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动地封阻半成品光学元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16406发布日期:2019-12-14 00:5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用于气动地封阻半成品光学元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半成品光学元件的封阻。



背景技术:

已知半成品光学元件、例如半成品眼科镜片具有成品面和与成品面相反的未成品面,所述未成品面有待进行表面处理以获得具有期望的光学特性的光学元件。

还已知用机器(有时称为发生器)对未成品面进行表面处理,所述机器被配置用于经由预先贴附至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成品面的封阻装置来固持半成品光学元件。

国际专利申请wo2015/079134披露了一种用于将光学镜片气动地封阻在表面处理机器上的固持器。固持器包括用于将其固定到表面处理机器的相应构件上的夹持部、以及用于封阻光学镜片的封阻部。封阻部包括本体以及密封件,支墩从所述本体突出,所述支墩被设计成为光学镜片提供刚性座,光学镜片能够抵靠所述密封件以便与所述本体一起界定真空室。支墩包括第一杆,这些第一杆被安装成可相对于本体平移移动,以便通过其自由端支承在光学镜片上,并且提供了回位装置用于使第一杆迎着光学镜片返回。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动地封阻半成品光学元件的封阻装置,所述封阻装置得到改善和优化并且更方便、简单、经济且容易制造。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动地封阻半成品光学元件的封阻装置,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具有第一面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所述封阻装置有待贴附至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有待用表面处理机器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机器被配置用于经由所述封阻装置来固持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所述封阻装置包括:

-安装部分,所述安装部分被设置用于将所述封阻装置安装在所述表面处理机器的相应安装构件上;以及

-封阻部分,所述封阻部分被配置用于封阻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

所述封阻部分包括:

-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配置用于向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提供刚性支撑,所述支撑构件具有接触面,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要施加到所述接触面上;以及

-气动封阻构件,所述气动封阻构件限定空腔,所述空腔被配置成由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封闭,所述气动封阻构件被配置用于当所述空腔被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封闭时维持所述空腔内部的真空,使得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被贴附到所述封阻部分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包括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支撑元件,所述形状记忆材料在低于预定温度时具有刚性状态并且在高于所述预定温度时具有塑性状态,所述支撑元件在被加热到高于所述预定温度时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呈现预定记忆形状,所述支撑构件的所述接触面是所述支撑元件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封阻装置特别地借助于支撑元件的可变性特性在形状记忆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可适于各种半成品光学镜片形状。

由于形状记忆材料的可变形性质,支撑元件可以由易于集成到封阻装置中的单件材料制成。因此,封阻装置的制造非常简单。特别地,不需要将复杂的机构集成到封阻装置中以使其可适应。

进一步地,如果支撑元件已经变形以便顺应第一光学元件,那么由于材料的形状记忆特性,支撑元件可以通过加热到高于预定温度来自动回到其预定记忆形状。根据这种预定记忆形状,支撑元件可以适于另一个半成品光学元件的形状。因此,封阻装置是可重复使用的。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封阻装置是方便、简单、经济、且容易制造的。

根据对于具体化根据本发明的封阻装置而言非常简单、方便且经济的优选特征:

-所述封阻装置被配置成用于使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在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封闭所述气动封阻构件的所述空腔时与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接触面直接接触;

-所述空腔是环形的并且围绕所述支撑元件延伸;

-所述封阻装置包括形成所述安装部分的本体,所述支撑元件从所述本体突出;所述气动封阻构件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空腔的可弹性变形管状壁,所述壁附接到所述本体上并且围绕所述支撑元件延伸;

-所述壁包括波纹管垫圈,所述波纹管垫圈具有固定到所述本体上的后边缘、以及前边缘,所述前边缘被配置成当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封闭所述空腔时与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密封接触;

-所述气动封阻构件在所述本体中包括管道,所述管道通入所述空腔,所述管道被配置成属于所述空腔与真空泵之间的流体连通,所述真空泵被配置用于将真空拉入所述空腔中,并且所述气动封阻构件进一步包括阀,所述阀被配置用于控制所述管道内的压力;

-所述预定温度在10℃与50℃之间;

-所述材料在低于所述预定温度时具有在5与100mpa之间的牵拉杨氏模量,并且在高于所述预定温度时具有在0.3与3mpa之间的牵拉杨氏模量;

