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料板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1315发布日期:2019-03-02 02:43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料板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冶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料板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产品,在石墨热场真空炉中结烧,需要将产品放置在石墨料板上。但由于铁基的粉末冶金产品在1000℃左右会与石墨发生共晶反应,导致产品未到结烧点就已经熔化了,同时还会对石墨料板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先将产品放在氧化铝或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陶瓷板(简称氧化铝陶瓷板)上,然后再将载有产品的氧化铝陶瓷板放在石墨板上。现在粉末冶金的金属注射成形行业基本都是采用这种支撑方法烧结。

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氧化铝陶瓷板与石墨支撑板紧密接触,在高温下会发生碳热还原反应(注:碳热还原反应是指,石墨成分是由99%以上的碳组成的,碳会将氧化铝(Al2O3)还原,金属铝蒸汽会还原出来)由于是真空炉结烧,在真空下,只需要低于产品烧结的温度上述的反应就能发生(产品烧结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在金属注射成形产品结烧时,温度达到1250℃以上,上述反应就能发生。

当铝蒸汽还原出来后,会扩散到整个炉腔内,当冷却时,还会附着到石墨纤维保温毡或附着到炉腔的其它部位。当再次升温,还会再次发生碳热还原反应,扩散到炉腔的铝金属蒸汽遇到产品,由于产品中金属成分的催化,会在产品表面结晶,结晶遇到气氛中的氧又反应生成了氧化铝,或与气氛中到的氧和碳反应成了碳氧化铝。由于产品上沉积了氧化铝或碳氧化铝,会导致产品的烧结性能不良,尺寸不均匀。且上述的反应反复循环,没有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虽然可以烧结,但是要承受品质不良。

如图1-2所示为目前的现有技术,将产品放置在承烧板3上,再将承烧板3直接放置在石墨料板2上,最后全部插入密封箱1内,在真空和高温下,承烧板与石墨板直接接触而被污染,石墨会渗入陶瓷内部,并与氧化铝陶瓷发生碳热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铝或碳氧化铝蒸气,导致整个炉内被污染。在高温下又会直接影响被烧结得到的产品,使得产品的外观、性能出现种种问题。并且石墨炉在使用时,根据承烧板3大小不同,会使用几百张、甚至几千张承烧板,而承烧板3一般几炉左右就会被污染。当承烧板3被污染时,如果全部更换,成本会高达数万元,为客户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料板隔离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降低对承烧板的污染,节省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石墨料板隔离装置,包括密封箱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箱内部的石墨料板、承烧板和隔离件,所述石墨料板的两端与所述密封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烧板均布于所述石墨料板的上侧,所述承烧板用于放置粉末冶金产品,所述承烧板和所述石墨料板之间设有所述隔离件。

优选地,所述隔离件为板状,所述隔离件与所述承烧板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隔离件为柱状或球状,所述承烧板通过若干个所述隔离件与所述石墨料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石墨料板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槽的形状与所述隔离件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卡槽的数量与所述隔离件的个数相等。

优选地,所述隔离件的下端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隔离件设置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同一所述承烧板下侧的相邻两个所述卡槽之间的距离相等或不等。

优选地,所述石墨料板为多层,多层所述石墨料板平行且均布于所述密封箱的内部,所述石墨料板通过滑槽与所述密封箱滑动连接,或者所述石墨料板直接设置于所述密封箱内,多层所述石墨料板自下至上依次叠加,相邻两个所述石墨料板之间通过支撑件隔开。

优选地,所述隔离柱的材料为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钇、氮化铝、氧化硅、碳化硅和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钼、钼镧、镁、钛锆钼合金、钨和钽中的任意一种或莫来石和铝镁尖晶石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承烧板为氧化铝陶瓷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隔离件将承烧板与石墨料板隔离开,防止了碳热还原反应的发生,保证了对炉内结构件和产品的不被污染,极大地防止了承烧板与石墨料板发生碳热还原反应而对烧结后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尺寸造成的影响,同时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2、即使隔离件被污染,由于隔离件与承烧板的接触面积极小,对承烧板的污染非常有限,降低了对承烧板的污染程度,延长了承烧板的使用寿命。

