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铃片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768发布日期:2019-02-26 17:53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杠铃片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杠铃片抛光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杠铃片时需要对表面进行抛光,而抛光工作一般需要人工来进行,但人工抛光,耗费人力多、人工劳作强度大、作业环境恶劣、周期长、生产效率低、品质没有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杠铃片抛光机,以解决的人工抛光费时、费力、品质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杠铃片抛光机,包括支架、驱动装置、平面抛光机构和周向抛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抛光机构和周向抛光机构并排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平面抛光机构包括铰接于支架底部的第一升降杆、设置于支架中部的第一支撑装置和设置于支架顶端驱动轴上的第一抛光轮,所述第一支撑装置的一端铰接于第一升降杆顶部,另一端铰接于支架中部;所述周向抛光机构包括铰接于支架底部的第二升降杆、设置于支架中部的第二支撑装置和设置于支架顶端驱动轴上的第二抛光轮,所述第二支撑装置的一端铰接于第二升降杆顶部,另一端铰接于支架中部;所述第一抛光轮和第二抛光轮在驱动装置带动下进行工作。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和穿设在支撑底座上表面的支撑盘,在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支撑盘水平转动的第一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装置由两块夹板组成,所述两块夹板垂直设置形成放置工件的条槽,在所述条槽的一端设置一主动转轴,另一端设置一从动转轴,所述主动转轴由设置在所述夹板上的第二电机驱动,在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供从动转轴改变位置的若干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主动转轴与第二抛光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优选的,在所述支架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的周向抛光机构和平面抛光机构。

本实用新型利用平面抛光机构和周向抛光机构对杠铃片平面和周向同时进行抛光,通过调整升降杆的高度,能够抛光不同规格的杠铃片,在保证抛光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平面抛光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周向抛光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驱动装置,3、驱动轴,4、工件,5、平面抛光机构,6、周向抛光机构,51、第一升降杆,52、支撑底座,53、支撑盘,54、第一电机,55、第一抛光轮, 61、第二升降杆,62、夹板,63、主动转轴,64、从动转轴,65定位孔,66、第二电机,67,第二抛光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下述实施例仅作为说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驱动装置2、并排设置在机架上的平面抛光机构5和周向抛光机构6。

平面抛光机构5由第一抛光轮55、第一升降杆51和第一支撑装置组成。第一抛光轮55安装在机架顶部的驱动轴3上,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对工件4进行抛光;第一升降杆51的一端铰接于支架底部;第一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架中部,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升降杆51铰接;第一支撑装置由支撑底座52和支撑盘53组成,支撑盘53通过轴承穿设在支撑底座52的上表面,在支撑底座上设置第一电机54用以驱动支撑盘转动。

使用时,首先将工件4放置在支撑盘53上,根据工件4的厚度调节第一升降杆51的高度,使工件4与第一抛光轮55接触,之后启动第一电机54和驱动装置2,工件4在支撑盘53的带动下转动并与第一抛光轮55摩擦完成平面的抛光。

周向抛光机构6由第二抛光轮67、第二升降杆61和第二支撑装置组成。第二抛光轮67安装在机架顶部的驱动轴3上,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对工件4进行抛光;第二升降杆61的一端铰接于支架底部;第二支撑装置设置于机架中部,一端与机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升降杆61铰接;第二支撑装置由两块垂直放置的夹板62组成,两块夹板62并排形成放置工件5的条槽,在条槽的一端设置一主动转轴63,主动转轴63由固定在夹板62上的第二电机66驱动,工作时主动转轴的转动方向与抛光轮相反,在条槽的另一端设置一从动转轴64和若干定位孔65,从动转轴64穿设在定位孔65内。

使用时,首先将工件4放置在条槽内由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支撑,根据工件4直径的大小改变从动转轴64的位置,使工件4更加平稳,再调节第二升降杆的高度,使工件4与第二抛光轮67接触,之后启动第二电机66和驱动装置2,工件4在主动转轴63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与转动的第二抛光轮67摩擦完成周向的抛光。

为了提高抛光效率,可在机架上并排设置多个前述的周向抛光机构和平面抛光机构。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