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1734发布日期:2019-01-08 22:17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共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



背景技术:

模具的顶出结构用于将产品从模具中顶出,现有的压铸模具的一般会把顶针孔设置在型腔中,通过将顶针直接顶在样品上,从而实现脱模。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会破坏样品的外形,因为顶针在把样品的顶出过程中会在样品上留下顶针印,影响样品的外观,不被客户或样品终端使用者所接受,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保证样品外观完整美观,无顶针印痕迹,操作简单,模具顶出顺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包括前模、顶针、顶针座和导向柱,所述前模包括垃圾包腔、顶针孔和型腔,型腔周围设有若干垃圾包腔,所述垃圾包腔与型腔通过流通槽相连通,所述垃圾包腔中心设置有顶针孔,顶针座上设有与顶针孔相匹配的顶针,所述顶针座与导向柱相垂直且可在导向柱上下滑动,用于带动顶针在顶针孔内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垃圾包腔为方形、圆形或其任意组合;

优选地,所述垃圾包腔为8个或11个;

优选地,所述顶针孔为圆柱形孔且内孔径与顶针外径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型腔的形状与转接件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顶针通过与垃圾包接触进而将样品顶出完成脱模,再将垃圾包腔产生的多余的垃圾包切除,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顶针破坏样品的外表面残留顶针印的问题,保证了样品外观的完整性,只需一次顶出即可实现脱模,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前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的垃圾包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前模 2.垃圾包腔 21.流通槽 3.型腔 4.顶针孔 5.顶针 6.顶针座 7.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路灯转接件压铸模具的顶出结构,包括前模1、顶针5、顶针座6和导向柱7,前模1包括垃圾包腔2、顶针孔4和型腔3,型腔3周围设有若干垃圾包腔2,垃圾包腔2与型腔3通过流通槽21相连通,垃圾包腔2中心设置有顶针孔4,顶针座6上设有与顶针孔4相匹配的顶针5,顶针座6与导向柱7相垂直且可在导向柱7上下滑动,用于带动顶针5在顶针孔4内上下移动;垃圾包腔2为方形、圆形或其任意组合,垃圾包腔2为8个或11个,垃圾包腔2可根据需求设置形状和个数。顶针孔4为圆柱形孔且内孔径与顶针5外径相匹配;型腔3的形状与转接件形状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为:将顶针座6上升至顶针5嵌入顶针孔4内,向型腔3内加注材料,由于垃圾包腔2与型腔3通过流通槽21相连通,样品成型时垃圾包腔2内的垃圾包与样品形成一体,当样品成型脱模时,顶针座6向靠近前模1方向运动,此时,顶针5也随之向靠近前模1的方向运动,随着顶针5的移动,垃圾包被顶针5顶出逐渐与垃圾包腔2分离,因为垃圾包与样品是一体的,所以样品也逐渐与型腔3分离,即可实现样品脱模,再通过机加工将垃圾包切除,方便样品脱模,且不会在样品上留下顶针印,保护了样品外管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顶针与垃圾包接触从而将样品顶出,实现脱模,样品上不会留下顶针印,可以保护样品外观的完整性,操作方便,只要一次顶出即可实现脱模,且不会破坏样品外表面。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