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7824发布日期:2019-10-28 23:2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浇铸金属锂及锂系列合金熔融液的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金属锂的提纯及其深加工的过程中,搅拌充分的金属锂熔融液或者金属锂合金系列熔融液通过熔融坩埚底部的放料阀门进入掉落进入浇铸模具,并经过冷却制作成一定形状、尺寸的铸锭产品。

传统的金属锂提纯及其深加工是在有保护气氛的手套箱内进行,因手套箱内空间有限,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自动机械化,只能通过不断的开关放料阀门来控制熔融液的浇铸过程,因此既不能实现连续生产,也会极易损伤放料阀门,提高生产成本。在浇铸的过程中,因为气体的存在,浇铸流速过快则铸件中容易出现气孔形缺陷,浇铸流速过慢则会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熔融液直接从顶部掉落下来产生气孔形成缺陷,并且更换浇铸模具的时候不必关闭放料阀门,延长了放料阀门的使用寿命的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包括收集器、导流管和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侧横向延伸固定在所述导流管中上端后侧,所述旋转支架下侧与浇铸模具上边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旋转支架可解除式纵向倾斜设置在浇铸模具内,所述导流管上端部固定所述收集器,所述收集器与所述导流管上端部连通,所述收集器与放料阀门位置可解除式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还可以是:

所述收集器呈半中空球状,所述收集器中央为收集腔,所述收集器的收集腔前侧与所述放料阀门位置可解除式对应,所述收集器的收集腔中下部与所述导流管上端部连通。

所述收集器下侧为向下延伸的倾斜面,所述收集器下侧通过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导流管上端部之间连通。

所述导流管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圆柱管。

所述旋转支架纵向截面呈倒“L”形,所述旋转支架包括第一横向壁和第一竖直壁,所述第一横向壁固定在所述第一竖直壁上侧,所述第一横向壁上侧与所述导流管中部固定,所述第一竖直壁下侧与所述浇铸模具上边沿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第一横向壁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竖直壁上侧。

所述旋转支架纵向截面呈“T”形,所述旋转支架包括第二横向壁和第二竖直壁,所述第二横向壁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壁上侧,所述第二横向壁上侧与所述导流管中部固定,所述第二竖直壁下侧与所述浇铸模具上边沿可解除式相抵。

所述第二横向壁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壁上侧。

所述导流管上端部通过焊接连通固定于所述收集器上。

所述旋转支架上侧通过焊接横向延伸固定在所述导流管中上端后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包括收集器、导流管和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上侧横向延伸固定在所述导流管中上端后侧,所述旋转支架下侧与浇铸模具上边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导流管通过所述旋转支架可解除式纵向倾斜设置在浇铸模具内,所述导流管上端部固定所述收集器,所述收集器与所述导流管上端部连通,所述收集器与放料阀门位置可解除式对应。这样,导流管可解除式纵向倾斜放置在浇铸模具内,导流管中上端后侧通过旋转支架与浇铸模具上边沿平稳支撑相抵,开启熔融坩埚上的放料阀门,收集器可解除式与放料阀门位置相对,当开启放料阀门后,熔融液流入收集器内,收集器内的熔融液通过重力的作用力下再通过导流管流入浇铸模具内,因导流管是纵向倾斜可解除式放置在浇铸模具内的,熔融液通过导流管从浇铸模具底部开始向浇铸模具顶部填充,当一个浇铸模具填充满后需要更换新的浇铸模具时,向上转动旋转支架,旋转支架带动导流管向上旋转直至导流管呈水平状态,带动收集器也为放平状态,此时,收集器内还能够容纳一定量的熔融液,待浇铸模具更换完毕后,旋转支架向下旋转,旋转支架带动导流管向下旋转直至导流管重新倾斜进入浇铸模具内,开始下一轮浇铸模具熔融液填充。因为熔融液是从浇铸模具底部开始向浇铸模具顶部填充的,有效避免熔融液直接从顶部掉落下来产生气孔形成缺陷,并且收集器能够容纳一定量的熔融液,更换浇铸模具的时候不必关闭放料阀门,延长了放料阀门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有效避免熔融液直接从顶部掉落下来产生气孔形成缺陷,并且更换浇铸模具的时候不必关闭放料阀门,延长了放料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与浇铸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用新型的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实用新型的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的侧视图。