-所述材料包括铁磁性元素,使得所述支撑元件被配置成被感应加热到高于所述预定温度;和/或

-所述封阻装置包括珀耳帖效应单元,所述珀耳帖效应单元位于所述支撑元件的与所述接触面相反的一侧;所述珀耳帖效应单元被配置用于将所述支撑元件冷却到低于所述预定温度和/或将所述支撑元件加热到高于所述预定温度。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用于将如上文描述的封阻装置与半成品光学元件在预定相对位置相贴附的设备,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具有第一面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所述封阻装置有待贴附至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有待用表面处理机器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机器被配置用于经由所述封阻装置来固持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所述设备包括:

-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被配置用于确定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设备的参考框架的当前位置、并且被配置用于将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参考框架定位到所述预定相对位置;以及

-真空拉动装置,所述真空拉动装置被配置用于当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封闭所述空腔时,将真空拉入所述封阻装置的所述气动封阻构件的所述空腔中。

根据对于具体化根据本发明的设备而言非常简单、方便且经济的优选特征:

-所述封阻装置包括形成所述安装部分的本体,所述支撑元件从所述本体突出,所述封阻装置的所述气动封阻构件包括用于限定所述空腔的可弹性变形管状壁,所述壁附接到所述本体上并且围绕所述支撑元件延伸,所述气动封阻构件在所述本体中包括管道,所述管道通入所述空腔,所述真空拉动装置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被配置成连接到所述管道上以便通过所述管道将真空拉到所述空腔内;和/或

-所述封阻装置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用于将所述封阻装置的所述支撑元件加热到高于所述预定温度,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并且所述封阻装置的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形状记忆材料包括铁磁性元素,使得所述支撑元件被配置成被所述电磁线圈感应加热到高于所述预定温度。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将如上文描述的封阻装置与半成品光学元件在预定相对位置相贴附的方法,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具有第一面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第二面,所述封阻装置有待贴附至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二面有待用表面处理机器进行表面处理,所述表面处理机器被配置用于经由所述封阻装置来固持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处于初始状态的所述封阻装置,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材料处于所述刚性状态,并且所述支撑元件呈现所述记忆形状;

-接着将所述支撑元件加热到高于所述预定温度,使得所述材料达到所述塑性状态;

-接着使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支撑元件的所述接触面接触、并且抵靠所述接触面推动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以使所述支撑元件顺应,直到所述接触面再现所述第一面的与所述接触面相接触的这部分的形状,并且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相对于所述封阻装置处于预定相对位置;

-接着,将所述支撑元件冷却到低于所述预定温度,使得所述材料达到所述刚性状态。

-接着将真空拉入所述气动封阻构件的所述空腔中,所述空腔被所述半成品光学元件的所述第一面封闭。

按照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进一步特征,通过将真空泵连接到所述封阻装置的管道以便通过所述管道将真空拉到所述空腔内来拉动真空的步骤。

附图说明

现在以通过非限制性实例并且参考附图在下文给出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来继续描述本发明。在这些图中:

-图1是表面处理机器的示意性截面视图,所述表面处理机器设置有根据本发明的封阻装置以及表面处理工具,半成品光学元件具有贴附至所述封阻装置的第一面以及与表面处理工具协作的第二面;

-图2展示了与加热装置协作的封阻装置的截面,所述加热装置被配置用于加热封阻装置的支撑元件,封阻装置处于支撑元件呈现预定记忆形状的初始状态;

-图3示意性地展示了半成品光学元件和封阻装置的截面,其均安装在贴附设备中,所述贴附设备被配置用于将半成品光学元件相对于封阻装置一直带到预定相对位置;

-图4是与图3相似的局部视图,半成品光学元件相对于封阻装置处于预定相对位置;以及

-图5是与图4相似的视图,但封阻装置连接到附接设备的真空拉动装置上。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表面处理机器10、装配至表面处理机器10的封阻装置13、以及联接到封阻装置13上并且用表面处理机器10进行加工的半成品光学元件11。

表面处理机器10被配置用于经由封阻装置13固持半成品光学元件11。

此处,半成品光学元件11是半成品眼科镜片并且具有第一光学面14、与第一光学面14相反的第二光学面15、以及从第一光学面14和第二光学面15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的侧面16。

