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驱动式锥孔内表面强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6219发布日期:2019-07-27 09:10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磁力驱动式锥孔内表面强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零件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是对锥孔内表面进行强化加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装备和机械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锥孔由于自身较高的定位精度,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零部件中,但锥孔加工相对困难,由于锥孔内表面的疲劳性能对机械零部件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对锥孔内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可以通过锥孔内表面强化工艺改善孔内表面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零件疲劳寿命。

现有的孔内表面强化工艺大多采用的是机械喷丸和冷挤压强化。机械喷丸的方法是通过弹丸与孔内表面发生碰撞,使孔内表面产生残余应力,从而对孔内表面起到强化作用,增加孔的寿命。但机械喷丸无法加工孔径较小的孔,且喷丸强化效果不均匀。冷挤压强化的原理是用一个比待强化孔径略大的芯棒强行挤压经过孔径,通过挤压力使孔内表面产生残余应力,冷挤压强化工艺也存在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无法加工微型孔等问题,对于锥形孔更是无法加工。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3589854a的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电磁强化方法,通过放置强化线圈,并将工件放置在磁场中,强化线圈中通入快速变化的脉冲电流,使工件上产生感应涡流,在感应涡流和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脉冲电磁力,使孔内表面产生残余应力进行强化,但这种强化方法无法对小孔径的孔进行强化,且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磁力驱动式的锥孔内表面强化设备,解决传统强化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无法加工锥形孔、微小孔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具有一个缸体,缸体内的底部竖直置放工件,工件上开有大端朝向正上方的锥孔,工件的正上方是顶盖,顶盖的中心开有与锥孔相通的顶盖通孔,顶盖通孔中设有活塞,顶盖下表面上装有密封圈,当顶盖下表面与工件上表面紧密接触时,活塞下方的顶盖通孔与锥孔形成一个密闭腔室,密闭腔室中注满液体;活塞同轴心地固定连接连接杆的下端,连接杆的上端向上伸出顶盖之外并固定连接滑块,滑块与上下竖直的导轨滑动连接,滑块同时固定连接传动杆的一端,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中心轴水平布置的圆盘的边缘;圆盘同轴心固定连接换向片的一端,换向片的另一端与线圈固定连接,线圈水平放在一对磁铁之间,换向片与电刷相接触,电刷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

顶盖和缸体之间设有将顶盖与工件压紧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由伸缩式液压缸、压板、油箱、油泵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组成,伸缩式液压缸下端竖直固定连接缸体的上端、上端连接水平的压板,压板在顶盖的上方,伸缩式液压缸通过管道连接油箱,在油箱和伸缩式液压缸之间的管道上设有油泵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磁力驱动容积交变,通过磁力驱动活塞,利用密闭容积交变造成容积内液体压力发生变化进行空化强化,当容积变大,液体压力低于液体本身的饱和蒸气压时,液体内部产生空化气泡,当容积变小,空化气泡挤压溃灭,利用气泡溃灭产生的冲击波对锥孔内表面产生残余应力,进行强化,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装置简单,方便操作。

2、本发明也可以加工其他形状的孔,尤其是加工微孔,不限制孔的大小和形状。

3、本发明通过空化对锥孔内表面进行加工,孔壁无机械接触,残余应力分布均匀,可以加工直径较小的锥孔,强化效果好,加工效率高,无污染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磁力驱动式锥孔内表面强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缸体;2:工件;3:密封圈;4:顶盖;5:活塞;6:伸缩式液压缸;7:压板;8:连接杆;9:滑块;10:导轨;11:传动杆;12:磁铁;13:线圈;14:电刷;15:电源;16:换向片;17:圆盘;18:通气孔;19:顶盖通孔;20:进水口;21: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2:锥孔;23:油泵;24:水泵;25:油箱;26:出水口;27: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本发明具有一个缸体1,缸体1内的底部竖直置放工件2。在缸体1底部开有凹槽,工件2的下端置放在凹槽中,便于工件2的定位。

