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轮可调倾斜角式抛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0927发布日期:2019-04-13 00:28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抛光轮可调倾斜角式抛光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轮可调倾斜角式抛光机构。



背景技术:

抛光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工艺,它可以用于去除工件表面氧化皮等,还可以提高工件表面的光洁度。常用的抛光方法是用旋转的抛光轮与工件接触,抛光轮对工件表面进行微量的切削,由此可达到抛光的目的。

在对长条状工件进行抛光时,工件沿其长度方向运动,抛光轮的轮轴与工件的运动方向垂直,工作过程中抛光轮会有损耗,当工件的宽度小于抛光轮的宽度时,工件会在抛光轮表面磨出一道沟槽,抛光轮的使用不均匀,抛光轮会过早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轮可调倾斜角式抛光机构,以解决抛光轮使用不均匀、抛光轮过早损坏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引导工件前后运动的两套导向装置和一套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两套导向装置前后间隔设置,抛光装置位于两套导向装置之间,抛光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抛光装置安装座,抛光装置安装座上安装有抛光轮和用于驱使抛光轮转动的抛光轮驱动装置,抛光装置安装座与机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安装座安装角度从而改变抛光轮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通过调节安装座在机架上的安装角度,可改变抛光轮的角度,使抛光轮与工件的运动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当工件的宽度小于抛光轮的宽度时,抛光轮在宽度方向可实现同步消耗,而不是只消耗与工件同等宽度的一部分,由此可增加抛光轮的使用寿命,实现节省抛光轮的目的。

所述抛光装置安装座包括底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两弧形孔,机架上设有两固定螺栓,两固定螺栓各自穿过一弧形孔并螺装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栓在弧形孔内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底板相对于机架水平方向角度可调,由此可调节抛光轮使之与工件的前进方向相倾斜,这样抛光轮的摩擦面可以全面的与工件接触,避免抛光轮部分消耗。

所述抛光装置安装座上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电机安装座,抛光装置安装座与电机安装座之间设有用于驱使电机安装座上下滑动的安装座驱动装置,所述抛光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机安装座上的驱动电机,所述抛光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座驱动装置可驱使电机安装座上下运动,从而使抛光轮接近或远离工件。

所述抛光装置安装座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均设有竖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电机安装座为立板结构并且它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到左侧板、右侧板上的滑槽中,所述安装座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顶板上的驱动气缸,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电机安装座相连接。滑槽设在左侧板、右侧板上,电机安装座为立板结构且其两侧分别插入两滑槽中,从而使电机安装座可相对于抛光装置安装座上下滑动,由于不需要单独设置滑轨、滑座等机构,这种结构较为简单、可靠。

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在机架上的第一安装座和安装在第一安装座上的前后间隔设置的两竖向转辊,两竖向转辊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导向环槽。工件在从两竖向转辊之间通过,转辊上的导向环槽对工件具有限位作用,使工件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所述竖向转辊包括中心轴和套装在中心轴上的转筒,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水平安装板和连接在水平安装板前侧并且伸向下方的前侧安装板,水平安装板上设有前后延伸的长条形安装孔,中心轴穿过长条形安装孔,中心轴位于水平安装板下方的部位设有第一螺纹孔,前侧安装板上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调距转轴,调距转轴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两中心轴上的第一螺纹孔配合,中心轴位于水平安装板上方的部位设有外螺纹并螺装有锁止螺母,转筒套装在中心轴位于锁止螺母上方的部位。转动调距转轴可调节两中心轴的间距,从而改变两竖向转辊的间距,使之与工件的宽度相适应,旋紧锁止螺母可将中心轴牢牢的固定在水平安装板上,比较可靠。

所述抛光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位于抛光轮上方或下方的顶压滚轮。工件抛光时,顶压滚轮可顶在工件远离抛光轮的一侧,防止工件变形弯曲。

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安装座,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套筒,固定套筒中插装有调节杆,固定套筒上设有第二螺纹孔并螺装有用于锁定调节杆的锁定螺栓,调节杆的端部设有轮架,所述顶压滚轮安装在轮架上。调节杆可沿固定套筒滑动,锁定螺栓用于对调节杆锁紧,采用上述结构后,顶压滚轮的位置上下可调,使之与工件充分接触。

综上所述,该抛光轮可调倾斜角式抛光机构的安装座角度可调从而使抛光轮的倾斜与工件的前进角度,抛光轮可全面与工件接触,由此可避免抛光轮部分消耗,可提高抛光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导向装置省略不画);

