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砂芯芯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5992发布日期:2020-03-24 15:32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件砂芯芯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铸造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铸件砂芯芯盒。



背景技术:

大型水轮机叶片表面呈曲面状,轮廓尺寸大、公差严格、工艺造型复杂、整体要求高,并铸造过程中容易变形,因此,大型水轮机叶片通常采用立体组芯造型法。立体组芯造型法对比传统的造型方法,有砂芯起吊重量轻、操作简便易于控制、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大大降了低生产叶片的设备要求能力及解决前序产能不足的问题,实现叶片批量化生产。目前立体组芯法制作砂芯所采用的芯盒通常为木制芯盒,主要存在以下三个缺点:

1)芯盒主料强度低,易变性,大型水轮机叶片砂芯约70吨,由于芯盒结构强度要求高,而采用木制框架结构芯盒,对于批量件来说,芯盒极易变形、损坏,导致砂芯变形,且下芯过程会导致砂芯配合尺寸不符;

2)芯盒制作周期长,由于叶片型面复杂,需要整体上5轴加工中心加工,传统木制芯盒周期25天左右,占叶片毛坯生产总周期的五分之一,影响产品的整体交期;

3)芯盒返修周期长、成本高,大型水轮机叶片的芯盒及活块在制芯、起模过程中易造成主料变形和损坏,同时复杂曲面型面尺寸不易返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铸件砂芯芯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芯盒包括芯盒模型,所述芯盒模型包括基础型、形面型;所述形面型的工作形面与铸件的外形相匹配;所述形面型的工作形面相对的面与所述基础型的安装面匹配安装,所述基础型的安装面为上下起伏的规则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基础型包括若干规则形状型块,各所述规则形状型块之间相互拼接,以形成所述基础型。

优选地,所述形面型包括若干形面型块,各所述形面型块之间相互拼接,以形成所述形面型。

优选地,所述形面型还包括形面型活块,所述形面型活块安装在所述形面型的起型位置。

优选地,所述形面型块的厚度小于300mm。

优选地,所述形面型块的侧面的加工误差为0mm~-10mm,且形面的加工误差为-3mm~+3mm。

优选地,所述规则形状型块采用造型用砂为原料。

优选地,所述规则形状型块内部设置有基础框架,用于减少造型用砂量。

优选地,所述形面型块的形面表面采用木模、消失模或树脂模。

一种以上所述的铸件砂芯芯盒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芯盒模型划分为基础型和形面型,根据铸件外形结构制作形面型的工作形面;根据基础型的安装面制作形面型的工作形面相对的面;

拼装基础型与形面型,并在形面型的工作形面表面做硬化处理,打磨平整,以形成芯盒模型,将芯盒模型置于芯盒框架内,完成芯盒的制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铸件砂芯芯盒,芯盒包括芯盒模型,芯盒模型包括基础型、形面型;基础型厚度尽量厚,以减少形面型的用料,基础型的形面尽量少且平整,容易刮制成型;基础型主要由若干规则形状型块拼装生成,且根据定位坐标精准预设定位杆,以准确安装;规则形状型块内部设置有基础框架,将其预制在芯盒框内,减少规则形状型块的用砂量;规则形状型块采用造型用砂为原料,可以保证芯盒的强度,并且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成本。形面型主要由若干形面型块拼装生成,形面型影响起型的部位做成活块,各形面型块与活块之间采用燕尾槽和/或插销定位,其余模具做成整体,保证形面型的强度;形面型块的厚度小于300mm,形面型块的侧面的加工误差为0mm~-10mm,且形面的加工误差为-3mm~+3mm,保证形面型的尺寸精度;形面型块的形面表面采用木模或树脂模,增强形面型的强度,满足铸件批量生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盒,基础型和形面型可以同时并行制作,基础型和形面型分别划分为多个对应的型块,每个模块均可单独并行加工,显著缩短了芯盒的制作周期;且芯盒采用了分块化的设计方法,当形面型损坏进行维修时,可将损坏的部分形面型块拆卸,保持基础型不动,选择损坏的形面型面局部重新加工,加工完成后的形面型直接拼装到对应部位,进行固定和表面处理,即可达到芯盒修复和维护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基础型所采用的造型用砂可重复再生使用,达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芯盒及其制作方法,保证了芯盒强度,有利于砂芯尺寸控制,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维护简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芯盒的基础型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芯盒的形面型的工作型面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芯盒的形面型的工作形面相对的面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芯盒的基础型与形面型拼装成一体示意图;