半成品光学元件在此由聚碳酸酯制成。

半成品光学元件11的形状是大致圆形的,第一面14是凸的,而第二面15是凹的。

封阻装置13在此直接贴附至半成品光学元件11的第一光学面14。

第二面15将用表面处理机器10进行表面处理。

半成品光学元件11设置有至少一个参考标记19,所述至少一个参考标记是用墨印刷的或被雕刻在光学元件11的光学面(此处为第一面14)上并且被配置为有待由设备的定位系统检测,所述定位系统被配置用于确定光学元件11相对于设备的参考框架的当前位置。这在以下进行更详细地描述。

表面处理机器10包括固持器17以及可移位的表面处理工具18,所述固持器被配置用于将封阻装置13固持在预定位置,所述可移位的表面处理工具被配置用于对第二面15进行表面处理。

固持器17被配置用于当表面处理工具18在第二面15上行进时驱动封阻装置13进行自旋运动。

半成品光学元件11和封阻装置13在预定相对位置相贴附。

特别地,光学元件11相对于封阻装置13的位置使得光学元件11和封阻装置13同轴旋转。

如公知的,用表面处理机器10对第二面15进行表面处理,以便调节元件11的光学特性、此处为根据使用者的处方调节眼科镜片的眼科特性。

将注意到,表面处理操作所产生的材料烧蚀在图1中示意性地可见,图中,半成品光学元件11的厚度相比于图3至图5(在这些图中,光学元件11还没有被处理)中的厚度减小。

封阻装置13在此被配置用于气动地封阻半成品光学元件11、并且更具体地是真空封阻装置。

封阻装置13包括安装部分20以及与安装部分20相反的封阻部分21。

安装部分20被设置用于将封阻装置13安装到表面处理机器10的在此由固持器17形成的相应安装构件上。

安装部分20在此被配置成使得封阻装置13可从表面处理机器10的安装构件上移除。

在未展示的变体中,封阻装置集成到表面处理机器中。

封阻部分21被配置用于封阻半成品光学元件11并且包括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被配置用于在表面处理操作期间为半成品光学元件11提供刚性支撑。

支撑足够坚固以进行表面处理操作。特别地,支撑足够坚固以防止半成品光学元件11在表面处理操作期间过度振动。

现在将参考图2更详细描述封阻装置13,图中,所述封阻装置被示出为处于在其联接到半成品光学元件11之前的初始状态。

封阻装置13的形状是基本上圆柱形。

封阻装置13包括本体22、从本体22突出的支撑元件23、以及附接到本体22上并且围绕支撑元件23延伸的可弹性变形管状壁24。

支撑元件23和本体22的形状均是基本上圆柱形并且相对于彼此同轴布置。

本体22由刚性材料制成并且至少部分地形成封阻装置13的安装部分20。

支撑元件23形成封阻部分21的支撑构件。

支撑元件23在此与本体22不同并且紧固到所述本体上。

支撑元件23在此由单件制成。

支撑元件23具有与本体22相反的横向表面25以及从横向表面25延伸到本体22的侧表面26。

横向表面25被配置成与光学元件11的第一光学面14接触。

因此,横向表面25形成支撑构件的接触面,第一光学面14将在封阻装置13贴附至光学元件11的过程期间被施加在所述接触面上。

侧表面26在此与管状壁24相距一定距离。更一般地,侧表面26是自由的。

支撑元件23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在此包括形状记忆聚合物。

这种形状记忆材料在低于预定温度时具有刚性状态并且在高于预定温度时具有塑性状态。

由于材料的形状记忆特性,支撑元件23在被加热到高于预定温度时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呈现预定记忆形状。

换言之,当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支撑元件23具有在变形之后恢复其预定记忆形状的自然趋势。

预定温度在此为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所述温度是大约35℃。

更普遍地,预定温度在10℃与50℃之间。

在低于预定温度(处于刚性状态)时,材料在此具有大约50mpa的牵拉杨氏模量。在高于预定温度(处于塑性状态)时,材料在此具有大约1.5mpa的牵拉杨氏模量。

更普遍地,所述材料在低于预定温度时具有5与100mpa之间的牵拉杨氏模量,并且在高于预定温度时具有0.3与3mpa之间的牵拉杨氏模量。

为了达到封阻装置13的在图2中展示的初始状态,支撑元件23已经被加热到高于预定温度同时不经受任何外力、并且接着被冷却到低于预定温度。因此,支撑元件23是刚性的并且呈现其为预定记忆形状。

