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弹簧接触线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007发布日期:2019-01-18 18:5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车弹簧接触线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机车弹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弹簧接触线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弹簧是减振系统中重要功能性零件,主要作用是吸收和隔离振动,提高车辆转向架在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保证乘员的舒适和安全,延长车辆零部件及钢轨的使用寿命。高速铁路机车用弹簧在机车行驶过程中,承受高频往复压缩运动,起着缓冲和减震作用,其质量好坏,对车辆平稳性,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接触线的连续性对机车弹簧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工艺是采用人工撑开支承圈间隙的位置,用手提倒角机进行接触线打磨操作。通过人工撑开支承圈间隙,效率低下,费时间,费力气,接触线打磨不连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打磨,提高效率的机车弹簧接触线打磨装置,省时省力。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机车弹簧接触线打磨装置采用的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机车弹簧接触线打磨装置,包括底座,底座设有能够升降的工作台以及设置在工作台底部用于驱动工作台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工作台设有用于放置弹簧的凹槽;所述底座竖直设有机架,机架设有用于固定弹簧的固定组件以及用于撑开支承圈的撑开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圆压头,圆压头的下端抵压弹簧,上端连接有竖直设置在机架上的第一油缸,第一油缸的缸筒与机架固接,第一油缸的活塞杆与圆压头固接;所述撑开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V型撑头,V型撑头的锥尖插入弹簧的支承圈内,V型撑头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油缸,第二油缸的缸筒与机架固接,第二油缸的活塞杆与V型撑头固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为设置在机架下端的多个升降油缸,升降油缸的缸筒固接在底座上,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固接在工作台底部。通过升降油缸的伸缩带动工作台的升降,工作时,顶升工作台至合适位置进行打磨,打磨完成后驱动工作台下降。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端设有用于将打磨完成后弹簧落料的落料口,所述工作台底部设有打磨完成后驱动工作台倾斜的多个升降油缸,工作台位于落料口位置为倾斜较低端。通过落料口的设置,当打磨完成后,驱动升降油缸控制工作台的倾斜角度,位于落料口位置的升降油缸收缩,远离落料口位置的升降油缸伸出,使得落料口位置为倾斜较低端,使得弹簧自动脱离工作台的凹槽,而后连续化打磨下一个弹簧,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撑开组件,第二油缸伸出驱动V型撑头的锥尖插入弹簧的支承圈间隙内,通过带有锥尖的V型撑头的设置,方便插入支承圈间隙内撑开支承圈,保证了打磨接触线时的的空间要求,无需人工撑开,省时省力,弹簧的支承圈被撑开后,此时,进行对接触线打磨,打磨完成后,第二油缸收缩,使得V型撑头从支承圈的间隙内脱离出来,弹簧自动复位;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组件,第一油缸驱动圆压头抵压弹簧,在打磨过程中防止弹簧的窜动,方便接触线的打磨,提高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支承圈撑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磨完成后的状态图;

图3为工作台结构图。

其中,1机架,2第一油缸,3圆压头,4第二油缸,5V型撑头,6弹簧,7凹槽,8工作台,9升降油缸,10底座,11落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3所示,一种机车弹簧接触线打磨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设有能够升降的工作台8以及设置在工作台8底部用于驱动工作台8升降的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为设置在机架1下端的多个升降油缸9,升降油缸9的缸筒固接在底座10上,升降油缸9的活塞杆固接在工作台8底部;工作台8设有用于放置弹簧6的凹槽7,凹槽7的一端设有用于将打磨完成后弹簧6落料的落料口11,工作台8底部设有打磨完成后驱动工作台8倾斜的多个升降油缸9,工作台8位于落料口11位置为倾斜较低端,位于落料口11的位置的升降油缸9收缩,远离落料口11位置的升降油缸9伸出;底座10竖直设有机架1,机架1设有用于固定弹簧6的固定组件以及用于撑开支承圈的撑开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8上方的圆压头3,圆压头3的下端抵压弹簧6,上端连接有竖直设置在机架1上的第一油缸2,第一油缸2的缸筒与机架1固接,第一油缸2的活塞杆与圆压头3固接;撑开组件包括设置在工作台8上方的V型撑头5,V型撑头5的锥尖插入弹簧6的支承圈内,V型撑头5的上端连接有第二油缸4,第二油缸4的缸筒与机架1固接,第二油缸4的活塞杆与V型撑头5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与原理:将弹簧6放到工作台8的凹槽7上,通过启动升降油缸9工作,将工作台8抬升至合适的位置,同时,第一油缸2伸出驱动圆压头3自动向下伸出,压着弹簧6,接着,通过第二油缸4伸出驱动V型撑头5向下伸出,在支承圈锲入,进行支承圈端部间隙撑开处理,而后,工人进行接触线打磨工作,结束后,通过第二油缸4收缩驱动V型撑头5先自动复位,然后,第一油缸2收缩驱动圆压头3自动复位,此时,升降油缸9驱动工作台8下降底座10平面,继续驱动升降油缸9工作,靠近落料口11位置的升降油缸9收缩,远离落料口11位置的升降油缸9伸出,使得工作台8形成倾斜,并且落料口11为倾斜较低端,使得弹簧6能够沿着倾斜的工作台8自动脱离凹槽7,而后连续化打磨下一个弹簧6,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