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抛光的工件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4783发布日期:2019-05-31 20:40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抛光的工件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辅助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抛光的工件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金属加工中的一个生产环节,对工件进行抛光时,需要先将工件夹持,再拿去抛光,但是对于圆柱型工件,尤其是需要对圆柱型的柱侧面进行抛光的工件,传统方式采用螺丝锁紧工件,手动抛光的方式,但是这种传统抛光方式具有耗时、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抛光耗时、效率低、品质不稳定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抛光的工件夹持装置,提高工件的抛光效率,实现提高工件的生产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抛光的工件夹持装置,包括手柄、用于承载工件的夹头及用于将工件锁紧在夹头的锁紧组件;

所述夹头与手柄转动连接;

所述夹头设有贯穿夹头长度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锁紧组件连接于第一通孔并沿第一通孔的轴向滑动;

所述夹头包括用于夹持锁紧组件的弹性夹,所述弹性夹用于固定锁紧组件的端口内侧设有第一斜面,所述弹性夹固定锁紧组件的端口设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缺口贯穿弹性夹的壁厚;

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卡紧件,所述弹性夹夹持所述卡紧件,所述卡紧件的端口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组件还包括活动件、与活动件连接的连接杆及套设于连接杆的弹簧,所述连接杆与卡紧件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活动件与夹头的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缺口的数量为四个,以弹性夹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

进一步的,所述夹头还包括用于固定弹性夹的底座,所述底座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弹性夹设有第四通孔,第三通孔与第四通孔相通并形成第一通孔,所述手柄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位于第三通孔处的外周转动连接于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与第三通孔相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嵌于第二通孔,所述底座与轴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可活动的锁紧组件,卡紧件相对弹性夹位置的变化,实现工件的快速夹紧与拆卸,同时夹头与手柄的转动连接,使得夹头夹持着工件同时旋转,达到工件各表面均匀抛光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夹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夹头与锁紧组件的平面拆分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抛光的工件夹持装置,包括手柄1、用于承载工件的夹头2及用于将工件锁紧在夹头2的锁紧组件3;所述夹头2与手柄1转动连接;所述夹头2设有贯穿夹头2长度方向的第一通孔 201,所述锁紧组件3连接于第一通孔201并沿第一通孔201的轴向滑动;所述夹头2包括用于夹持锁紧组件的弹性夹21,所述弹性夹21用于固定锁紧组件的端口内侧设有第一斜面211,所述弹性夹21固定锁紧组件的端口设有至少一个缺口212,所述缺口212贯穿弹性夹21的壁厚;所述弹性夹21夹持所述卡紧件31,所述卡紧件31的端口外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斜面211配合的第二斜面311。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需要将工件100锁紧在夹持装置时,推动锁紧组件 3,使锁紧组件3的卡紧件31突伸出弹性夹21,卡紧件31的第二斜面311与弹性夹21的第一斜面211脱离,弹性夹21处于自由松弛状态,缺口212的设置,使得弹性夹21的开口直径具有增大或缩小的特性,将工件100穿过卡紧件31后套在弹性夹21上,拉动锁紧组件3后退,卡紧件31的第二斜面311与弹性夹21的第一斜面211逐渐抵触,弹性夹21端口直径增大,最终将工件100固定在弹性夹21,完成工件100的固定,接着将该装有工件100的夹持装置送至抛光工序,启动抛光机,把需要抛光的工件100表面轻触抛光轮,工件100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动夹头2跟随抛光轮开始均匀转动,完成抛光工序,手柄1的本体部分根据需要设置不同的长度,提高抛光时的安全性。

通过设置可活动的锁紧组件3,卡紧件31相对弹性夹21位置的变化,实现工件的快速夹紧与拆卸,同时夹头2与手柄1的转动连接,使得夹头2夹持着工件同时旋转,达到工件各表面均匀抛光的目的。

所述锁紧组件3还包括活动件32、与活动件连接的连接杆33及套设于连接杆33的弹簧34,所述连接杆33与卡紧件3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4的两端分别抵接活动件32与夹头2的内壁,活动件32与连接杆33一体成型,均为圆柱体,活动件32的直径大于连接杆33的直径,连接杆33的一端加工有内螺纹,卡紧件31加工有外螺纹,优选的可采用沉头螺丝,沉头螺丝为标准件,易采购,降低夹持装置的生产成本,将弹簧34套设在连接杆33,弹簧34的两端分别连接活动件32与夹头2,推动活动件32,使得活动件32、连接杆33及卡紧件 31同时沿第一通孔201轴向滑动,卡紧件31突伸出弹性夹21的端面,弹簧34被压缩,当工件100套入弹性夹21时,撤销施加于活动件32的外力,在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活动件32被反弹,带动连接杆33及卡紧件31反方向滑动,完成卡紧件31的第二斜面311与弹性夹21的第一斜面211逐渐抵触,锁紧工件100,该结构易操作,减轻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

所述缺口212的数量为四个,以弹性夹21的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状,四个缺口212均匀设置在弹性夹21,弹性夹21容易被压缩,弹性夹21的外围尺寸在较小外力下变小,方便放置工件100。

所述夹头2还包括用于固定弹性夹21的底座22,所述底座22设有第三通孔 2201,所述弹性夹21设有第四通孔2101,第三通孔2201与第四通孔2101相通并形成第一通孔201,所述手柄1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底座22位于第三通孔 2201处的外周转动连接于第二通孔11。

所述底座22包括第一盲孔221,所述第一盲孔221与第三通孔2201相通。

弹性夹21与底座22可拆卸连接,方便检修及更换,同时,在底座22远离弹性夹21的一端设有第一盲孔221,方便容置活动件32,使得该夹持装置结构更加紧凑,所占体积较小。

还包括轴承4,所述轴承4嵌于第二通孔11,所述底座22与轴承4转动连接,轴承4的设置,提高底座22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