工件2上开有锥孔22,锥孔22的大端朝向正上方,工作时锥孔22内注满液体。工件2的正上方是顶盖4,顶盖4的中心开有顶盖通孔19,顶盖通孔19与锥孔22相通,并且两者的中心轴共线。顶盖通孔19的内径大于锥孔22大端的内径。在顶盖通孔19中安装活塞5,活塞5与顶盖通孔19的内侧壁密封连接且能沿顶盖通孔19的内侧壁上下移动。在顶盖4下表面上安装密封圈3,当顶盖4下表面与工件2上表面紧密接触时,在活塞5下方的顶盖通孔19与锥孔22形成一个密闭腔室,顶盖4对该密闭腔室起密封作用。密闭腔室中注满液体,在活塞5上下运动过程中,密闭腔室的容积会发生变化,造成容积内液体压力发生变化,产生空化,对工件2的锥孔22进行表面强化。

活塞5同轴心地固定连接连接杆8的下端,连接杆8的上端向上伸出顶盖4之外,连接杆8上端固定连接于一个滑块9。滑块9同时与上下竖直的一根导轨10滑动连接,导轨10固定不动。滑块9在导轨10上做上下运动时,带动连接杆8和活塞5一起做上下往复运动。

滑块9同时固定连接传动杆11的一端,传动杆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圆盘17的边缘。圆盘17的中心轴水平布置,其一盘面面对着传动杆11的另一端,在该盘面的边缘处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传动杆11的另一端。在传动杆11与圆盘17的连接处放置一个垫片,以减少圆盘17和传动杆11之间的摩擦。

在圆盘17上设置四个沉头孔,通过螺栓将圆盘17与换向片16的一端固定连接,保证螺栓不会凸出圆盘表面而阻碍传动杆11与圆盘17的运动。换向片16的中心轴与圆盘17的中心轴共线。换向片16与电刷14相接触,电刷14通过导线与电源15连接。其中,圆盘17为绝缘材料,换向片16和电刷14为导电材料。换向片16的另一端与线圈13固定连接,线圈13的中心轴与换向片16的中心轴共线。线圈13水平放在一对n极、s极的磁铁12之间。

当打开电源15,经电刷14和换向片16,线圈13通电,在磁铁12产生的磁场中开始旋转,换向片16可以使线圈13单向持续转动。通过线圈13、换向片16的传动,带动圆盘17旋转,使传动杆11的另一端随着圆盘17做圆周运动。在导轨10的约束下,传动杆11的一端带动滑块9沿着导轨10做上下往复运动,形成了曲柄滑块驱动机构。滑块9带动连接杆8上下运动,造成密闭腔室中容积变化,使密闭腔室内部的液体压力发生变化产生空化,对工件2上的锥孔22进行表面强化。

在顶盖4的上端设置有通气孔18,通气孔18与位于活塞5上方的顶盖通孔19相通,将顶盖通孔19与外部大气相连通,可以将顶盖通孔19中的空气排出。

在顶盖4和缸体1之间设置夹紧装置,用于将顶盖4与工件2压紧,使顶盖4紧密贴在工件2上方固定不动。夹紧装置由伸缩式液压缸6、压板7、油箱25、油泵23、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组成。伸缩式液压缸6下端竖直固定连接在缸体1的上端,伸缩式液压缸6上端连接水平的压板7,压板7在顶盖4的上方。伸缩式液压缸6通过管道连接油箱25,在油箱25和伸缩式液压缸6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油泵23和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伸缩式液压缸6共有四个,沿缸体1一圈均匀分布。

在缸体1上端一侧设置了进水口20,下端一侧设置了出水口26,出水口26通过管道连接蓄水池27,蓄水池27通过管道和水泵24连接进水口20。

本发明工作时,先将工件2放置在缸体1内,关闭出水口26,打开水泵24和进水口20,将蓄水池27中的水传输到缸体1内,直到缸体1内的水浸没工件2并接近进水口20的位置,使密闭腔室中注满液体,关闭水泵24和进水口20。然后将顶盖4放在工件2的正上方,打开油泵23,调整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21控制伸缩式液压缸6,伸缩式液压缸6向下运动,带动压板7往下压紧顶盖4。之后,打开电源15,活塞5上下往复运动,使密闭腔室中的容积发生变化,对工件2表面进行强化加工。当工件2加工完成,关闭电源15,调整电磁换向阀21,伸缩式液压缸6向上运动移开压板7,拿下顶盖4。最后打开出水口26,放出缸体1内的水,取出工件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