图中:10-基础型;20-形面型。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铸件砂芯芯盒,请参见附图1至4所示,芯盒包括芯盒模型,芯盒模型包括基础型10、形面型20;形面型20的工作形面与铸件的外形相匹配;形面型20的工作形面相对的面与基础型10的安装面匹配安装,所述基础型10的安装面为上下起伏的规则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础型10包括若干规则形状型块,各规则形状型块之间相互拼接,以形成所述基础型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面型包括若干形面型块,各形面型块之间相互拼接,以形成形面型。

具体地,形面型20还包括形面型活块,形面型活块安装在形面型的起型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铸件砂芯芯盒,主要包括基础型10、形面型20,基础型10厚度尽量厚,以减少形面型的用料,基础型10的形面尽量少且平整,容易刮制成型;基础型10主要由若干规则形状型块拼装生成,且根据定位坐标精准预设定位杆,以准确安装;形面型20主要由若干形面型块拼装生成,形面型20影响起型的部位做成活块,各形面型块与活块之间采用燕尾槽和/或插销定位,其余模具做成整体,保证形面型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面型块的厚度小于300mm。

具体地,形面型块的侧面的加工误差为0mm~-10mm,且形面的加工误差外为-3mm~+3mm;以保证形面型的尺寸精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规则形状型块采用造型用砂为原料,可以保证芯盒的强度,并且可以回收再利用,减少成本。

具体地,规则形状型块内部设置有基础框架,用于减少造型用砂量。

需要说明的是,规则形状型块内部设置有基础框架,将其预制在芯盒框内,减少规则形状型块的用砂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形面型块的形面表面采用木模、消失模或树脂模,增强形面型的强度,满足铸件批量生产。

一种以上的铸件砂芯芯盒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01,将芯盒模型划分为基础型10和形面型20,根据铸件外形结构制作形面型20的工作形面;根据基础型10的安装面制作形面型20的工作形面相对的面;

步骤s002,拼装基础型10与形面型20,并在形面型20的工作形面表面做硬化处理,打磨平整,以形成芯盒模型,将芯盒模型置于芯盒框架内,完成芯盒的制作。

需要说明的是,形面型20整体表面刮一层厚度大于等于2mm的石膏层,待石膏层硬化后,使用平板打磨机打磨表面,即确保形面型20表面质量,又能增加形面型表面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01中,根据铸件结构和现场机床加工尺寸范围将形面型20划分为若干形面型块,并编号制作;以形面型20的最低点为起点按照编号拼装各形面型块,通过划线定位形面型并紧固,以形成形面型20。

需要说明的是,拼装各类型型块时,设定绝对基准,测量每个型块与绝对基准之间的偏差,减少型块对接时的累积偏差;且拼装各类型型块时,根据定位坐标精准预设定位杆,以准确安装;定位杆与形面型块之间设定5mm左右的调整间隙,并通过划线定位形面,最终紧固形成整体的形面型,采用定位杆防止形面型块之间错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01中,将基础型10划分为若干规则形状型块,并编号制作;根据编号拼装各规则形状型块,以形成基础型1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芯盒,基础型和形面型可以同时并行制作,基础型和形面型分别划分为多个对应的型块,每个模块均可单独并行加工,显著缩短了芯盒的制作周期;且芯盒采用了分块化的设计方法,当形面型损坏进行维修时,可将损坏的部分形面型块拆卸,保持基础型不动,选择损坏的形面型面局部重新加工,加工完成后的形面型直接拼装到对应部位,进行固定和表面处理,即可达到芯盒修复和维护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芯盒及其制作方法,保证了芯盒强度,有利于砂芯尺寸控制,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维护简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