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7033发布日期:2020-04-10 16:16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抛光机备是一种电动工具,抛光机设备设备由底座、抛盘、抛光织物、抛光罩及盖等基本元件组成,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整车制造的汽车配件抛光设备”(授权公告号cn108000340au),该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固定块上开设凹槽和两个相对称的空腔,同时凹槽内部设置有挤压板,可以对零部件进行挤压固定抛光,但是其功能单一,且结构复杂,不易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收集箱,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mam-100控制面板,且支撑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遮挡板,所述移动座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螺纹杆,且移动座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移动座上端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栓,所述移动栓的下端设置有水槽,所述横杆的上端设置有水箱,且横杆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电动伸缩杆的一侧前表面设置有喷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所述刻度尺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连接有抛光圆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万向轮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弹簧,且万向轮与底座通过减震弹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滑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与喷头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液压杆与液压油箱通过油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且螺纹杆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罩与横杆通过固定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mam-100控制面板与第一电机电性连接,所述mam-100控制面板与第二电机电性连接,所述mam-100控制面板与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更加便捷,通过设置防护罩,便于在设备打磨过程中对工作台进行防护作用,避免在打磨过程中废墟有所蹦出给工作人员造成危险,从而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问题,同时设置喷头和水槽,可以帮助抛光机在抛光过程中提供降温,同时也增加抛光效果,然后水槽可以对废水进行收集,可以避免废水随处流淌,进而影响工作环境,通过设置液压杆和支撑座,便于对抛光机本体进行固定,避免工作中抛光机震动,容易造成万向轮有所移动,从而增加抛光机的稳定性,同时设置刻度尺,可以增加抛光机抛光过程中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产品单位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中图一中a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液压杆;4、支撑座;5、废水收集箱;6、支撑杆;7、移动座;8、第一电机;9、螺纹杆;10、水槽;11、mam-100控制面板;12、遮挡板;13、横杆;14、电动伸缩杆;15、水箱;16、喷头;17、刻度尺;18、防护罩;19、第二电机;20、抛光圆盘;21、液压油箱;22、工作台;23、移动栓;24、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收集箱5,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6,且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箱21,万向轮2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4,支撑杆6的一侧设置有mam-100控制面板11,且支撑杆6的另一侧设置有横杆13,支撑杆6的上端设置有遮挡板12,移动座7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螺纹杆9,且移动座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8,移动座7上端设置有工作台22,工作台2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4,固定板24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栓23,移动栓23的下端设置有水槽10,横杆13的上端设置有水箱15,且横杆13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4,电动伸缩杆1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9,且电动伸缩杆14的一侧前表面设置有喷头16,电动伸缩杆14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17,刻度尺17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18,第二电机19的下端连接有抛光圆盘20。

进一步,万向轮2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弹簧,且万向轮2与底座1通过减震弹簧连接,为了便于万向轮2的使用使用,移动座7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为了便于移动座7的移动使用,水箱15与喷头16通过连接管连接,液压杆3与液压油箱21通过油管连接,为了便于喷头16和液压杆3的供水和供油的连接方式,螺纹杆9的一端与第一电机8固定连接,且螺纹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杆6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螺纹杆9的安装使用,防护罩18与横杆13通过固定座连接,为了便于防护罩18的安装,mam-100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机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mam-100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机19的输入端电性连接,mam-100控制面板11的输出端与电动伸缩杆1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为了便于mam-100控制面板11的控制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箱21,万向轮2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3,液压杆3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4,便于对抛光机本体进行固定,避免工作中抛光机震动,容易造成万向轮2有所移动,从而增加抛光机的稳定性,电动伸缩杆14的一侧前表面设置有喷头16,移动栓23的下端设置有水槽10,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收集箱5,可以帮助抛光机在抛光过程中提供降温,同时也增加抛光效果,然后水槽10可以对废水进行收集,从而流淌人废水收集箱5,可以避免废水随处流淌,进而影响工作环境,电动伸缩杆14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17,可以增加抛光机抛光过程中的精确度,从而提高产品单位合格率,刻度尺17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18,便于在设备打磨过程中对工作台进行防护作用,避免在打磨过程中废墟有所蹦出给工作人员造成危险,从而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包括底座(1)和移动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2),且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收集箱(5),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6),且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箱(21),所述万向轮(2)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杆(6)的一侧设置有mam-100控制面板(11),且支撑杆(6)的另一侧设置有横杆(13),所述支撑杆(6)的上端设置有遮挡板(12),所述移动座(7)的一侧嵌入设置有螺纹杆(9),且移动座(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8),所述移动座(7)上端设置有工作台(22),所述工作台(2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24),所述固定板(24)的一侧设置有移动栓(23),所述移动栓(23)的下端设置有水槽(10),所述横杆(13)的上端设置有水箱(15),且横杆(13)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4),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下端设置有第二电机(19),且电动伸缩杆(14)的一侧前表面设置有喷头(16),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一侧设置有刻度尺(17),所述刻度尺(17)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罩(18),所述第二电机(19)的下端连接有抛光圆盘(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2)的上端设置有减震弹簧,且万向轮(2)与底座(1)通过减震弹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7)的下端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滑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5)与喷头(16)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液压杆(3)与液压油箱(21)通过油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9)的一端与第一电机(8)固定连接,且螺纹杆(9)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支撑杆(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8)与横杆(13)通过固定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mam-100控制面板(11)与第一电机(8)电性连接,所述mam-100控制面板(11)与第二电机(19)电性连接,所述mam-100控制面板(11)与电动伸缩杆(14)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抛光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设置有万向轮,且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废水收集箱,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且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液压油箱,所述万向轮的一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下端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设置有MAM‑100控制面板,且支撑杆的另一侧设置有横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遮挡板。通过设置防护罩,便于在设备打磨过程中对工作台进行防护作用,避免在打磨过程中废墟有所蹦出给工作人员造成危险,从而可以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问题,同时设置喷头和水槽,可以帮助抛光机在抛光过程中提供降温,同时也增加抛光效果,然后水槽可以对废水进行收集,可以避免废水随处流淌,进而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范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南海区广三轧辊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