将注意的是,当支撑元件23呈现预定记忆形状时,横向表面25在此为基本上平面的,也就是说不弯曲。

支撑元件23的材料在此包括铁磁性元素27,使得支撑元件23被配置成被感应加热到高于预定温度。

铁磁性元素27在附图上用填充支撑元件23的点来表示。

铁磁性元素27在此呈分散在材料中的粉末形式。铁磁性元素27在此由不锈钢制成。

铁磁性元素27在此占形状记忆材料的大约30%的体积比。更一般地,体积比在10%与40%之间。

管状壁24包括波纹管垫圈,所述波纹管垫圈具有固定到本体22上的后边缘28以及与后边缘28相反的前边缘29。

管状壁24在此为基本上圆柱体形状并且轴向地定向,使得管状壁24的轴向变形将使得前边缘29距离本体22更近或更远。

前边缘29被配置成当所述第一光学面贴附到封阻装置13上时与光学元件11的第一光学面14密封接触。

在此将注意到,在封阻装置13的初始状态下,前边缘29在本体22的相反侧上轴向轻微地超过支撑元件23的横向表面25。

管状壁24界定内部空间31,支撑元件23至少部分地被接纳在所述内部空间中。

内部空间31的在支撑元件23的侧表面26与管状壁24之间延伸的一部分形成空腔30,所述空腔围绕支撑元件23延伸。

换言之,管状壁24限定空腔30。更确切地,管状壁24限定空腔30的外侧,而侧表面26限定空腔30的与外侧相反的内侧。

空腔30在此为环形的。

封阻装置13进一步包括形成在本体22中的管道32以及连接到管道32上的阀33。管道32通过第一端34连接到阀33上,同时所述管道通过第一端34的相反端35通入空腔30。

阀33被配置用于控制管道32内的压力。阀33特别地被配置用于防止穿过管道32的两个方向上的流体循环。

封阻装置13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撑元件23的第一冷却装置和/或加热装置。

第一冷却装置和/或加热装置包括珀耳帖效应单元36,所述珀耳帖效应单元在此位于支撑元件23的与其横向表面25相反的一侧。

单元36位于封阻装置13中并且在此更具体地容纳在封阻装置13的本体22中。

因此,单元36集成到封阻装置13中、并且更具体地集成到本体22的位于支撑元件23的与横向表面25相反那侧的部分中。

单元36可以通过电端子(未展示)供电,所述电端子在本体22侧可触及。

单元36被配置用于将支撑元件23冷却到低于预定温度和/或将支撑元件23加热到高于预定温度。众所周知,珀耳帖效应单元36提供的加热或冷却效果取决于单元36内的电流方向。

在此应注意的是,铁磁性元素27除了感应加热的能力之外、还提高了形状记忆材料的导热性,使得支撑元件23可以被珀耳帖效应单元36有效加热或冷却。

在图2至图5中,封阻装置13被示出为与第二加热装置协作,所述第二加热装置是设备38的一部分,所述设备被配置用于将封阻装置13贴附至光学元件11。

第二加热装置包括环形的电磁线圈37。电磁线圈37被配置成相对于封阻装置13定位成围绕封阻装置13的包括支撑元件23的这部分。换言之,电磁线圈37和支撑元件23同轴布置并且基本上在相同高度上。

线圈37的直径在此足以让线圈37围绕支撑元件23和管状壁24二者。

电磁线圈37被配置用于在被分散在形状记忆材料内的铁磁性元素27中产生电流以便在支撑元件23内引起加热效果。

电磁线圈37被配置用于将支撑元件23加热到高于预定温度。

集成到封阻装置13中的电磁线圈37和铁磁性元素27一起形成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部分地集成到封阻装置13中。

在封阻装置13贴附至光学元件11的过程的开始,提供处于初始状态的封阻装置13,在所述初始状态下,支撑元件23处于低于预定温度的、大约为20℃的温度,因此支撑元件23的材料处于刚性状态。

在贴附过程的加热步骤期间,支撑元件23被加热以便达到超过预定温度(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此为大约35℃)的、大约为55℃的温度,因此支撑元件23的材料达到塑性状态。

