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吸电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1003发布日期:2019-07-27 10:28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吸电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解吸电解系统,属于选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载金活性炭的解吸电解为了加快解吸速度,缩短解吸时间多采用高温高压解吸电解,高温高压解吸电解能实现无氰高效解吸,其解吸温度一般为150左右,压力在0.5Mpa,但是要求整个过程都是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高温高压解吸电解设备价格昂贵,投资费用较高,更加适合于连续作业,产能高的大型黄金矿山,并不利于在小型黄金矿山中推广应用。而常压解吸电解尽管与高温高压解吸电解相比其生产效率较低,解吸时间相对长,但是其解吸过程简单,对解吸设备要求低,解吸设备成本低,更加适合于无需连续作业,产能小的小型黄金矿山使用,现有的低压解吸电解所涉及设备多,安装凌乱,占地面积大,布局及管路走向混乱,不但不利于工人操作控制相应阀门,而且不便于对解吸电解设备的整体规划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布局整体,占地面积小,更加适合于小型黄金矿山使用的解吸电解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解吸电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配液箱、热交换器、解吸柱、加热器、电积槽及解吸泵,所述电积槽设置在所述配液箱的上方,所述配液箱、热交换器、加热器及解吸柱自左向右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配液箱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部入口连接,所述解吸泵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球阀,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部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加热器的下部入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上部出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解吸柱的下部入口连接,所述解吸柱的上部出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底部入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五管路与所述电积槽的入口连接。

所述配液箱用于配制解吸液,采用质量分数为5%氰化钠+10%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作为解吸液,解吸液经过加热器加热至95摄氏度左右,在解吸泵的作用下送入到解吸柱内,解吸柱内载金炭或者是颗粒炭中含有重金属金、银或铜,在解吸剂的作用下,解吸液与颗粒炭充分接触,金、银或铜以络阴离子Au(CN)2-的形式溶于解吸液中,使得解吸液成为贵液,然后贵液从解吸柱的出口输出,由于采用常压解吸电解,故解吸后的贵液需要经过热交换器降温至80摄氏度左右,然后经过降温后的贵液通过管路输送进入到电积槽内进行电解将矿物中的贵金属提纯,电积槽采用为1.3-3V的直流电压电解,电解电流为200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配液箱与加热器之间设置热交换器,解吸液在加热之间先经过热交换器,而经过解吸柱后的贵液要通过热交换器降温,贵液与解吸液在热交换器中可进行换热,贵液能达到降温的目的,而解吸液也可在进入到加热器之间先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预热,不但提高解吸液的加热效率,而且充分利用贵液的热能,减少能耗浪费,降低解吸电解成本;充分利用底板的空间,整体占地面积小,合理布局各个设备,设备之间管路布局整体,便于对设备及输送管路的管理及维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的,所述电积槽的出口通过第六管路与所述配液箱的入口连接,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球阀。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对解吸后的贫液进行化验,然后根据化验结果来判断是否可以重复利用,经化验后的贫液仍然可以重复利用,则可以通过打开第六管路上的第二控制球阀贫液返回到配液箱内重复利用以达到节约电解液的目的,若经过化验后,贫液不具备重复利用的条件,则需要将电积槽内的贫液排出,需要在配液箱内重新配置置解吸液。

进一步的,所述电积槽上设有观察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启动解吸泵一段时间后可通过观察孔观察电积槽内的电解情况,检查是否有电解液液体流过,如果有流过,说明管路畅通,电积槽正常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积槽;2、热交换器;3、加热器;4、解吸柱;5、配液箱;6、底板;7、解吸泵;8、第一管路;9、第一控制球阀;10、第二管路;11、第三管路;12、第四管路;13、第五管路;14、第六管路;15、第二控制球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解吸电解系统,包括底板6、配液箱5、热交换器2、解吸柱4、加热器3、电积槽1及解吸泵7,所述电积槽设置在所述配液箱的上方,所述配液箱、热交换器、加热器及解吸柱自左向右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配液箱的出口通过第一管路8与所述热交换器的下部入口连接,所述解吸泵安装在所述第一管路上,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有第一控制球阀9,所述热交换器的上部出口通过第二管路10与所述加热器的下部入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的上部出口通过第三管路11与所述解吸柱的下部入口连接,所述解吸柱的上部出口通过第四管路12与所述热交换器的底部入口连接,所述热交换器的顶部出口通过第五管路13与所述电积槽的入口连接。

所述电积槽的出口通过第六管路14与所述配液箱的入口连接,所述第六管路上设有第二控制球阀15。可对解吸后的贫液进行化验,然后根据化验结果来判断是否可以重复利用,经化验后的贫液仍然可以重复利用,则可以通过打开第六管路上的第二控制球阀贫液返回到配液箱内重复利用以达到节约电解液的目的,若经过化验后,贫液不具备重复利用的条件,则需要将电积槽内的贫液排出,需要在配液箱内重新配置置解吸液。

所述电积槽上设有观察孔。启动解吸泵一段时间后可通过观察孔观察电积槽内的电解情况,检查是否有电解液液体流过,如果有流过,说明管路畅通,电积槽正常作业。

配液箱用于配制解吸液,采用质量分数为5%氰化钠+10%氢氧化钠的混合液作为解吸液,解吸液经过加热器加热至95摄氏度左右,在解吸泵的作用下送入到解吸柱内,解吸柱内载金炭或者是颗粒炭中含有重金属金、银或铜,在解吸剂的作用下,解吸液与颗粒炭充分接触,金、银或铜以络阴离子Au(CN)2-的形式溶于解吸液中,使得解吸液成为贵液,然后贵液从解吸柱的出口输出,由于采用常压解吸电解,故解吸后的贵液需要经过热交换器降温至80摄氏度左右,然后经过降温后的贵液通过管路输送进入到电积槽内进行电解,电解作业后贵金属吸附在阴极板上,从而将矿物中的贵金属电解出来,电积槽采用为1.3-3V的直流电压电解,电解电流为200A,电解液流量为1.5T/h。在配液箱与加热器之间设置热交换器,解吸液在加热之间先经过热交换器,而经过解吸柱后的贵液要通过热交换器降温,贵液与解吸液在热交换器中可进行换热,贵液能达到降温的目的,而解吸液也可在进入到加热器之间先通过热交换器进行预热,不但提高解吸液的加热效率,而且充分利用贵液的热能,减少能耗浪费,降低解吸电解成本;解吸电解所涉及的设备皆安装在底板上,便于移动管理,能充分利用底板的空间,设备整体占地面积小,合理布局各个设备,设备之间管路布局整体,便于对设备及输送管路的管理及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