3、隔离件采用不会被石墨污染的特种陶瓷或特种金属材料,有效地切断了石墨渗入承烧板的路径。

4、隔离件更换方便,且由于隔离件较小,更换的成本极低,即使对整个密封箱内的隔离件进行更换,也仅需要几百元即可,经济实用,极大地降低了装个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石墨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墨料板隔离装置的隔离件为柱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石墨料板隔离装置的隔离件为球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密封箱,2-石墨料板,3-承烧板,4-产品,5-隔离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和“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方便描述的结构和操作方式,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部分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料板隔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降低对承烧板的污染,节省成本。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3-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墨料板隔离装置,包括密封箱1以及设置于密封箱1内部的石墨料板2、承烧板3和隔离件5,石墨料板2的两端与密封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具体地,石墨料板2为多层,多层石墨料板2平行且均布于密封箱1的内部,石墨料板2通过滑槽与密封箱1滑动连接,石墨料板2通过滑槽插入密封箱1内,或者石墨料板2直接设置于密封箱1内,多层石墨料板2自下至上依次叠加,相邻两个石墨料板2之间通过支撑件隔开。承烧板3均布于石墨料板2的上侧,承烧板3用于放置粉末冶金产品4,承烧板3和石墨料板2之间设有隔离件5。隔离件5的材料优选为氧化锆、氧化镁、氧化钇、氮化铝、氧化硅、碳化硅和氮化硼中的任意一种或者钼、钼镧、镁、钛锆钼合金、钨和钽中的任意一种或者莫来石和铝镁尖晶石中的任意一种,隔离件5的材料更优选为氧化锆。承烧板3优选为氧化铝陶瓷板。

隔离件5的形状优选为板状或柱状或球状。当隔离件5的形状为板状时,隔离件5与承烧板3一一对应。利用板状的隔离件5隔离石墨料板2与承烧板3时,粉末冶金产品4表面的氧化铝的成分大幅度降低,粉末冶金产品4的被污染率从80%下降至5%。应当注意的是,当隔离件5的形状为板状时,在石墨料板2的取放过程中应当时刻保持石墨料板2水平,防止石墨料板2上的结构发生滑移。

当隔离件5为柱状或球状,承烧板3通过若干个隔离件5与石墨料板2连接,将隔离件5设置为柱状或球状,极大地减小了隔离件5的热容,大大节省了电能,同时也减小了隔离件5的体积和重量,便于搬运,省时省力。石墨料板2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卡槽,卡槽的形状与隔离件5的形状相匹配,卡槽的数量与隔离件5的个数相等。同一承烧板3下侧的相邻两个卡槽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可以不等。隔离件5的下端卡接于石墨料板2的卡槽内。由于隔离件5的下端嵌入石墨料板2的卡槽内,即使石墨料板2发生倾斜,隔离件5也不会与石墨料板2发生滑移甚至脱离,使得石墨料板2与隔离件5很好地结合为一个整体,搬运方便,节省人力。

本实施例中的石墨料板隔离装置在使用时,先在石墨料板2上安装隔离件5,将产品4放置在承烧板3上,再将承烧板3放置在带隔离件5的石墨料板2上,最后全部放入密封箱1进行烧结。

本实施例通过在石墨料板2与承烧板3之间设置隔离件5,使得承烧板3与石墨料板2隔离开,防止了碳热还原反应的发生,保证了对炉内结构件和产品的不被污染,极大地防止了承烧板3与石墨料板2发生碳热还原反应而对烧结后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尺寸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延长了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即使隔离件5被污染,由于隔离件5与承烧板3的接触面积极小,对承烧板3的污染非常有限,降低了对承烧板3的污染程度,延长了承烧板3的使用寿命;隔离件5采用不会被石墨污染的特种陶瓷或特种金属材料,有效地切断了石墨渗入承烧板3的路径;且隔离件5更换方便,且由于隔离件5较小,更换的成本极低,即使对整个密封箱1内的隔离件5进行更换,也仅需要几百元即可,经济实用,极大地降低了装个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成本。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