图3是图2中沿B-B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顶压滚轮省略不画);

图4是图2中沿C-C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沿D-D线剖切并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该抛光轮可调倾斜角式抛光机构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有用于引导工件前后运动的两套导向装置2和一套用于对工件进行抛光的抛光装置3,两套导向装置2前后间隔设置,抛光装置3位于两套导向装置2之间,抛光装置3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抛光装置安装座41,抛光装置安装座41上安装有抛光轮4和用于驱使抛光轮4转动的抛光轮驱动装置,抛光装置安装座41与机架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抛光装置安装座41安装角度从而改变抛光轮4倾斜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抛光装置安装座41在机架1上的安装角度,可改变抛光轮4的角度,使抛光轮4与工件的运动方向具有一定的夹角,当工件的宽度小于抛光轮4的宽度时,抛光轮4在宽度方向可实现同步消耗,而不是只消耗与工件同等宽度的一部分,由此可增加抛光轮4的使用寿命,实现节省抛光轮4的目的。

抛光装置安装座41包括底板12,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12上的两弧形孔18,机架1上设有两固定螺栓19,两固定螺栓19各自穿过一弧形孔18并螺装有固定螺母20。固定螺栓19在弧形孔18内具有一定的活动范围,底板12相对于机架1水平方向角度可调,由此可调节抛光轮4使之与工件的前进方向相倾斜,这样抛光轮4的摩擦面可以全面的与工件接触,避免抛光轮4部分消耗。

抛光装置安装座41上安装有可上下滑动的电机安装座8,抛光装置安装座41与电机安装座8之间设有用于驱使电机安装座8上下滑动的安装座驱动装置,抛光轮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机安装座8上的驱动电机10,抛光轮4安装在驱动电机10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座驱动装置可驱使电机安装座8上下运动,从而使抛光轮4接近或远离工件。

抛光装置安装座41包括连接在一起的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前侧板15,左侧板13、右侧板14上均设有竖向延伸的滑槽16,电机安装座8为立板结构并且它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到左侧板13、右侧板14上的滑槽16中,安装座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顶板11上的驱动气缸17,驱动气缸17的活塞杆与电机安装座8相连接。滑槽16设在左侧板13、右侧板14上,电机安装座8为立板结构且其两侧分别插入两滑槽16中,从而使电机安装座8可相对于抛光装置安装座41上下滑动,由于不需要单独设置滑轨、滑座等机构,这种结构较为简单、可靠。

导向装置2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第一安装座21和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1上的前后间隔设置的两竖向转辊22,两竖向转辊22的外周面上均设有导向环槽23。工件在从两竖向转辊22之间通过,转辊22上的导向环槽23对工件具有限位作用,使工件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高度。

竖向转辊22包括中心轴24和套装在中心轴24上的转筒25,第一安装座21包括水平安装板26和连接在水平安装板26前侧并且伸向下方的前侧安装板27,水平安装板26上设有前后延伸的长条形安装孔40,中心轴24穿过长条形安装孔40,中心轴24位于水平安装板26下方的部位设有第一螺纹孔28,前侧安装板27上转动安装有前后延伸的调距转轴29,调距转轴29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两段螺纹分别与两中心轴24上的第一螺纹孔28配合,中心轴24位于水平安装板26上方的部位设有外螺纹并螺装有锁止螺母31,转筒25套装在中心轴24位于锁止螺母31上方的部位。转动调距转轴29可调节两中心轴24的间距,从而改变两竖向转辊22的间距,使之与工件的宽度相适应,旋紧锁止螺母31可将中心轴24牢牢的固定在水平安装板26上,比较可靠。

抛光装置3还包括安装在机架1上的位于抛光轮4上方或下方的顶压滚轮32。工件抛光时,顶压滚轮32可顶在工件远离抛光轮4的一侧,防止工件变形弯曲。

机架1上设有第二安装座33,第二安装座33上设有竖向延伸的固定套筒34,固定套筒34中插装有调节杆37,固定套筒34上设有第二螺纹孔35并螺装有用于锁定调节杆37的锁定螺栓36,调节杆37的端部设有轮架38,顶压滚轮32安装在轮架38上。调节杆37可沿固定套筒34滑动,锁定螺栓36用于对调节杆37锁紧,采用上述结构后,顶压滚轮32的位置上下可调,使之与工件充分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做若干的更改和修饰,所有这些变化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