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机械数控加工的磨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1565发布日期:2019-02-10 22:50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机械数控加工的磨床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用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机械数控加工的磨床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处理工艺中冷却液是使用量较多的辅助液,在钻、铣、磨等处理工艺中需要大量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在收集前的冷却油液不但温度较高,而且中间还掺有大量的金属碎屑,所以处理金属加工冷却液回收利用要面对两个问题,一个为降温,另一个为过滤金属碎屑,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就可以实现金属加工冷却液的回收,再次利用。

但是在长期的磨削工作中,现有的磨床冷却装置在使用冷却液对磨床进行冷却时,使用过后的冷却液多是直接流走丢弃,有些冷却液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后使杂质沉淀再进行二次利用,但是这样使用时影响使用效率,并且刚刚使用过后的冷却液温度会升高,即使过滤干净后立即使用也会影响冷却效果,而若是对整个箱体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又过于浪费并且因为冷却液不断流动制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磨床冷却装置在使用冷却液对磨床进行冷却时,使用过后的冷却液多是直接流走丢弃,有些冷却液需要放置一段时间后使杂质沉淀再进行二次利用,但是这样使用时影响使用效率,并且刚刚使用过后的冷却液温度会升高,即使过滤干净后立即使用也会影响冷却效果,而若是对整个箱体内的冷却液进行制冷又过于浪费并且因为冷却液不断流动制冷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机械数控加工的磨床冷却装置,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侧的底部设有电机罩;电机罩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主转轴穿过电机罩的顶部并与安装在收集箱内的分离桶的底部固定连接,收集箱的顶部有废液输送管,废液输送管的一端插入分离桶的内侧,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废液收集斗;收集箱的外壁上有冷却液泵托板;冷却液泵托板上安装有冷却液泵;冷却液泵的进口侧连接吸液管,吸液管插入收集箱并设置于收集箱靠近底部的位置;冷却液泵出口侧连接出液管;出液管穿过制冷机并连接到冷却液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桶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细小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桶的外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凸起环状结构,且这两个环状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排呈环形排列的滚轮,收集箱的内壁上设有与滚轮对应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在制冷机内的部分呈蛇形折回弯曲状排列。

因为这部分呈蛇形折回弯曲状排列,制冷液在制冷机内的长度较长,所以在流动过程中会进行充分降温,这样刚刚使用过的冷却液在进行过滤和降温后可迅速投入使用,提高冷却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罩底部的收集箱外壳上设置有若干透气通孔。

工作原理:对磨床进行冷却时先将冷却喷头安装在磨床刀具的一侧,将废液收集斗固定在磨床刀具的下方,然后将收集箱内加入适量的冷却液,并使冷却液的液面位于分离桶的底部下方,磨床工作时将电机、冷却液泵和制冷机开启,冷却液泵会通过吸液管将冷却液吸出并输送到出液管中,进入到出液管中时会经过在制冷机内的弯曲部分,降温过后的冷却液会通过冷却喷头向外喷出对磨床和工件进行降温,使用过后的冷却液会流入废液收集斗并通过废液输送管流入分离桶内侧,然后电机会通过主转轴带动分离桶在收集箱的内侧高速旋转,这时冷却液会因为离心作用通过分离桶上细小的通孔向外甩出并流到收集箱的底部,然后这些冷却液可继续通过冷却液泵吸出降温后重复使用,减少浪费的同时提高效率,磨削出的废渣会留在分离桶内侧,后期可从顶部向外清理出。

有效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分离桶和收集箱的设置,有利于减少浪费和提高加工效率,使用过后的冷却液会流入废液收集斗并通过废液输送管流入分离桶内侧,然后电机会通过主转轴带动分离桶在收集箱的内侧高速旋转,这时冷却液会因为离心作用通过分离桶外侧的通孔向外甩出并流到收集箱的底部内侧,然后这些冷却液可继续通过冷却液泵吸出降温后重复使用,减少浪费的同时提高效率。

