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氢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0784发布日期:2020-05-20 01:0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氢碎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材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旋转式氢碎炉。



背景技术:

氢碎炉是一种通过非机械力将合金材料形成粉末的工艺设备,通过氢气与稀钕铁硼合金进行反应从而得到一定粒度的合金粉末。

授权公告号为cn20710385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氢碎炉,包括机架、炉胆、加热炉和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位于炉胆下方的喷水管和集水槽,在进行炉胆的冷却时,喷水管会喷出冷水对炉胆进行冷却。

但是上述的冷却装置只能够对炉胆的底部进行冷却,冷却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现阶段需要研制出一种冷却效果理想的旋转式氢碎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式氢碎炉,具有提升旋转式氢碎炉的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旋转式氢碎炉,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炉胆以及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支架且包括承接水槽、溢流水槽、支撑于承接水槽和溢流水槽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承接水槽的顶部高度低于炉胆;所述溢流水槽的底部高度高于炉胆,且溢流水槽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溢流开口;所述炉胆的上方还设有为溢流水槽供水的供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炉胆上方的溢流水槽在供水管供水后溢出,并通过溢流开口形成水幕从而冷却炉胆,能够全方位的对炉胆进行冷却,提升冷却装置对炉胆的冷却效果。

承接水槽的设置能够将冷却炉胆后的水进行收集,减少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水槽的底部设有滑移支架,所述滑移支架的底部具有多个万向滚轮,所述炉胆下方的底面预埋有与万向滚轮一一对应的定位块,且定位块的顶面开设有供万向滚轮卡入的定位槽;当万向滚轮卡入定位槽时,所述承接水槽位于炉胆正下方,所述溢流水槽位于炉胆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高温的炉胆进行冷却时,滑移支架通过万向滚轮进行滑移,滑移至定位块上的定位槽进行定位,以达到滑移支架上溢流水槽和承接水槽与炉胆之间的对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水槽在其两侧均具有与溢流开口对应的导水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斜面的设置使溢流水槽流出的水更加均匀,使冷却水对炉胆的冷却效果更加理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块具有方便万向滚轮滑离定位槽的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完毕后,定位块上导向斜面的设置方便了万向滚轮滑离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水槽具有出水管道和安装于出水管道上的截止阀,所述出水管道和承接水槽相连通且形成有出水口,所述承接水槽还设有将出水口盖合的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道的设置使得承接水槽内水的顺利排出,截止阀能够在起到排水时的控制效果,避免水的浪费。

其中在冷却炉胆时可能会有杂质,过滤网的设置降低了杂质进入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通过螺钉固定在承接水槽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将过滤网固定在承接水槽的内壁使得过滤网更加稳定,降低了过滤网掉落的概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溢流水槽的底面还设有排水管和安装于排水管上的排水阀,所述溢流水槽的底面为朝排水管方向倾斜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对炉胆冷却完毕后,通过排水管和排水阀的配合使用方便了溢流水槽内剩余的水,使得人工在移动滑移支架时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件包括与承接水槽连接的第一竖杆、与溢流水槽连接的第二竖杆以及连接第一竖杆和第二竖杆且与炉胆配合的弧形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有与炉胆配合的弧形杆避免了支撑件与炉胆之间发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水槽呈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状,且在其四个侧壁顶部均设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承接水槽的四个侧壁顶部均设有把手使得在拖动滑移支架时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旋转式氢碎炉,包括支架、安装于支架上的炉胆以及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支架且包括溢流水槽,位于炉胆上方的溢流水槽通过溢流开口形成水幕从而冷却炉胆,能够全方位的对炉胆进行冷却,提升冷却装置对炉胆的冷却效果

2、溢流水槽在其两侧均具有与溢流开口对应的导水斜面,导水斜面的设置使溢流水槽流出的水更加均匀,使冷却水对炉胆的冷却效果更加理想

3、在支撑件上设置有与炉胆配合的弧形杆避免了支撑件与炉胆之间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冷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溢流水槽的在排水阀处的剖视图;

图4为承接水阀在万向滚轮处的剖视图;

