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配件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13400发布日期:2019-11-12 23:4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车用配件去毛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去毛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车用配件去毛刺装置。



背景技术:

车用配件,如车框、车条完成初步成型后,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即去除毛刺、打磨、抛光等工序。

传统的去除毛刺、打磨、抛光等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产品移至专用的打磨或抛光设备处实施打磨或抛光,去毛刺则需操作人员采用专用工具将产品上的毛刺去除。

在操作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人工成本高,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手逐渐成为替代操作人员的主要工具。如若将用于打磨、去毛刺及抛光设备全部放置于机械手前,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机械手在夹持加工时摆动的行程较长,导致其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提高加工效率、促使机械手可在特定的行程中实施摆动、结构简单的车用配件去毛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配件去毛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架设于机架上的至少一个可沿机架纵向实施高度调节的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设有锉刀组件、磨角抛光组件及内孔毛刺去除组件,所述的磨角抛光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安装座上的第一支撑框、与第一支撑框铰接可沿第一支撑框摆动的第一摆动块、驱动第一摆动块摆动的第一驱动源、与第一摆动块联动的第一打磨电机及与第一打磨电机联动可旋转的磨抛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锉刀组件、磨角抛光组件及内孔毛刺去除组件集聚于机架的安装座上。在使用过程中,机械手将待加工的产品实施夹持,并将待加工产品输送至机架上的各组件处实施加工,机械手的摆动行程小,加工时的时间得到缩短,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磨角抛光组件中的第一打磨电机及磨抛盘通过第一摆动块实施摆动,以此对待加工产品中具有角度的边角实施打磨及抛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锉刀组件包括有第二支撑框、与第二支撑框铰接可沿第二支撑框摆动的第二摆动块、驱动第二摆动块摆动的第二驱动源、与第二摆动块联动的第二驱动电机及与第二驱动电机联动可旋转的锉刀。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锉刀组件中的挫刀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可延伸至对待加工产品的安装孔中,对安装孔内壁的毛刺实施去除,第二摆动块可受到第二驱动源驱动,促使挫刀实施摆动,可针对待加工产品的长槽实施毛刺去除。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内孔毛刺去除组件包括有架设于安装座上可沿安装座往复位移的可旋转的内孔打磨头及驱动内孔打磨头处于安装座上位移的执行组件。

其中,执行组件包括有与安装座垂直固定的轨道、架设与轨道上可沿轨道往复移动的滑座及驱动滑座处于轨道上滑动的驱动头,所述的内孔打磨头与滑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内孔打磨头可沿安装座实施移动,对待加工内孔的轴向的毛刺实施去除,而且移动方式简单。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机架的横向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个安装座,各安装座分别与机架垂直衔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促使机架上可安装更多的安装座,以此在安装座上安装更为多元化的加工组件。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沿其纵向固设有定位座,定位座上方设有可朝向定位座移动的孔冲压柱及驱动孔冲压柱移动的气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对孔内实施二次冲压,以此保证孔内壁的毛刺被去除,而且该孔冲压柱沿机架纵向设置,在加工过程中,机械手不需要调整待加工产品的加工位置,以此减少机械手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设有废料收集罩及与废料收集罩连通的废料收集箱,废料收集箱上开设有供废料排出的排出通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可对被去除的毛刺实施收集,便于统一处理。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磨角抛光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锉刀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孔毛刺去除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孔毛刺去除组件的局部立体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孔毛刺去除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座及孔冲压柱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的一种车用配件去毛刺装置,包括有机架1、架设于机架1上的至少一个可沿机架1纵向实施高度调节的安装座2,安装座2上设有锉刀组件3、磨角抛光组件4及内孔毛刺去除组件5,磨角抛光组件4包括有架设于安装座2上的第一支撑框41、与第一支撑框41铰接可沿第一支撑框41摆动的第一摆动块42、驱动第一摆动块42摆动的第一驱动源43、与第一摆动块42联动的第一打磨电机44及与第一打磨电机44联动可旋转的磨抛盘45。上述方案中,将锉刀组件3、磨角抛光组件4及内孔毛刺去除组件5集聚于机架1的安装座2上。在使用过程中,机械手将待加工的产品实施夹持,并将待加工产品输送至机架1上的各组件处实施加工,机械手的摆动行程小,加工时的时间得到缩短,从而提高了加工效率。磨角抛光组件4中的第一打磨电机44及磨抛盘45通过第一摆动块42实施摆动,以此对待加工产品中具有角度的边角实施打磨及抛光。第一驱动源43可为气缸或电机,都是可行的,第一摆动块42的中部与第一支撑框41铰接,其纵向两端一端与第一驱动源43联动,另一端则与第一打磨电机44及磨抛盘45联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锉刀组件3包括有第二支撑框31、与第二支撑框31铰接可沿第二支撑框31摆动的第二摆动块32、驱动第二摆动块32摆动的第二驱动源33、与第二摆动块32联动的第二驱动电机34及与第二驱动电机34联动可旋转的锉刀35。锉刀组件3中的挫刀35可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4驱动旋转,可延伸至对待加工产品的安装孔中,对安装孔内壁的毛刺实施去除,第二摆动块32可受到第二驱动源33驱动,促使挫刀35实施摆动,可针对待加工产品的长槽实施毛刺去除。第二驱动源33可为气缸或电机。

为了便于对待加工产品的内孔中的毛刺实施去除,内孔毛刺去除组件5包括有架设于安装座2上可沿安装座2往复位移的可旋转的内孔打磨头51及驱动内孔打磨头51处于安装座2上位移的执行组件52。执行组件52包括有与安装座2垂直固定的轨道521、架设与轨道521上可沿轨道521往复移动的滑座522及驱动滑座522处于轨道521上滑动的驱动头523,内孔打磨头51与滑座522固定连接。驱动头51可为与气泵的气管连接的导管,也可直接为气缸体,都是可行的。

为了促使内孔打磨头51可针对长槽实施毛刺去除。内孔毛刺去除组件5包括有架设于安装座2上的第三支撑框53、与第三支撑框53铰接可沿第三支撑框53摆动的第三摆动块54、驱动第三摆动块54摆动的第三驱动源55及与第三摆动块54联动的内孔打磨头51。第三驱动源55为气缸或电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架1的横向两侧分别对称的设有两个安装座2,各安装座2分别与机架1垂直衔接。上述设置可促使机架1上可安装更多的安装座2,以此在安装座2上安装更为多元化的加工组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架1上沿其纵向固设有定位座6,定位座6上方设有可朝向定位座6移动的孔冲压柱7及驱动孔冲压柱7移动的气缸71。上述设置可对孔内实施二次冲压,以此保证孔内壁的毛刺被去除,而且该孔冲压柱7沿机架1纵向设置,在加工过程中,机械手不需要调整待加工产品的加工位置,以此减少机械手对待加工产品的翻转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为了使去除的毛刺可得到统一的收集。机架1上设有废料收集罩8及与废料收集罩8连通的废料收集箱9,废料收集箱9上开设有供废料排出的排出通道9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