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铸造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9774发布日期:2019-06-15 00:01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飞轮铸造浇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轮铸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飞轮铸造浇注系统。



背景技术:

飞轮(flying wheel),是一种转动惯量很大的盘形零件。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每四个活塞行程作功一次,即只有作功行程作功,而排气、进气和压缩三个行程都要消耗功。因此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呈周期性变化,曲轴转速也不稳定。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在曲轴后端装置飞轮,它的作用是将发动机能量储存起来,克服其他部件的阻力,使曲轴均匀旋转。

现有的飞轮采用浇铸的方式制作,为将铁水引入铸型型腔而在铸型内开设的通道。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杯,承接浇包倒进来的铁水;直浇道,联接浇口杯和横浇道,将铁水由铸型外面引入铸型内部;横浇道,联接直浇道,分配由直浇道来的铁水;内浇道,联接横浇道,向铸型型腔灌输铁水。现有技术中的浇注系统一般比较单一,只能针对单一模具,效率低下。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针对一模多件的模具的浇注系统,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铸造浇注系统,能够对一模多件的模具进行浇注,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飞轮铸造浇注系统,其关键在于:所述浇注系统沿垂直分型面分为第一子浇注系统和第二子浇注系统,

第一子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横浇道、第一分浇道以及冒口,所述第一分浇道包括上第一分浇道以及下第一分浇道,所述冒口包括上冒口以及下冒口,所述横浇道连接于所述浇口的底部并关于浇口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上第一分浇道、上冒口、下第一分浇道、下冒口沿垂直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并且所述上冒口、下冒口搭接于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

第二子浇注系统包括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二分浇道位于第二铸件型腔间隙处,所述第二分浇道包括沿垂直方向间隔分布的上第二分浇道和下第二分浇道;

其中,所述上第二分浇道连接所述上第一分浇道、上冒口以及下第一分浇道,所述下第二分浇道连接所述下第一分浇道与下冒口。

进一步的,所述浇口为沿中轴面剖开的半漏斗状。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冒口、下冒口各为两个,并且两个上冒口关于浇口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两个下冒口关于浇口的中轴线对称分布。

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冒口中右侧的上冒口的左右两侧边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所述上冒口中左侧的上冒口的左侧边搭接于左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冒口中左侧的下冒口左右侧边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所述下冒口中右侧的下冒口的右侧边搭接于右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注系统由统一主流道供应铁水,供应多个模具铸造腔体,保证每个模具腔体出来的模具一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满足飞轮铸造产品质量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成型速度来缩短成型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注系统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注系统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子浇注系统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子浇注系统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的详细描述,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飞轮铸造浇注系统,所述浇注系统沿垂直分型面分为第一子浇注系统1和第二子浇注系统2。

第一子浇注系统1包括浇口11、横浇道12、第一分浇道以及冒口,所述第一分浇道包括上第一分浇道131以及下第一分浇道132,所述冒口包括上冒口141以及下冒口142,所述横浇道12连接于所述浇口11的底部并关于浇口1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上第一分浇道131、上冒口141、下第一分浇道132、下冒口142沿垂直方向依次间隔分布,并且所述上冒口141、下冒口142搭接于第一铸件型腔3的圆周边缘。

第二子浇注系统2包括第二分浇道,所述第二分浇道位于第二铸件型腔4间隙处,所述第二分浇道包括沿垂直方向间隔分布的上第二分浇道21 和下第二分浇道22。

如图1-2所示,所述上第二分浇道连接所述上第一分浇道、上冒口以及下第一分浇道,所述下第二分浇道连接所述下第一分浇道与下冒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浇注系统由统一主流道供应铁水,供应多个模具铸造腔体,能够对一模多件的模具进行浇注,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能够保证每个模具腔体出来的模具一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满足飞轮铸造产品质量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成型速度来缩短成型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浇口11为沿中轴面剖开的半漏斗状。利用半漏斗状的浇口,能够对浇注的金属液进行导流,使其快速进入浇注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冒口141、下冒口142各为两个,并且两个上冒口 141关于浇口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两个下冒口141关于浇口1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在同排铸件型腔的之间布置冒口模样,浇注时,让金属液先流经冒口再引入型腔,能够及时对铸件进行补缩,提高冒口的补缩效果,消除缩孔和疏松缺陷,提高飞轮铸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上冒口141中右侧的上冒口的左右两侧边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所述上冒口中左侧的上冒口的左侧边搭接于左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本实用新型利用浇注系统对多个模具型腔进行冲型,提高产能和生产效率,通过合理布置冒口的位置,保证每个模具的铁水的填充量一致,从而保证生产的飞轮铸件的质量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下冒口中左侧的下冒口左右侧边分别搭接于两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所述下冒口中右侧的下冒口的右侧边搭接于右侧的第一铸件型腔的圆周边缘。为了保证左右侧模具型腔的铁水浇注量和浇注速度一致,将上下侧用于浇注两个模具型腔的冒口交替布置,进而保证各模具型腔的浇注一致性。

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