图5为承接水阀在出水管道处的剖视图。

图中:100、炉胆;200、支架;300、冷却装置;310、承接水槽;311、出水管道;312、截止阀;313、过滤网;314、把手;320、溢流水槽;321、溢流开口;322、导水斜面;323、排水管;324、排水阀;325、斜面;330、支撑件;331、第一竖杆;332、弧形杆;333、第二竖杆;340、供水管;400、滑移支架;410、万向滚轮;420、定位槽;430、定位块;440、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一种旋转式氢碎炉包括支架200、安装于支架200上的炉胆100、位于炉胆100两侧的加热组件以及可拆卸安装于支架200的冷却装置300,使用时滑移加热组件将炉胆100密闭进行加热,加工完成后将加热组件复位并通过冷却装置300对炉胆100进行降温。

参阅附图1和附图2,冷却装置300包括承接水槽310、溢流水槽320、为溢流水槽320供水的供水管340以及溢流水槽320之间的支撑件330和连接于承接水槽310和溢流水槽320的支撑件330。其中,供水管340和工厂的水循环系统相连接,可以通过工厂的水循环系统使得供水管340供水。

参阅附图1和附图2,其中,承接水槽310和溢流水槽320的两端外侧壁均设有支撑件330。支撑件330包括与承接水槽310外侧壁连接的第一竖杆331、与溢流水槽320连接的第二竖杆333以及连接第一竖杆331和第二竖杆333且与炉胆100配合的弧形杆332。

参阅附图1,承接水槽310的顶部高度低于炉胆100,溢流水槽320的底部高度高于炉胆100,使得当冷却装置300在进行冷却时,溢流水槽320溢流而出的水均匀地浇在炉胆100上,并且被承接水槽310承接。

参阅附图2和附图3,溢流水槽320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有溢流开口321,溢流水槽320在其两侧均具有与溢流开口321对应的导水斜面322。溢流水槽320溢流而出的水通过其两侧的导水斜面322形成水幕,其中,两个水幕之间的距离为5cm。

溢流水槽320的底部还设有排水管323和安装于排水管323上的排水阀324。溢流水槽320的底面为朝排水管323方向倾斜的斜面。其中,排水管323设置于溢流水槽320的中部,且使得溢流水槽320的底面为两个朝其中部倾斜的斜面。

参阅附图4,承接水槽310呈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状,且在其底部安装有滑移支架400。滑移支架400的底部具有多个万向滚轮410。在本实施例中,滑移支架400具有四个万向滚轮410,且四个万向滚轮410呈两排两列布置。

参阅附图1和附图4,其中,炉胆100下方的地面预埋有与万向滚轮410一一对应的定位块430。定位块430的顶面开设有供万向滚轮410卡入的定位槽420。定位块430还具有方便万向滚轮410滑离定位槽420的导向斜面440。当万向滚轮410卡入定位槽420时,承接水槽310位于炉胆100正下方,溢流水槽320位于炉胆100正上方。

参阅附图5,承接水槽310具有出水管道311和安装于出水管道311上的截止阀312,出水管道311和承接水槽310相连通且形成有出水口,承接水槽310还设有将出水口盖合的过滤网313。在本实施例中,过滤网313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承接水槽310的内壁。其中,出水管道311接入工程的水循环系统中,能够将承接水槽310排出的水在水循环系统中被循环利用。

参阅附图2,为了方便整个冷却装置300在底面上的滑移,冷却装置300在承接水槽310的四个侧壁均设有把手314。

上述一种旋转式氢碎炉使用过程如下所示:

1、当需要对炉胆进行冷却时,将冷却装置通过万向滚轮滑移至定位块位置,此时溢流水槽位于炉胆上方,承接水槽位于炉胆下方;

2、开启阀门通过供水管将水盛满溢流水槽后使水溢出并通过导水斜面形成水幕,此时,对炉胆进行冷却后的水落入承接水槽内;

3、冷却结束后,打开排水阀溢流水槽上的排水阀将剩余的水排出,将冷却装置复位。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