图号说明

1…收集器 2…导流管 3…旋转支架

4…浇铸模具 5…第一横向壁 6…第一竖直壁

7…收集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收集器1、导流管2和旋转支架3,所述旋转支架3上侧横向延伸固定在所述导流管2中上端后侧,所述旋转支架3下侧与浇铸模具4上边沿可解除式相抵,所述导流管2通过所述旋转支架3可解除式纵向倾斜设置在浇铸模具4内,所述导流管2上端部固定所述收集器1,所述收集器1与所述导流管2上端部连通,所述收集器1可解除式与放料阀门位置对应。具体而言,导流管2可解除式纵向倾斜放置在浇铸模具4内,导流管2中上端后侧通过旋转支架3与浇铸模具4上边沿平稳支撑相抵,开启熔融坩埚上的放料阀门,收集器1可解除式与放料阀门位置相对,当开启放料阀门后,熔融液流入收集器1内,收集器1内的熔融液通过重力的作用力下再通过导流管2流入浇铸模具4内,因导流管2是纵向倾斜可解除式放置在浇铸模具4内的,熔融液通过导流管2从浇铸模具4底部开始向浇铸模具4顶部填充,当一个浇铸模具4填充满后需要更换新的浇铸模具4时,向上转动旋转支架3,旋转支架3带动导流管2向上旋转直至导流管2呈水平状态,带动收集器1也为放平状态,此时,收集器1内还能够容纳一定量的熔融液,待浇铸模具4更换完毕后,旋转支架3向下旋转,旋转支架3带动导流管2向下旋转直至导流管2重新倾斜进入浇铸模具4内,开始下一轮浇铸模具4熔融液填充。因为熔融液是从浇铸模具4底部开始向浇铸模具4顶部填充的,有效避免熔融液直接从顶部掉落下来产生气孔形成缺陷,并且收集器1能够容纳一定量的熔融液,更换浇铸模具4的时候不必关闭放料阀门,延长了放料阀门的使用寿命。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是:有效避免熔融液直接从顶部掉落下来产生气孔形成缺陷,并且更换浇铸模具4的时候不必关闭放料阀门,延长了放料阀门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是设置多该导流装置实现连续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收集器1呈半中空球状,所述收集器1中央为收集腔,所述收集器1的收集腔7前侧与所述放料阀门位置可解除式对应,所述收集器1的收集腔7中下部与所述导流管2上端部连通。这样,收集器1呈半中空球形状,放料阀门打开时,熔融液流入收集腔7内,半中空球形状的收集器1通过收集腔7可以容纳较多量的熔融液,在更换浇铸模具4时,收集腔7内的熔融液足够多,不需关闭放料阀门,进一步延长放料阀门使用寿命。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收集器1下侧为向下延伸的倾斜面,所述收集器1下侧通过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导流管2上端部之间连通。这样,收集器1下侧为向下延伸的倾斜面,方便收集器1内的熔融液进入导流管2内,保证熔融液的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导流管2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圆柱管。这样,如图1所示,导流管2为由上至下直径逐渐变小的圆柱管,这种纵向截面呈微锥形的圆柱管,可以保证熔融液进入导流管2内时,熔融液流速平稳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旋转支架3纵向截面呈倒“L”形,所述旋转支架3包括第一横向壁5和第一竖直壁6,所述第一横向壁5固定在所述第一竖直壁6上侧,所述第一横向壁5上侧与所述导流管2中部固定,所述第一竖直壁6下侧与所述浇铸模具4上边沿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旋转支架3纵向截面呈倒“L”形,当一个浇铸模具4填充满后需要更换新的浇铸模具4时,向上转动第一横向壁5和第一竖直壁6,第一竖直壁以浇铸模具4上边缘为支点向上旋转,从而带动导流管2向上旋转直至导流管2呈水平状态,带动收集器1也为放平状态,更换新的浇铸模具4,并且旋转支架3下侧的第一竖直壁6下侧平整光滑,旋转支架3下侧通过第一竖直壁6与浇铸模具4上边沿可解除式平稳相抵,从而保证熔融液在导流管2流动内的稳定性,旋转支架3上的第一横向壁5上侧与导流管2中上端固定,加大导流管2与旋转支架3的固定面积,加强固定强度。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横向壁5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竖直壁6上侧。这样,第一横向壁5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一竖直壁6上侧,加强第一横向壁5与第一竖直壁6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旋转支架3纵向截面呈“T”形,所述旋转支架3包括第二横向壁和第二竖直壁,所述第二横向壁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壁上侧,所述第二横向壁上侧与所述导流管2中部固定,所述第二竖直壁下侧与所述浇铸模具4上边沿可解除式相抵。这样,旋转支架3纵向截面呈“T”字形,当一个浇铸模具4填充满后需要更换新的浇铸模具4时,向上转动第二横向壁和第二竖直壁,第二竖直壁以浇铸模具4上边缘为支点向上旋转,从而带动导流管2向上旋转直至导流管2呈水平状态,同时带动收集器1也为放平状态,更换新的浇铸模具4,并且旋转支架3下侧的第二竖直壁下侧平整光滑,旋转支架3下侧通过第二竖直壁与浇铸模具4上边沿可解除式平稳相抵,从而保证熔融液在导流管2流动内的稳定性,旋转支架3上的第二横向壁上侧与导流管2中上端固定,进一步加大导流管2与旋转支架3的固定面积,加强固定强度。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横向壁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二竖直壁上侧。这样,第二横向壁通过焊接固定在第二竖直壁上侧,加强第二横向壁与第二竖直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导流管2上端部通过焊接固定所述收集器1。这样,导流管2上端部通过焊接固定收集器1,加强导流管2上端部与收集器1之间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套箱用熔融液导流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在前面描述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以是:所述旋转支架3上侧通过焊接横向延伸固定在所述导流管2中上端后侧。这样,旋转支架3上侧通过焊接横向延伸固定在导流管2中上端后侧,加强旋转支架3上侧与导流管2中上端后侧的连接强度。

上述仅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几种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但并不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设计精神所作出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或等比例放大或缩小等,均应认为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