提高打磨效率;传动辊一31、传动辊二32、传动辊三41和传动辊四42之间通过皮带6相连。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