制冷机和出液管的设置,有利于提高冷却效率,磨床工作时将电机、冷却液泵和制冷机开启,冷却液泵会通过吸液管将冷却液吸出并输送到出液管中,进入到出液管中时会经过在制冷机内侧的弯曲部分,因为这部分呈蛇形折回弯曲状排列,在制冷机内侧的长度较长,所以在流动过程中会进行充分降温,这样刚刚使用过的冷却液在进行过滤和降温后可迅速投入使用,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废液收集斗-1;废液输送管-2;收集箱-3;分离桶-4;主转轴-5;电机罩-6;电机-7;吸液管-8;冷却液泵托板-9;冷却液泵-10;制冷机-11;出液管-12;冷却液喷头-13;输送管固定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机械数控加工的磨床冷却装置,包括废液收集斗1、废液输送管2、收集箱3、分离桶4、主转轴5、电机罩6、电机7、吸液管8、冷却液泵托板9、冷却液泵10、制冷机11、出液管12、冷却液喷头13和输送管固定架14;收集箱3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电机罩6;电机罩6的内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一个电机7;电机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根主转轴5,且主转轴5的顶部穿过电机罩6的顶部并向上伸出;收集箱3的内侧还活动安装有一个分离桶4,且分离桶4的底部中间位置与主转轴5的顶部固定连接;收集箱3的顶部还通过四根对称的输送管固定架14固定安装有一根废液输送管2,且废液输送管2的底部设置在分离桶4的内侧;废液输送管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废液收集斗1;收集箱3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设置有一个冷却液泵托板9;冷却液泵托板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一个冷却液泵10;冷却液泵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吸液管8,且吸液管8的另一侧嵌入到收集箱3的底部内侧;冷却液泵1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液管12;出液管12的另一侧穿过制冷机11的内侧并从制冷机11的另一侧向外伸出,且出液管12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一个冷却液喷头13。

其中,所述分离桶4为可旋转式结构,且分离桶4的外壁上设置有若干细小的通孔,使用过后的冷却液会流入废液收集斗1并通过废液输送管2流入分离桶4内侧,然后电机7会通过主转轴5带动分离桶4在收集箱3的内侧高速旋转,这时冷却液会因为离心作用通过分离桶4外侧的通孔向外甩出并流到收集箱3的底部内侧,然后这些冷却液可继续通过冷却液泵10吸出降温后重复使用,减少浪费的同时提高效率。

其中,所述分离桶4的外侧设置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凸起环状结构,且这两个环状结构的外侧均设置有两排呈环形排列的滚轮,收集箱3的内壁上也设置有与滚轮对应的环形凹槽,这样在分离桶4转动时这两个凸起环外侧的滚轮也会在收集箱3的内侧转动,减小阻力的同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其中,所述出液管12在制冷机11内侧的部分呈蛇形折回弯曲状排列,磨床工作时将电机7、冷却液泵10和制冷机11开启,冷却液泵10会通过吸液管8将冷却液吸出并输送到出液管12中,进入到出液管12中时会经过在制冷机11内侧的弯曲部分,因为这部分呈蛇形折回弯曲状排列,在制冷机11内侧的长度较长,所以在流动过程中会进行充分降温,这样刚刚使用过的冷却液在进行过滤和降温后可迅速投入使用,提高冷却效率。

其中,所述电机罩6底部位置的收集箱3外壳上设置有若干透气通孔,在电机7工作时会产生少量热量,这些热量可以通过底部的这些透气孔向外散出,延长电机7寿命。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本装置对磨床进行冷却时先将冷却喷头13安装在磨床刀具的一侧,将废液收集斗1固定在磨床刀具的下方,然后将收集箱3内加入适量的冷却液,并使冷却液的液面位于分离桶4的底部下方,磨床工作时将电机7、冷却液泵10和制冷机11开启,冷却液泵10会通过吸液管8将冷却液吸出并输送到出液管12中,进入到出液管12中时会经过在制冷机11内侧的弯曲部分,因为这部分呈蛇形折回弯曲状排列,在制冷机11内侧的长度较长,所以在流动过程中会进行充分降温,这样刚刚使用过的冷却液在进行过滤和降温后可迅速投入使用,提高冷却效率,降温过后的冷却液会通过冷却喷头13向外喷出对磨床和工件进行降温,使用过后的冷却液会流入废液收集斗1并通过废液输送管2流入分离桶4内侧,然后电机7会通过主转轴5带动分离桶4在收集箱3的内侧高速旋转,这时冷却液会因为离心作用通过分离桶4外侧的通孔向外甩出并流到收集箱3的底部内侧,然后这些冷却液可继续通过冷却液泵10吸出降温后重复使用,减少浪费的同时提高效率,磨削出的废渣会留在分离桶4内侧,后期可从顶部向外清理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