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热处理承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3635发布日期:2019-11-05 23:25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模具热处理承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模具热处理承具。



背景技术: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模具的硬度和模具的耐热性,需将制作的模具进行热处理。目前对模具的热处理一般是将模具放入到侧边和底部密封的承具里面进行加热,达到一定温度后,用钢索将承具勾起,再将模具拿出进行下一步工序。但是由于承具侧边和底部密封,模具在承具内,外部加热的热量很难传递进去,能源转换率差,导致模具的加热效果差,且能源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热处理承具,加热效果好且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模具热处理承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模具热处理承具,包括底圈和上圈,所述底圈之间均匀排列有若干横杆,所述底圈和上圈之间设有若干竖杆,所述底圈和上圈之间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隔空区,所述隔空区上方设有提手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空区设有正立柱,所述正立柱设于隔空区中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横杆与竖杆一一对应,且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竖杆的下端部固定于底圈的同一位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若干横杆之间的间隔为10~20mm。

作为优选方案,模具热处理承具还包括拉索,所述拉索穿过从底圈上方穿过后连接在底圈的下方。

作为优选方案,模具热处理承具还包括对锁螺钉,所述拉索两端分别连接于对锁螺钉的两头,所述拉索通过对锁螺钉进行锁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模具热处理承具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横杆作为模具的承载,用于支撑模具,通过竖杆进行四周的限位。通过设置的隔空区,方便模具的放置和拿出。并通过提手部用于承具的拿出和放入。本方案结构简单,通过镂空式的设计,使模具可直接四周可直接接触加热源,方便模具的热处理,提升加热效果,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热处理承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请参考图1,一种模具热处理承具,包括底圈和上圈,底圈之间均匀排列有若干横杆,底圈和上圈之间设有若干竖杆,底圈和上圈之间相对的两侧均设有隔空区,隔空区上方设有提手部。隔空区设有正立柱,正立柱设于隔空区中部。整体镂空的效果,使加热源产生的热量能直接传递给模具,提升加热效果。并通过隔空区方便模具的取放,再通过正立柱,使整体结构更为牢固。在竖杆中间还设有若干与底圈等大的中圈,对竖杆进行加固。

横杆与竖杆一一对应,且横杆的两端分别与竖杆的下端部固定于底圈的同一位置。使结构更为牢固,避免加热和制造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

若干横杆之间的间隔为10~20mm。方便热空气对模具进行加热,并保证结构整体的牢固性,且可节约成本。

还设有拉索,拉索穿过从底圈上方穿过后连接在底圈的下方。拉索两端分别连接于对锁螺钉的两头,拉索通过对锁螺钉进行锁紧。通过拉索对模具进行固定,并可以设置多根拉索。拉索的端部通过对锁螺钉进行锁紧,方便拆卸和组装,可反复利用。

上述方案中,通过横杆作为模具的承载,用于支撑模具,通过竖杆进行四周的限位。通过设置的隔空区,方便模具的放置和拿出。并通过提手部用于承具的拿出和放入。本方案结构简单,通过镂空式的设计,使模具可直接四周可直接接触加热源,方便模具的热处理,提升加热效果,节约能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