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型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0935发布日期:2019-04-13 00:2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件型面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件型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部分铝合金零件对于表面光洁度要求高,而加工过程中有时会磕碰划伤零件表面,因此需要对缺陷处进行抛光。

现有抛光方法为钳工操作,具体操作过程为:通过夹具将零件装夹在抛光机上,开启抛光机使机床转速达到250-300r/min,然后操作者手持3M无纺百洁布/3M抛光海绵砂抵于待抛光表面,要求力道均匀,抛光后零件表面纹理一致,不能有反光痕、亮点、发黑,加工要求高,抛光质量严重依赖操作者的经验,且抛光对操作者存在很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零件型面抛光装置,以解放操作者,降低抛光工序对操作者经验的要求,消除操作者抛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零件型面抛光装置,包括:

刀柄,所述刀柄的一端能够与数控机床刀盘槽配合;

打磨头,所述打磨头设置于所述刀柄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打磨头通过安装杆设置于所述刀柄,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刀柄以及所述打磨头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刀柄以及所述打磨头中的另一个可活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预紧装置,所述预紧装置设置于所述刀柄与所述打磨头中与所述安装杆可活动连接的一个与所述安装杆之间,所述预紧装置用于提供预紧力将所述打磨头抵压于零件待抛光面。

优选地,还包括预紧力调节装置,所述预紧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预紧装置的预紧力。

优选地,所述刀柄形成有内腔,所述安装杆第一端与所述打磨头连接,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刀柄的内腔中并与所述刀柄滑动配合,所述预紧装置位于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刀柄之间。

优选地,所述刀柄包括主体以及调节堵头,所述内腔设置于所述主体且在所述主体的两端形成开口,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从所述主体一端开口插入,所述调节堵头与所述主体另一端螺接,所述预紧装置位于所述调节堵头与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预紧装置为压缩弹簧,所述调节堵头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另一端抵触于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安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打磨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打磨头包括安装头以及打磨片,所述打磨片与所述安装头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打磨片包裹于所述安装头远离所述刀柄的一端,且所述打磨片的边缘通过紧固件紧固于所述安装头的侧壁。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零件型面抛光装置,包括刀柄以及打磨头,其中,刀柄的一端能够与数控机床刀盘槽配合,打磨头设置于刀柄的另一端:在使用时,将上述零件型面抛光装置安装于数控机床的刀盘槽上,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可直接通过数控机床对零件型面进行自动抛光,力度稳定可靠,从而降低了抛光对于操作工经验的要求,且不需要操作者接近零件进行抛光操作,避免了操作工靠近抛光中的零件所可能发生的危险,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零件型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为刀柄;101为主体;101a为内腔;102为调节堵头;102a为导向槽;

2为压缩弹簧;

3为安装杆;301为杆体;302为滑块;

4为销钉;

5为螺钉;

6为打磨头;601为打磨片;602为安装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零件型面抛光装置,包括刀柄1以及打磨头6。

其中,刀柄1的一端能够与数控机床刀盘槽配合,打磨头6设置于刀柄1的另一端,打磨头6与刀柄1之间可采用相对固定的连接结构,也可以采用可活动连接的结构,上述相对固定的连接结构可以指打磨头6与刀柄1之间在任意时刻都相对固定,也可以是指在工作时,打磨头6与刀柄1之间通过固定装置锁定,而在非工作时,松开固定装置,打磨头6与刀柄1之间位置相对可调,可活动连接结构是指打磨头6与刀柄1之间的相对位置随时可调,不论在工作时还是在非工作时。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零件型面抛光装置,在使用时,将上述零件型面抛光装置安装于数控机床的刀盘槽上,在零件加工完成后,可直接通过数控机床对零件型面进行自动抛光,力度稳定可靠,从而降低了抛光对于操作工经验的要求,且不需要操作者接近零件进行抛光操作,避免了操作工靠近抛光中的零件所可能发生的危险,安全性高。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打磨头6通过安装杆3设置于刀柄1,安装杆3与刀柄1以及打磨头6中的一个固定连接,安装杆3与刀柄1以及打磨头6中的另一个可活动连接,或者,安装杆3与刀柄1以及打磨头6中的至少一个可活动连接,安装杆3与刀柄1以及打磨头6中剩下的一个固定连接,此处的可活动连接指滑动或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抛光,打磨头6与零件待抛光面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压力,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零件型面抛光装置还包括预紧装置,预紧装置设置于刀柄1与打磨头6中与安装杆3可活动连接的一个与安装杆3之间,预紧装置用于提供预紧力将打磨头6抵压于零件待抛光面。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预紧力调节装置,预紧力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预紧装置的预紧力,从而根据抛光需求的不同,对预紧装置的预紧力继续调节,使零件型面抛光装置的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具体地,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零件型面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刀柄1形成有内腔101a,安装杆3第一端与打磨头6连接,安装杆3的第二端插入刀柄1的内腔101a中并与刀柄1滑动配合,预紧装置位于安装杆3的第二端与刀柄1之间。

优选地,安装杆3包括杆体301以及滑块301,杆体301的第一端与打磨头6连接,第二端连接滑块301,滑块301与刀柄1内腔101a滑动配合,更进一步地,为避免安装杆3从刀柄1上脱落,如图1所示,刀柄1的内腔101a中设置有台阶面,与之对应的,滑块301上也设置有台阶面,滑块301的台阶面与刀柄1内腔101a中的台阶面配合对安装杆3进行限位,以防止安装杆3从刀柄1中脱落。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为实现对预紧装置预紧力的调整,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刀柄1包括主体101以及调节堵头102,内腔101a设置于主体101且在主体101的两端形成开口,安装杆3的第二端从主体101一端开口插入,调节堵头102与主体101另一端螺接,预紧装置位于调节堵头102与安装杆3的第二端之间,在使用时,调节堵头102通过与主体101之间的螺接关系,可在主体101的内腔101a中沿主体101的轴向移动,以调整预紧装置的位置,从而达到调整预紧装置预紧力的目的。

优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紧装置为压缩弹簧2,调节堵头102上设置有导向槽102a,压缩弹簧2的一端设置于导向槽102a内,另一端抵触于安装杆3的第二端,通过在调节堵头102上设置导向槽102a与压缩弹簧2配合,能够使压缩弹簧2在使用过程中提供更加稳定的压力,提高抛光效果。

作为优选地,如图1所示,安装杆3的第一端与打磨头6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安装杆3的第一端与打磨头6通过销钉4可拆卸连接,打磨头6上设置有插槽以及贯穿插槽的第一销孔,安装杆3的第一端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第二销孔,安装杆3的第一端插入插槽中,销钉4插入第一销孔以及第二销孔将安装杆3的第一端与打磨头6可拆卸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打磨头6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必然会磨损影响抛光效果,因此必须对打磨头6进行更换,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降低打磨头6更换的成本,打磨头6采用了分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打磨头6包括安装头602以及打磨片601,打磨片601与安装头602可拆卸连接,打磨片601直接与零件的待抛光面接触,安装头602用于将打磨头6安装于刀柄1,通过上述结构,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更换打磨片601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打磨头6,有助于控制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磨片601为砂布。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磨片601包裹于安装头602远离刀柄1的一端,且打磨片601的边缘通过紧固件紧固于安装头602的侧壁,优选地,该紧固件为螺钉5,这样,可使打磨片601将安装头602的整个端部包起,避免安装头602与零件带抛光面的直接接触,同时便于打磨片601的更换。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