支撑元件在此被加热到超过预定温度大约20℃。

更一般地,支撑元件应该被加热到超过预定温度大约20℃到30℃,以便使材料展现出最佳塑性状态。

因此,因为预定温度通常在10℃与50℃之间,因而支撑元件应被加热到达到30℃与80℃之间的温度。

将参考图3至图5进一步描述被配置用于将封阻装置13贴附至光学元件11的设备38。

设备38被配置用于将封阻装置13和半成品光学元件11在预定相对位置相贴附。

因此,设备38包括被配置用于固持光学元件11的固持器39、以及被配置用于固持封阻装置13的固持器40。

在设备38中,固持器40机械连接至参考框架41,如图3中用虚线示意性地示出的。固持器39也机械连接至参考框架41,如图3中用虚线示意性地示出的。

固持器40与参考框架41之间的机械连接使得固持器40相对于参考框架41的位置是可确定的。由于固持器40和封阻装置13被配置成使得当封阻装置13由固持器40固持时,封阻装置13相对于固持器40以预定方式定位,封阻装置13相对于参考框架41的位置是可确定的。特别地,横向表面25相对于参考框架41的位置是可确定的。

固持器39与参考框架41之间的机械连接使得固持器39相对于参考框架41的位置是可确定的。

固持器39与参考框架41之间的机械连接包括用于相对于参考框架41驱动固持器39的驱动系统42。

为了确定被固持器39固持的光学元件11相对于参考框架41的当前位置,设备38包括相机43。

驱动系统42和相机43均连接至控制单元44。

驱动系统42、相机43、以及控制单元44被包含在定位系统45中,所述定位系统被配置用于将半成品光学元件11相对于参考框架41定位。

相机43被配置用于捕获光学元件11的第一面14的图像。

控制单元44被配置用于在捕获的图像上检测参考标记19并且用于确定参考标记19相对于参考框架41的当前位置。

由于封阻装置13相对于参考框架41的位置是可确定的,因此控制单元44可以确定参考标记19相对于封阻装置13的当前位置。

控制单元44被配置用于控制驱动系统42,以便将光学元件11和封阻装置13以预定相对位置定位。

在此应注意的是,在这种预定相对位置,封阻装置13的横向表面25与参考标记19对齐。

在图3展示的贴附过程的步骤中,将光学元件11安装到固持器39上并且将封阻装置13安装到固持器40上。

在此当封阻装置13安装到固持器40上时,接着执行上文描述的对支撑元件23的加热步骤。

控制单元44确定光学元件11、更确切地说参考标记19的当前位置,并且将光学元件11朝向光学元件11相对于封阻装置13的起始位置驱动,在所述位置,光学元件11与模制装置13相距一定距离并且参考标记19与封阻装置13的横向表面25对齐。

控制单元44进一步被配置用于控制驱动系统42,以便通过使光学元件11和封阻装置13彼此更靠近而将光学元件11从起始位置朝向相对于封阻装置13的预定相对位置驱动。

控制单元44进一步被配置用于使半成品光学元件11的第一面14与支撑元件23的横向表面25接触并且用于抵靠横向表面25推动半成品光学元件11以使支撑元件23顺应,直到横向表面25再现第一面14的与横向表面25接触的这部分的形状并且直到半成品光学元件11相对于封阻装置13处于预定相对位置。

封阻装置13和光学元件11接着到达预定相对位置,如图4展示的。

应注意到,在光学元件11朝向封阻装置13移动期间,第一光学面14首先与可弹性变形管状壁24的前边缘29接触,接着可弹性变形管状壁被轴向压缩。前边缘29接着朝向第一面14偏置并且自动维持与此第一面14接触。

第一光学面14接着与支撑元件23的横向表面25接触并且向所述横向表面施加力。

由于侧表面26是自由的并且与管状壁24相距一定距离,因此支撑元件23可以径向地延伸以适应由于光学元件11施加的力而产生的轴向变形。

还应注意到,第一光学面14在此与支撑元件23的横向表面25直接接触,但如有需要,第一面14可以以功能性元件(例如保护胶带)为内衬。

在此,电磁线圈37在使支撑元件23顺应期间留在原位并且被致动。当封阻装置13和光学元件11到达预定相对位置上时,线圈37被禁用。

珀耳帖效应单元36接着被致动以便冷却支撑元件23直到形状记忆材料达到低于预定温度的、大约为20℃的温度。因此,支撑元件23的材料处于刚性状态。

在这个冷却步骤期间,封阻装置13和光学元件11被驱动系统42维持在预定相对位置。因此,驱动系统42保持向光学元件11施加压力以便抵消支撑元件23恢复其预定记忆形状的自然趋势。

