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8311发布日期:2019-03-14 00:0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丝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



背景技术:

退火是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指的是将金属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持足够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目的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减少变形与裂纹倾向;细化晶粒,调整组织,消除组织缺陷,准确的说,退火是一种对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而且新材料的退火目的也与传统金属退火存在异同。

然而,现有的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金属丝在加热过程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从而导致金属丝的生产质量变低,另一方面,金属丝受热不均,易导致金属丝出现弯折现象,进一步影响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包括壳体、导热管和电热丝,所述壳体的内部沿水平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导热管,所述多个导热管上沿竖直方向均螺旋缠绕有电热丝,所述多个导热管中,相邻两个导热管之间均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多个导热管中,靠近壳体一侧内表壁的导热管的顶部一侧通过管道与开设在壳体上的出气口连通,靠近壳体另一侧内表壁上的导热管的底部一侧通过管道与位于壳体外部的气泵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盖板,且两个所述盖板上远离壳体的一侧均焊接有提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盖板上靠近壳体的一侧沿水平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管塞,且多个管塞分别与多个导热管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套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气泵通过管道与储气罐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多个所述连接管中,相邻两个连接管位于壳体的内部上下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启动气泵将储存在储气罐内部的氮气通入导热管的内部,从而使得导热管内部空气排尽,这样可以避免电热丝加热时被氧化,其次,电热丝是螺旋均匀分布在电热管的外表壁上,通电电热丝发热,从而使得导热管均匀受热,导热管再将热量传递至金属丝上,使得金属丝能够均匀受热,避免了金属丝因受热不均而出现弯折现象,有效的提高了电热丝的退火质量,最后,通过上下两个盖板的设置,方便金属丝的放置与取料,实用而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壳体、2-提手、3-盖板、4-气泵、5-储气罐、6-出气口、7-导热管、8-电热丝、9-连接管、10-管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金属丝生产用电退火炉,包括壳体1、导热管7和电热丝8,壳体1的内部沿水平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导热管7,多个导热管7上沿竖直方向均螺旋缠绕有电热丝8,多个导热管7中,相邻两个导热管7之间均通过连接管9连通,多个导热管7中,靠近壳体1一侧内表壁的导热管7的顶部一侧通过管道与开设在壳体1上的出气口6连通,靠近壳体1另一侧内表壁上的导热管7的底部一侧通过管道与位于壳体1外部的气泵4连通。

壳体1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盖板3,且两个盖板3上远离壳体1的一侧均焊接有提手2,盖板3上靠近壳体1的一侧沿水平方向等距设置有多个管塞10,且多个管塞10分别与多个导热管7的上下端一一对应套接,气泵4通过管道与储气罐5连通,多个连接管9中,相邻两个连接管9位于壳体1的内部上下交错设置。

储气罐5内部的气体为氮气,通过氮气的通入,可以去除导热管7内部的空气,从而避免金属丝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从而有效的提高了金属丝退火处理的加工质量,电热丝8螺旋均匀缠绕在导热管7的外表壁上,从而使得导热管7受热均匀,通过导热管7对热的良性传导,可以使得金属丝受热均匀。

工作原理:使用时,手拉位于壳体1顶部的提手2,并用力使得管塞10与导热管7脱离,再将电热丝放置在导热管7的内部,重新盖上盖板3,然后,启动气泵4将储存在储气罐5内部的氮气通入导热管7的内部,从而使得导热管7内部空气排尽,这样可以避免电热丝加热时被氧化,再将电热丝8通电,电热丝8通电发热,从而使得导热管7均匀受热,导热管7再将热量传递至金属丝上,使得金属丝能够均匀受热,避免了金属丝因受热不均而出现弯折现象,有效的提高了电热丝的退火质量,退火处理完毕,通过下拉位于壳体1底部的提手4,使管塞10与导热管7的底部分离,在重力作用下电热丝自然下落,从而可以快捷取出电热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