在预定相对位置上,光学元件11的第一光学面14与管状壁24的前边缘29接触并且与支撑元件23的横向表面25接触以便关闭环形空腔30。

如上解释的,前边缘29进一步与第一光学面14密封接触,使得空腔30以密封方式关闭。

设备38进一步包括真空拉动装置,所述真空拉动装置在此包括被配置成经由导管连接到管道32上的真空泵46,阀33设置在所述导管中(图5)。

因此,管道32在空腔30与真空泵46之间形成流体连通,所述真空泵因此可以通过流体连通抽吸容纳在空腔30中的空气。

管状壁24、管道32、阀33以及空腔30在此形成封阻装置13的封阻部分21的气动封阻构件。如下解释的,气动封阻构件被配置用于在所述空腔被半成品光学元件11的第一面14关闭时维持空腔30内的真空,以便将半成品光学元件11贴附到封阻装置13的封阻部分21上。

在冷却步骤之后,珀耳帖效应单元36禁用并且真空泵46连接到管道32上。

接着真空在空腔30内被拉动穿过管道32以便在光学元件11的第一面14上产生基于真空的固位效应并且将封阻装置13牢固地贴附到光学元件11上。

阀33接着被致动以便防止穿过管道32的流体连通,使得维持空腔30内的真空。

真空泵46接着可以与管道32断开连接。

在真空拉动期间,封阻装置13和光学元件11通过驱动系统42维持在预定相对位置上,以便避免光学元件11相对于封阻装置13的任何不期望的移位。

一旦封阻装置13维持光学元件11,所述光学元件可以从固持器39上释放。

接着可以移除电磁线圈37。相应地,电磁线圈37的直径大于光学元件11的直径,使得所述光学元件可以穿过。

联接到光学元件11上的封阻装置13接着可以从固持器40上被释放并且被安装到表面处理机器10的固持器17上以便处理半成品光学元件11(图1)。

支撑元件23在此通过第一面14的中央部分47与光学元件11接触(图5)。

因此,支撑元件23的横向表面25所顺应的是此中心部分47的形状。

进一步地,支撑元件23所提供的刚性支撑通过此中央部分47被赋予光学元件11。刚性支撑在此在第一面14的中央部分47上连续分布。

第一面14进一步具有周边部分48,所述周边部分从中央部分47径向地延伸到光学元件11的侧面16。

周边部分48与环形空腔30至少部分地一致。因此基于真空的固位效应施加到周边部分48上。

为了将光学元件11和封阻装置13解除联接,阀33被致动以便能有穿过管道32的流体连通,以便破坏空腔30内的真空并且禁用基于真空的固位效应。

通过将支撑元件23再次加热到高于预定温度使得形状记忆材料达到塑性状态并且支撑元件23自动呈现其预定记忆形状,封阻装置13接着可以回到其初始状态,如之前参考图2解释的。

在没有展示出的变型中:

-支撑元件没有紧固到本体上而是与本体成整体,支撑元件和本体均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

-支撑构件包括由形状记忆材料制成的多于一个支撑元件,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单独的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各自形成接触面的一部分;

-空腔进一步包括从环形部分延伸进入支撑元件的径向部分,所述径向部分穿过支撑元件的横向表面敞开;

-例如用硅密封环代替可弹性变形管状壁的波纹管垫圈;

-在封阻装置的初始状态下,横向表面不是平坦的而是凹形或凸形的;

-光学元件的材料与聚碳酸酯不同并且例如是有机材料或矿物材料;

-形状记忆材料是不同性质的聚合物的混合物;

-预定温度与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不同并且例如是材料的熔化温度;

-用于将封阻装置贴附至光学元件上的设备集成在表面处理机器中,所述表面处理机器包括单一固持器,所述固持器被配置用于在贴附过程和表面处理操作期间固持封阻装置;

-第一冷却和/或加热装置与珀耳帖效应单元不同并且包括例如电阻加热器和/或制冷剂流体流动的回路;

-第一冷却和/或加热装置包括多于一个珀耳帖效应单元,例如专用于冷却的第一单元以及专用于加热的第二单元;或包括两个以上单元;

-第二加热装置与电磁线圈不同并且形状记忆材料没有铁磁性元素,第二加热装置包括例如红外线辐射装置;

-支撑元件的加热步骤由珀耳帖效应单元执行;和/或

-电磁线圈在使支撑元件顺应之前被移除。

更一般来讲,应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所描述和展现的实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